瑤族概況
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瑤族人口為2637421 人。瑤族有本民族的語言而無文字。瑤語內又分為3種語言,即“勉語”“布努語”和“拉珈語”。由於與周邊民族交往比較密切,瑤族男子兼通漢、壯等民族語言的現象較多。瑤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歷史
瑤族的歷史源遠流長,一般認為,瑤族源於漢晉時期頻見於籍載的“長沙武陵蠻”,其原始居地約當今日湖南的湘江、資水、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區,甚至達到了今湖北、四川、貴州、江西、安徽、河南、陝西等省的部分地區。正因為如此,瑤族的來源是多元的。
歷史上,瑤族的民族名稱分自稱和他稱兩種。瑤族的自稱,根據語言普查結果,共有28種之多。瑤族的他稱,也有數十種之多。瑤族的自稱和他稱儘管不同,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遭逢相同或相近的命運,在心理素質上漸趨一致,並逐步對“瑤”這一稱謂形成比較高度和普遍的認同。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民族識別的基礎上,根據本民族民眾和民族上層人士的意見,中央人民政府確定以“瑤”作為瑤族的法定民族名稱。
瑤族傳統體育
瑤族漂泊游耕的生活煉就了瑤胞的不屈不撓、果敢剛毅的團體習性。他們創造著物質,探索著文明。瑤族居住地區多為亞熱帶,村寨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背景,形成了瑤族獨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對頂木槓、毛萊球(木頭球)、打陀螺、人龍、打獵操、播公(打長鼓)、蘆笙長鼓舞、串春珠、傘舞、刀舞、盾牌舞和瑤拳等活動形式,就是瑤族人民經常開展傳統的體育活動 。
代表性體育項目
對頂木槓
對頂木槓,是廣西龍勝紅瑤民眾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為一種較力型活動形式。
瑤族的對頂木槓比賽,須先準備一根碗口粗,長約3米的木槓。場地無特別要求。比賽時,對壘兩人各以紅布纏腹,分別頂住木槓兩端進行對抗較力。期間,雙方用手扶住木槓,奮力向前推頂,直至一方不支敗下,再換一人與勝者較量。這一比賽形式規定,凡能連勝五人以上者,將被譽為大力士。
人 龍
人龍,是湖南江華一帶瑤族民間流行的具有舞蹈特點的傳統體育活動。
瑤族的人龍活動相傳起於明代。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瑤民因忍受不了當地官紳的壓迫與剝削,便推舉17名代表上京告狀,終於廢除了“不準瑤民擺桌子吃飯”和“逢年過節要宴請官紳”的兩條陋規。回到家鄉後,這17名代表受到熱烈歡迎,他們自己也激動地互相擁抱,騎上肩膀集體舞了起來。後來,這種騎在肩膀上的集體舞便逐漸發展成了一種“人龍”的體育活動。
流行在瑤族民間的人龍活動,多在每年春節期間和10月16日的“盤王節”舉行。共有“人柱、寶塔、串牌坊、雄鷹展翅”等18套技巧動作。一般由17人組成,構成八節。每兩人一組為一節,一人站立,一人跨於其肩,向後仰頭搭在後一組跨者的腿上,並雙手扶住其雙腳。後一組站立者雙手扣住前一組仰臥者的胸部,這樣各組前後互相連線是為“龍”身;最前邊一組的站立者由另一人緊貼胸前,雙腿反夾其腰下部,是為“龍”頭,有時站立者肩上還坐一小孩;最後一組的騎跨者身向後仰,懸空擺動,是為“龍”尾。
人龍運動時,由“龍”頭領先,作“之”字形、圓形、弧形的路線走動,速度或快或慢。每個人靠脖、肩、腳的橫貫力和腰、腿的伸縮力互相配合,運動量很大,可以培養人們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團隊精神精神。
刀 舞
刀舞,是瑤族民間流行的一類民間武舞,帶有武術套路的技擊特點。
刀舞流傳於過山瑤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盤王為了抵禦外族侵略,率領族人練兵而留下此舞,並在流傳過程中得以豐富和完善。
刀舞的道具有大刀和關刀(如戲曲中的長把大刀)。大刀套路有拖刀一、拖刀二、走四方一、走四方二、磨刀一、磨刀二、刀試下、篾刀一、篾刀二、上篾刀、頓刀、換刀、扎刀翻身、穿刀、對刀走路、大開刀、夾刀、轉刀、撩頭轉尾、上試刀、下試刀、量寬、響刀等;而關刀套路則有前繞刀、分刀、跨刀、繞刀轉身等。兩“刀”的基本動作是一樣的,有試刀、磨刀、刺門、砍刀、拖刀等。在刀舞過程中,通過躲閃、進退和跳躍等變化,表現兩人對殺的情景,以及伐木、修路等生產勞作的畫面。動作粗獷原始,帶有武術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