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標
王術平的夢想已完成三分之二,只剩“插田不彎腰”。公司正加緊研發插秧機,有望在7月推出。另外,中國政府也從2004年起提供農業機械補貼,當農民購買機械時,可以獲得10%至30%的補貼。王術平說,並不是所有的農業機械都可獲得補貼,不過集團的產品基本上在購買時都有補貼,這對集團的銷售業績有著積極的影響。
公司於前年研發出的代替傳統牛耕的旋耕機,耕田效果平整均勻,結束了 當地幾千年的牛耕方式,並獲得國家專利權。據悉,一台旋耕機可以代替40頭耕牛和40個耕地的農民,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至今,王術平的“三不”夢想已完成了其中之二,只剩“插田不彎腰”。他透露,公司正在加緊研發插秧機,有望在今年7月推出。
“三不”夢想完成後,王術平也不打算就此止步,他的下一個夢想叫作“三T”,即農用汽車(truck)、拖拉機(tractor)和三輪車(three-wheelvehicle)等現代農業運輸機械化,目前已進行了一半。
業界精英
除了家庭背景促使王術平踏入這一行業外,他對農業機械行業前景的樂觀是另一個原因。他說,創業初期中國約有9億農民,如今已減少到7億人左右,主要因為城市化,以及農業的機械化。他說,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全國共有12億公頃的農田。為了實現農業產業化,並讓農村人口向工業化轉移,中國農業必須得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機械化,因此農業機械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國政府推行的“十一五”及2015年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規劃,計畫將水稻生產的機械率從2004年的7%,增至2010年的20%,到2015年要提高到45%;而機收率則要從2004年的29%,逐漸提升到2010年的55%,並於2015年達到80%。
王術平期待集團能成為中國農業機械業的領頭羊,讓科研成就、公司成就以及員工成就共同成長,把集團發展成一個有生命力的長壽企業。
他指出,集團的發展主要從三個方面下手。首先是公司的戰略布局, 利用先進的生產廠地生產高質量的機械。比如,公司的產品之一拖拉機能帶動其他機器的銷售,因為很多農業機械可以配合它一起使用,比如挖紅薯的機械就能裝在拖拉機後。
其次,集團將繼續研究開發,培養一支熟悉中國農村實際情況的隊伍,每年推出新產品。目前集團平均每年可推出三到四個新產品。
最後,集團要搞好治理工作,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王術平說:“員工就是財富。”公司要為他們創建一個優良的環境、一個有效激勵他們的體制,為他們提供無限的成長空間。他透露,公司內部發行一份《中天文化報》的報刊,鼓勵員工吐露自己的心聲。
高風亮節
身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兼總裁,王術平對應酬卻敬而遠之,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喜歡運動,不喜歡應酬”。他說,商業上的應酬通常交給公司的團隊負責,與哪個部門有關便由那個部門派代表出面。“當總裁的要乾正業,也就是公司的經營、決策、管理方面的工作,要多花時間去思考和操作,所以親自應酬的時間就少了。”
這位總裁平時的愛好也是簡簡單單的。他說:“身體健康是最 重要的。我喜歡打籃球、排球,還有踢足球。我們公司有個籃球場,平時主要和職員、朋友一起打球,有時間就安排,平均每星期至少打一次。”
“活到老,學到老”可以用來形容王術平,運動之外,他一有閒暇就讀讀書、充充電。為了帶領中國農業機械不斷發展,王術平總是抽空閱讀創業家和資深管理學家所著的企業管理書籍,深受著名管理培訓專家余世維的影響。他希望從中學到更好的管理觀念和操作辦法。
若不當上市公司的總裁,王術平也不會清閒下來。他希望做個地方官,把一個小鎮治理好,發展成一個有示範性的地區,好像江蘇省的華西村,是箇中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知識與財富
蓄小平頭的王術平,來自中國湖南省洞庭湖畔一個叫做汨羅的城市。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水穿城而過,那是當年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王術平祖祖輩輩都是被拴在這塊土地上的農民。他插過秧,種過田,犁過地,擔過糞。他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還特意褪去身上的西服外套,露出一邊高一邊低的肩膀給記者看。
那時他的父親在外工作,家裡兩個弟弟還小,靠他和母親兩人負責耕種家裡的1公頃左右的土地。“當年在地頭幹活的時候,我最多能挑150多公斤!”記者發現,他的右肩比左肩明顯矮了一截,那是他當年在農村肩挑背磨留下的痕跡。
正因為王術平從小吃過苦,承受過許多生活的苦難,他懂得世世代代農民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艱辛,熟悉廣大農村的市場需求,因而很早就立志要幫助他們實現“耕田不用牛、插田不彎腰、收割不費力”的“三不”夢想。
1997年,王術平從父親身上接過擔子,管理當地一間中學的校辦工廠,負責生產農業機械零配件。他在上任後拓寬生產經營,大膽創業,並把眼光瞄準中南六省的柴油機市場。2001年重組公司,利用當地國有企業改制的時機,最先通過租賃當地的模具廠和柴油機廠,後來發展到收購一些專業農業機械公司,開始生產柴油機。
2003年,公司研發生產收割機,當年就銷售出800多台,並以此形成公司主導產品。2004年,又成功收購湖南濱湖柴油機公司,整合全省柴油機生產運作,結果當年的營業收入翻了一番半。
如果從2001年重組公司算起,到去年的五年間,他的中國農業機械公司(China Farm Equipment)營業額和資產每年翻了一番。
公司擁有3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員工在高峰時節達到上千人,產品榮獲湖南國際農博會金獎和最暢銷產品獎,除銷往全國各地外,還出口到南亞越南、緬甸和孟加拉等國。
公司剛在今年自主研發出代替傳統牛耕的旋耕機,耕田效果平整均勻,結束了當地幾千年來的牛耕方式,並獲得國家專利。據悉,一台旋耕機可以頂替40頭耕牛和40個耕地的農民,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辛勞和負擔。
王術平透露,公司正在加緊研發插秧機,一旦突破這道技術難關,他的“三不”夢想即可完全實現,成為中南六省農業機械製造行業的領頭雁。
提交初步招股書
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已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交初步招股書,計畫在本地發股上市,不僅成為本地首家“湘軍”上市公司,也將是本地首家農業機械行業的上市公司。
湖南人在經商性格上堅韌不拔,執著而大氣,做事大手筆,有戰略、懂謀略。晚清時期的“湘軍”首領、中興名臣曾國藩就是當地人的傑出代表。
今年41歲的王術平說:“曾國藩心胸開闊,他講求團隊精神,特別擅長以鼓勵為主,激勵手下忠誠勇敢的士兵不斷打勝仗。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王術平認為,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最終還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村人口向工業化轉移,因而農業機械化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他說,公司接下來要抓住目前的大好時機,注重產品升級換代和產品系列化,加緊研發插秧機。以長遠來說,今後還要開發生產新的農用汽車(truck)、拖拉機(tractor)和三輪車(three-wheel vehicle)等現代農業運輸機械。
王術平總是有做不完的夢。等他的“三不”夢想實現之後,又會開始擁有新的“三T”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