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諸侯國都城]

琅琊,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都城,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捍衛周王室“尊王攘夷”遂遷都於此。

越王勾踐滅吳國後,於公元前468年遷都到琅琊。越王勾踐都城琅琊,位於今連雲港市錦屏山九龍口古城址,越王勾踐及其以後的七位越王在此經略越國達224年之久。九龍口古城址周長約5公里,三面環山,東面朝海,朝海的一面有半月形城牆,現殘存高度為10餘米。城中部有一高台,南北長300米,東西寬150米。城址周圍有春秋晚期及戰國時期的居住地遺址:二澗遺址、孔望山古城、土船頂遺址。同時發現有大量越國的印紋陶片。並有祝丘古城、臨沂古城、北溝頭古城等作為都城的屏障,其北約100裏海邊還有一座周長3000餘米的鹽倉古城。琅琊城南有淮水,西臨沭水、新沂河和沂水,北依沂蒙山,東靠大海,其坐擁千里蘇北大平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1]

中國疆域與地名在古代時有變遷,地名琅琊也是如此。根據史料記載,錦屏山在秦朝建立之前稱朐山,又叫琅琊山。秦始皇時期,立為朐縣,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立石為秦東門。始皇28年,秦始皇又在山東築起琅琊台與琅琊邑相呼應。《越絕書》和《吳越春秋》兩書記載:越王“勾踐伐吳,霸關東,從琅琊起觀台,台周七里,以望東海。”越都在這裡共歷八王,歷時224年。在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的《唐·通典》中錦屏山又叫琅琊山。

在九龍口這個山灣中,目前仍可見到一條外弧狀的城牆,長約1300米。與喇叭型山口組成一座扇狀布局的古城遺址。按喇叭口兩側的山體長度,北面城長約1000米,南面長1200米左右,環城周長總計約3500米,合七里許,這與《越絕書》所說的長度“台周七里”正好相符。

古城分為內外兩城,若在越都琅琊城西面的錦屏山上,仍可看到該城全景。內城在九龍口最里部,兩頭在南山350米和北山400米處,呈半月狀外弧形連線南北兩山,形成小扇狀的內部王城,地方老百姓稱這裡為“北大城”,兩側仍有抵山的城牆可尋。曾出土青銅環幣、青銅劍等越國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