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博覽——計算機科技知識

現代科技博覽——計算機科技知識

《現代科技博覽——計算機科技知識》是2010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麗芳。

內容簡介

自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問世以來,短短几十年間計算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本書為讀者講述了計算機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和對計算機的套用以及計算機的未來的推斷。全書共分十章,分別從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硬體和軟體、計算機功能及套用、計算機網路、計算機運行原理、網羅天下、病毒木馬和它們的剋星、強大的交流平台、小技巧大用場、WindowsVista瘦身計畫等方面進行詳細剖析。

編輯推薦

電子計算機是一種能自動、高速、正確地完成數值計算、數據處理、實時控制等功能的電子設備。一般來說,電子計算機可分為電子數字計算機、電子模擬計算機兩大類。

目錄

第一章 電子計算機
誰最先發明了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史上的卓越貢獻者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
第六代電子計算機
兼容機
多媒體計算機
綠色電腦
巨型計算機
分子計算機
光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
計算機的特殊機房
第二章 計算機硬體和軟體
計算機記憶體和外存
計算機作業系統
電子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部分
電子計算機的基本功能
……
第三章 電子計算機功能及套用
第四章 計算機網路
第五章 電子計算機運行及原理
第六章 網羅天下
第七章 病毒、木馬和它們的剋星
第八章 強大的交流平台
第九章 小技巧 大用場
第十章 Windows Vista“瘦身計畫”

看點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目前還在構想和研製階段。雖然某些國家的一些部門宣稱他們研製出了第五代電子計算機,但都沒有得到公認。

第五代計算機又稱新一代計算機。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信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慧型計算機系統。它能進行數值計算或處理一般的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識處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聯想、學習和解釋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領域和獲得新的知識。人一機之間可以直接通過自然語言(聲音、文字)或圖形圖像交換信息。

第五代計算機是為適應未來社會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與前四代計算機有著本質的區別,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目前的電子計算機雖然已具有一些相當的“智慧型”,但是總的說來還是相當“幼稚”的,它不能進行聯想、推論、學習等人類頭腦的最普通的思維活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輔助人類的腦力勞動,但是,它還不能真正聽懂人的說話,讀懂人的文章,還需要由專家用電子計算機懂得的特殊的“程式語言”同它進行“對話”;仍不能滿足某些科技領域的高速、大量的計算任務的要求。

人工智慧的套用將是未來信息處理的主流,因此,第五代計算機的發展,必將與人工智慧、知識工程和專家系統等的研究緊密相連,並為其發展提供新基礎。目前的電子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將程式存入存儲器中,然後按照程式逐次進行運算。這種計算機是由美國物理學家馮·諾依曼首先提出理論和設計思想的,因此,又稱馮·諾依曼機。第五代計算機系統結構將突破傳統的諾伊曼機器的概念。

第五代計算機的發展必然引起新一代軟體工程的發展,極大地提高軟體的生產率和可靠性。在硬體方面,將出現一系列新技術,如先進的微細加工和封裝測試技術、光學器件、光纖通信技術以及智慧型輔助設計系統等。可以預見,第五代計算機將極大地推動計算機通信技術發展,促進綜合業務數字網路的發展和通信業務的多樣化,並由此帶動社會信息化的全面進步和發展。

第六代電子計算機
被稱為第六代計算機的生物計算機,其主要原材料是藉助生物工程技術(特別是蛋白質工程)生產的蛋白質分子,以它作為生物積體電路——生物晶片。在生物晶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傳遞。當波沿著蛋白質分子鏈傳播時,會引起蛋白質分子鏈中單鏈、雙鍵結構順序的改變。因此,當一列波傳播到分子鏈的某一部位時,它們就像矽積體電路中的載流子(電流的載體叫做載流子)那樣傳遞信息。由於蛋白質分子比矽晶片上的電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很近,因此,生物元件可小到幾十億分之一米,元件的密集度可達每平方厘米10萬億~100萬億個,甚至1000萬億個門電路。

生物晶片具有天然的立體化結構,它的密集度比平面型的矽積體電路高3~5個數量級。這就意味著,生物計算機每完成一項運算,所需的時問僅為目前矽積體電路計算機的萬分之一。與普通計算機不同的是,由於生物晶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質分子,所以,生物計算機既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又可直接與生物活體結合。同時,生物晶片具有發熱少、功耗低、電路間無信號干擾等優點。

兼容機
稍微留心一下有關計算機的廣告,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字眼:本機與什麼兼容,或本機為什麼的兼容機。什麼叫兼容?為什麼有兼容機?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推廣套用,生產計算機的廠家、經營計算機的公司越來越多。由於技術實力、經濟實力、市場信譽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數公司打開了市場。其中,IBM公司就是占據計算機市場統治地位的大公司之一,它的用戶遍及世界各地。在這種情況下,別的中、小公司想要另闢市場已經非常困難。為了求得生存,分享部分IBM的計算機相似的計算機產品。即是說,他們的計算機與IBM的產品兼容。

計算機的兼容,是指兩種或多種機型的計算機主機或外設之間,不加改動或稍加改動就可以互相替換,互相連線。軟體方面,在一種型號的計算機上成功運行的程式,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便可以在它的兼容機上運行。這樣,生產兼容機的公司或廠家,就可以在他們的計算機上運行與之兼容的計算機軟體,而不必自己去另外開發軟體。這就大大節約了開發軟體的時間和昂貴的軟體開發費用,把精力和財力集中在硬體生產上。這樣做的結果,使一些中、小公司得以生存發展。從市場效益角度來說,這樣做對被兼容的大公司的利益是一種侵犯;從工程技術這個角度來看,這樣做使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利用已經成熟的軟體系統和其他有關技術,加快新機器的研製,提高系統性能價格比。從長遠來看,兼容技術將促使計算機工業向系列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的使用率現已日益頻繁,其英文是Multimedia,指的是文本、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及動畫等媒體形式的組合。多媒體計算機是指能處理這種多種媒體組合形式的計算機,雖然有的計算機只能處理聲音、圖形/圖像,而有的計算機只能處理動態視頻,但它們都被稱

多媒體計算機。
多媒體計算機簡稱MPC。1990年11月,由微軟公司牽頭制定了多媒體計算機標準1.0版。

多媒體為何一問世便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呢?

因為它使你的工作更加生動和豐富多彩,並且更多地介入你的生活中。對於家庭來講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庭影院,隨心所欲不受時間的限制,再沒有在電影院劇終人散依然意猶未盡的遺憾感了;對於工作還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包裝,對普通文檔演示使其圖文並茂;可以邊工作邊欣賞優美的樂曲;還可以用豐富的多媒體軟體學習,隨時隨地為自己“充電”;甚至用計算機作曲,過一把作曲家的癮!多媒體計算機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你在生活、學習、工作中暢遊第四媒體。

眼下,“第四媒體”是一個頗為流行的名詞。
所謂“第四”是相對於我們早已熟悉的報刊書籍、廣播、電視三種媒介而言。它包含“廣義”和“狹義”兩層含義。從廣義上來講:網路“先天”具有媒體的特質,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大媒體。從“狹義”上來說,“第四媒體”是基於網際網路的一個大眾媒體,在信息量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前三種媒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受到地域或人為干預的影響,其傳播效果將會大大降低。而“第四媒體”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把圖形、圖像、文字、聲音等融合在一起,通過網際網路傳送給全球的觀眾,其發放信息的實時性和持久性也是其他媒體所望塵莫及、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第四媒體”讓全世界網民不受語言、時間、地域、膚色的限制,成為自己永久的觀眾,從而使“第四媒體”魅力四射!這令任何媒體都自嘆弗如。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敗競爭對手,立於不敗之地,可謂疾風勁草!

在“第四媒體時代”,網路空間信息空前豐富,相對說觀眾的注意力成為一種短缺資源,有人把虛擬空間的競爭稱為“爭奪眼球的戰爭”,其激烈程度不亞於現實世界中的廣告大戰!

綠色電腦
你也許聽說過綠色食品、綠色工程,可是,你聽說過綠色電腦嗎?
其實,滿足下麵條件之一的電腦都能算為綠色電腦:
(1)符合EPA的能源之星標準(美國環保局於1992年提出的“能源之星”計畫的達標產品標識。首期目標要求每台主機或顯示器在不用時進入休眠狀態,功耗達30W以下,即可獲得“能源之星”標誌)。
(2)製造廠商能夠對製造電腦時的廢棄物進行再回收,保護環境不受污染。
(3)徹底削減或消除電磁輻射等不利於人體健康的因素。
(4)製造廠商在包裝過程中:使用有益於環境的材料。
綠色電腦即是節能、對人體無害,對環境無害的新型電腦。

毫無疑問,綠色電腦的誕生,將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現在很多著名的電腦廠商紛紛與美國環保局簽訂協定,進行綠色電腦的開發。就操作者本身而言,整天盯著圖像閃爍的顯示器時,不會像普通電腦那樣,時間一久就頭昏眼花;不會因為極低頻輻射和射頻干擾引發疾病;在計算機的生產過程中,將廢棄物回收令你生活的環境賞心悅目;其耗電量將大大降低。

現在有些綠色電腦部件設計得比較奇特,有人把桌上型電腦設計成桌下型.即顯示器放在桌面下方,從而減輕眼睛負擔。將鍵盤以不規則的曲線和斜面取代傳統直線設計,主鍵區分左右兩個區,使擊鍵異常舒服、靈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