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訊漠

  王訊謨,1955年出生,山東省平度市古峴鎮前李道村人。1973年入伍。空軍上海基地副司令員,空軍上海基地代司令員,2010年任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空軍大校軍銜。自幼研習書法,40餘年筆耕不已,擅長篆書、行草,兼工諸體。

藝術簡介

王訊謨,1955年生於山東平度,1973年入伍,2003年同濟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書法作品及書法論文曾在《解放軍報》、《空軍報》、《大眾日報》、《聯合時報》、《解放軍文藝》、《東方藝壇》、《寫字》、《書法》、《世界華人精英》、《上海畫報》等報刊上發表,並多次在全國、全軍書法大賽中獲獎,被國內外多家著名博物館、書畫院收藏。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94826部隊副司令員、大校,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常務理事,上海中華書畫協會副會長,上海天藝書畫院院長。

相關報導

當中國藝術品市場日益火爆的時候,書法藝術自然成為收藏領域裡的一棵“搖錢樹”,然而,卻有這樣一位著名書法家,他堅定地一轉身,與藝術市場背道而馳,將自己的書法藝術無私地奉獻給社

王訊漠的書法作品王訊漠的書法作品
會,把社會的文化建設作為自己人生和藝術的追求目標——這個人,就是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硬筆書法上海創培中心主任王訊謨先生,而且,他還是空軍某部副司令員,大校軍銜。
了解王訊謨的人,一旦說起他的書法藝術,腦海里就會浮現一種“雲鵠游天,體兼眾妙”的感覺。這是因為他的書法藝術“堅持傳統而不唯古,學習今人而不隨俗”,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已經自成一家。
王訊謨先生是山東人,他的家鄉天柱山上就有舉世聞名的北魏《鄭文公碑》。正是受到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的薰陶,他自幼就熱愛上了有著悠久而輝煌歷史的中國書法藝術。1973年攜筆從戎後,他致力於書法研練,楷習顏、歐碑帖,草習“二王”、趙孟頫\諸帖,兼習篆行,主攻榜書。尤其近年來,深得滬上著名書家高式熊面授經驗,書藝大進,逐漸形成了自己剛勁有力、結體妍美、氣神貫通的風格。作品屢獲大獎,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書畫院收藏。就是這樣一位有成就的書法家,你可以很方便地進入他那飄著濃濃墨香的書畫室,一睹他揮灑激情、舞文弄墨。王訊謨先生寫字並非是浪得虛名,自有看家本領。他可左手懸腕,右手扶案;也可右手懸腕,左手扶案。可寫丈二的榜書,也可工筆小篆。一幅幅行草、狂草,筆墨酣暢淋漓,姿態剛勁雄渾。而“榜書照劍膽,小篆印琴心”,是對他書法藝術最為貼切的形象概括。
王訊謨的書法生涯可謂豐富多彩。按他自己的話說:“我在童稚時代就對書法情有獨鍾,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我首先從學寫春聯開始而逐步走上書法之旅。墨海筆耕40餘載,我一直堅持硬筆、毛筆雙管齊練,軍事、書藝同步兼修。”
說到王訊謨的學書之路,他有一個所謂“三階論”心得受到了許多書法家的重視,即學書必須堅持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廣采博取,積學儲寶”。這是王訊謨浸臨諸帖、博採眾長、苦練內功、夯實基礎的重要時期;第二階段為“鑑古裁今,培養風格”,經過幾十年的搦筆苦練,王訊謨在吸納傳統精華中把柳體骨頭顏體肉、趙字風姿王體韻匯集毫端,將經典碑書的金石之氣和民間碑書的恣意靈動注入筆底,加之學識修養的長期積澱,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第三階段為“繼續探索,鞏固提高”。他坦誠地說:“目前我的書法之旅正進入這一階段。因為藝無止境,我將求索不息。在獲得一定的成功之後我仍會以平常之心繼續耕耘,在書法藝海里揚帆遠航”。
身為空軍某部副司令員的王訊謨,為提升官兵的文化修養,他積極支持、鼓勵並參與軍隊離休幹部和官兵的藝術學習。在他的倡議下,部隊連續多年舉辦藝術培訓、書畫展覽等系列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基層文化生活。在他言傳身教下,不少幹部戰士愛上了書法藝術。他經常邀請軍地知名書畫家到基層交流,與官兵共享藝術盛宴,創作出一批精品新作。
面對記者的採訪,王訊謨說:“40多年的書法實踐使我體會到,要想在書法藝術上有所建樹,不僅需要科學的習書之路、長期的研練磨礪,還需要有一個端正的書法態度。書法是什麼?書法是一門學問,可以此來豐富自己的修養,陶冶情操,提高做人處事的質量;書法又是一門藝術,可以作為一種事業去追求,以實現人生的某些價值;書法還是一種產品,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可以把它作為一種商品去經營,以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書法的社會定義很廣,但如何理解它、把握它,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王訊謨並沒有因為自己是著名的書法家,就把書法當做了謀求經濟利益的“搖錢樹”,他說:“對於書法,我一直把它當作業餘愛好。最初以為除了陶冶情操,還能增加一些幫人做事的技能和樂趣。後來在部隊,通過大量的標語、歡迎辭、請戰書等等的書寫練習,除了提高書法水平,還為部隊文化建設作些貢獻,讓自己的軍旅生涯更充實、更有意義,我把這也作為自己的一大收穫。至於參展、獲獎之類,除非以‘任務’要求參加外,我很少‘拋頭露面’。近些年,隨著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影響的擴大,通過各種方式求字者越來越多,但我只認一條,就是只交流、不賣錢,不論平民達官一視同仁,有求必應。可以說,我的創作室里,既‘談笑有鴻儒’,亦‘往來有白丁’。特別是老鄉、戰友想讓我寫幅字,只要能擠點時間我就儘量讓來者滿意。這種理念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古人說,人如其字,字為心聲。王訊謨先生正是通過自己的書法實踐和創作,來實現他心中的人生理想。
(本報記者 王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