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
該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最佳化環境”的意見,全員發動,多渠道引進項目,切實做好環境最佳化工作。緊緊圍繞“一鎮兩園” 的工業發展戰略,該鎮本著“你投資,我服務;你發展,我開路;你困難,我幫助;你受益,我保護”的原則,在原400畝工業園區(東園)的基礎上,政府又租賃土地3000畝,於2002年7月28日興建民營科技工業園區(西園),為加快王莊鎮工業的發展提供優越條件,2002年1至8月份,鎮黨委、政府先後引資952.5萬元,興建皖來香、富源等5家木梳廠,籌建盛大木業公司、茂源板材加工廠,勇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及磨王公路重建工程。
1、天成塑編擴建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2009年度預計投資800萬元,第一季度完成投資500萬元,二季度新建廠房一座,增加生產線一條,追加投資300萬元,預計二季度末投資部分全部能投入生產。
2、三農科技有限公司花生油脂廠:該項目由山東客商劉新政投資興建,協定資金1500萬元,二季度預計投資990萬元,主要產品為花生油脂,截止2009年7月該項目廠房和設備二季度能全部完成,預計6月底可投入生產。
3、宏發電纜項目:該項目由巢湖客商王坤投資興建,協定資金2400萬元,已投資金960萬元,主要產品為電纜設備,已完成廠房建設,2009年下半年可投入生產。
截至截止2009年7月,該鎮二季度已完成招商引資任務2250萬元。
十一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三次產業結構從2007年的41:26:33改善為2011年的33.6:26.1:38.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6家,比2007年增加1倍;新增全民創業項目413個,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2011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億元,是2007年的2.1倍;完成財政總收入1040萬元,是2007年的4.4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億元,分別是2007年的2.3倍和2 倍。
五年來,我鎮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推進農業經濟加快發展。糧食生產連續5年喜獲豐收。201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1億元,順利實現翻番。農民人均純收入6100元,比2007年增長60.3%。大力扶持發展養殖業。新增建設市級生豬養殖小區1個,肉雞養殖小區3個,年出欄百頭以上黃牛養殖場2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增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發展林業生產,近三年連續被評為“全縣林業先進集體”。 穩步推進土地流轉,流轉土地9341畝,土地流轉率達11%。
我們堅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來抓,不斷強化措施,更新理念,最佳化招商方式,找準招商重點,五年來,全鎮累計引進項目34個,認定到位資金4.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9.6倍。2011年,全鎮共引進項目11個,擴建項目5個,在談項目5個,已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在全力抓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激活內資,鼓勵全民創業,千方百計把民間資金轉化為發展資本。五年來,全鎮新增創業項目達1140個,投資總額達3.8億元。
一是高標準完成了小城鎮規劃設計。認真編制了王莊鎮2006-2020年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二是加大了城鎮開發建設力度。按照總體規劃,組織實施了王城大街、民強大街、鎮南大街、農資建材大市場“三街一場”建設,從而拉開了城鎮框架,改變了城鎮面貌,提升了城鎮形象。三是不斷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近200萬元,高標準重建了六鋪大街。新建六鋪路下水管網、花生市場下水道、鎮南大街下水道,實施改造了大塘市場下水道、連通鎮南大街與六鋪路的南北下水道,徹底解決了六鋪路兩側的排水問題。落實農村清潔工程,新建垃圾中轉站120平方米、標準化垃圾房2個,修建沖水公廁2處。新安裝路燈29盞。四是加強城鎮綜合管理。招聘專人管理,充實管理隊伍。不斷加強督查,市容環境持續改善。
一是全面完成了15個村(居)的村莊布點規劃和建設規劃,為村莊建設繪就了藍圖。二是緊緊抓住“十一五”期間農村道路建設“村村通”工程,完成了所有村居的主幹道路建設。五年來,我鎮共建設水泥道路60餘公里,建設總里程居全縣之首。三是紮實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後實施南屯、西南、五鋪、孫集、樓楊、東南6個治理片,新建旱澇保收田3萬畝。四是積極開展空心村搬遷。共搬遷9個自然莊,新增耕地750畝。五是紮實推進農民新居建設。重點推進陳渡省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規劃建設350套住房的農民新村居民點正在有序建設之中。
民生工程深入實施。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五年間,新建村級衛生室15個、衛生院防保大樓1200平方米、擴建敬老院宿舍樓2000平方米。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1200人次。紮實推進校安工程建設,新建、加固中國小校舍1.3萬平方米。新建農家書屋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新建戶用沼氣池250口。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紮實推進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五年間,共發放養老金330萬元,養老金髮放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連續四年參合率達95%以上。
行政區劃
陳渡村 | 簡馬村 | 鎮北居 | 新河村 | 樓楊村 | 丁陶劉村 | 鎮南居 | 雙李村 |
南屯村 | 大蔣村 | 釣台村 | 孫集村 | 東南村 | 五鋪村 | 西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