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補蔭
補蔭,也稱為奏蔭、蔭補、恩蔭、資蔭、奏補、任子等。一般現在習慣稱為蔭補。蔭補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選官制度,蔭補官員與其它途徑出身的官員共同構...
詞義 詞析 發展歷程 入仕 選舉 -
韓蔭亭
韓樾,又名韓蔭亭(1912-1979),河北省永年縣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永年縣委首任縣委書記。 韓樾自幼酷愛學習,樂於助人...
生平經歷 家屬成員 後世紀念 -
張蔭麟
張蔭麟(1905—1942),無字,號素痴,亦常作筆名,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張蔭麟1905年11月出生於官宦之家,1922年畢業於廣東省立第...
生平簡介 往事略集 為人處世 友人追憶 敘史方法 -
王蔭嘉
王蔭嘉(1892~1949),字蒼虬,號殷泉,江蘇吳縣人。早年就讀於北京,愛好金石考古、目錄版本之學,尤愛錢幣,藏有歷代錢幣、古今紙幣、金銀幣和錢範等數...
簡介 人物生平 經歷二 成就 -
陽泉市蔭營中學
陽泉市蔭營中學,為山西省示範高中學校,座落於全國"明星鄉鎮"--蔭營鎮瑞豐花園小區崇文廣場,始建於1958年,為初級中學。1965年改名為陽泉市第三中學...
學校簡介 發展歷程 校園文化 學校榮譽 -
槐蔭村
槐蔭村位於鎮江市區南郊12公里,是董永和七仙女傳說故事的發生地,近些年該村投入大量資金對文化古蹟進行保護,成功恢復了“七仙橋”、“老槐樹”、“土地廟”、...
槐蔭概況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人文古蹟 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
王茂蔭(1798~1865)
字椿年、子懷,安徽歙縣人。歷仕道光、鹹豐、同治三朝,曾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著有《王侍郎奏議》十一卷。
王茂蔭(1798~1865)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梓蔭山
梓蔭山,位於浙江寧波鎮海城區的梓蔭山,面積不大,只有3300平方米左右;山不高,海拔高僅12米。但它卻擁有近千年的文化積澱,歷代許多名士對它魂牽夢繞,許...
基本簡介 著名典故 -
張蔭梧
張蔭梧(1891—1949),字桐軒,河北博野人,國民黨陸軍上將。曾任晉軍師長、軍長、北平警備司令、北平市長等職。抗戰初期,任河北民軍總指揮,曾多次與八...
人物經歷 人物成就 不忍橋 -
潘祖蔭
潘祖蔭(1830~1890)清代官員、書法家、藏書家。字在鍾,小字鳳笙,號伯寅,亦號少棠、鄭盦。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學士潘世恩之孫。內閣侍讀潘曾綬之...
人物生平 藏書大家 酷嗜金石 清史文載 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