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相(1789~1852)
民國23年(1934年),北平各大圖書館及學術研究單位紛紛趕到琉璃廠遙雅齋書店,爭購從江蘇宿遷運到的一批古籍。次年,這批古籍被北平各大學及出版社以“池東書庫藏書”、“信芳閣家藏集”等名稱影印出版,一度在學術界引起轟動。人們紛紛將目光投向它的最初擁有者,100多年前譽滿大江南北的著名藏書家和著作家王相。
王相(1789-1852),字其毅,號惜庵,祖上出自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名門望族,南遷至浙江錢塘後再遷秀水。其曾祖父王林曾來宿遷做過宿虹邳睢鹽運同知,晚年去職,隱居宿遷,至王相時已入宿遷籍。
王相少年聰穎,識字過目不忘,雖出身於士大夫家庭,幼讀詩書,深通六經典籍,擅長詩文,然自幼不屑科舉,鄙薄仕途,性好文學藝術,酷嗜古籍及金石書畫。他家累世藏書頗多,至王相時更多方搜羅,收藏益富。他原居桃源縣鄭曲溝(今宿城區鄭樓鎮),將藏書處命名為“百花萬卷草堂”,金石圖書插架充棟,他終日埋首書中,著述吟詠,結交四方有識之士,坐無虛席,門不停賓。後來,桃源縣令貪慕“百花萬卷草堂”的藏書古玩等財物,多次敲詐勒索。王相笑曰:“吾視去此腐鼠耳,飛而冥冥,彼將何慕?”遂遷居宿遷之歸仁集,再遷城中,築亭疏沼。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王相50歲時,正式遷居宿遷縣城富貴街,建園名“倦圃”,仿效江南園林,疊石為山,鑿塘為池,池名“半池”,池上築亭,名曰“浮槎亭”,登亭西眺,黃河浩渺,亭適如舟,故以為名;池東築二層樓一幢,上下各5大間,作為藏書處,名曰“池東書庫”,又稱曝書廊、沁綠軒、信芳閣等,是規模可觀的私家藏書館。庫內藏書40萬卷,而以歷代別集最為豐富,特別是清初康雍年間纂修刻印的全國各省地方志及名人詩文別集有較高的收藏研究價值;書多宋元善本,名刻、珍本、絕版皆有所藏;唐、宋、元、明書畫名跡存此甚多。當時海內藏書家以王相所藏別集為最。
王相的藏書有幾個特點:一是書品寬大幹淨,多為初印本;二是書品完整不短篇短頁,紙質優良,函套整潔原裝;三是書的裝璜考究,書面全用麥黃色古色綿書皮,清水絲線,不包書角,古色古香,極其雅觀;書套是用兩塊木版,外面用藍布接連縫好,稱做軟布套。
王相在藏書的同時,還親手校勘、選輯和出版前人及同時代人著作。他在道光十年(1830年)用木活字版排印《國初十大家詩鈔》(曹溶、周亮工、惲壽平、周簣、王士祿、高詠、邵長蘅、吳嘉紀、徐昂發、屈復十家),以及選輯清初至嘉慶年間300多家詩編成的《信芳閣詩匯》,用活字版排印,共40函,洋洋大觀,是清代選詩的巨著,流傳尚少,甚為稀見。經他校勘,陸續刻版印刷的古籍,均署“信芳閣”字樣,統稱《信芳閣叢書》。
王相藏書刻書之餘,亦撰寫詩文,詩近蘇、陸,文宗韓、柳,多富有愛國思想。其著作有詩集《無止境齋初、續稿》8卷,《鄉程日記》1卷,《井窺》2卷,《春明圖說》1卷,《草堂隨筆》24卷,《友聲集》(正續集)等,均刻版印刷,分贈朋好。寓居蘇州太倉的著名書畫家王子若於道光十八年(1838年)致王相的信中說:“匯讀諸作,處世宅心,則仁至義盡;言情賦物,則實茂根深。儒術為宗,百家為貫,知涵養之功,非淺近可及。而仁信利薄,裨益實多。不僅在人有不厭百回之讀,在己有長留詩卷之名已也。”由此可觀王相著作成就之一斑。
王相收藏既富,又精鑑賞,且擅楷書。所藏字畫佳品甚多,凡書齋、客室、廳、館、亭、榭,均根據不同的環境,懸掛不同內容的書畫,並按季節更換,使畫中景物與時令相配合。每年新秋曬書一次,由其子侄親手把“池東書庫”的藏書搬出晾曬;平時對書畫保管及親友交往、家務管理,亦皆由其子侄分司共事,井然有序。正如清朝名士魯一同在《王惜庵墓志銘》結尾所概括:“僂僂傴傴,是為真士。今之風緒,或登車而舞。魚魚雅雅,裝書滿家。登君堂,鼓君琴,物則尤是也,而音則亡耶。是敦是欽,以啟其後人。”
王相家設書塾,教育子孫,親屬兒童、友朋諸孤,俱收塾內,與諸子共讀,以至栽培成才。他平生愛才如命,四方豪俊藝能之士望門投止,無不熱誠相待。他亦留心當世之務,地方上遇有旱、澇災荒及修建廟宇橋堰,王相必竭力資助,拯救死傷,樂善不倦。他在56歲時,請當時篆刻家徐涇(字子清)為他刻一方藏書印。印為方形、朱文,仿漢印文字,分布7行,刻49字。其文曰:“為天地惜物,為朝廷惜賢,為祖父惜家聲,為子孫惜陰騭,為家惜用,為自身惜福,為學業惜光陰,為年齒惜精神,為終生惜名節。”印章邊款及印首均刻蠅頭細字,其邊款曰:“惜庵先生以九惜,印文屬刻於余,玩其詞,蓋聖人不易之言,真可為座右銘。”余聞昔人云:“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閒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曾刻小印以自省,殆與先生為默契焉。特不若先生之惜義萬骸耳。至篆刻之劣,又先生所宜匡余不迨者也。時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仲夏中浣,子清徐涇識並鐫。印首曰:“君子九思,此翁九惜,持之不衰,榮於九錫。子清再筆。”從這方藏書印的“九惜”印文和跋語中,可以看出王相的道德學問,亦可窺其“惜庵”別號之由來。
王相去世後,池東書庫在其子孫主持下一直維持運轉,特別是其曾孫王其毅,成為民國著名藏書家。據《淮關小志》載:王其毅(?~1936)字果亭,一字果廷,一作畢亭,江蘇宿遷人。清末任湖北道員、觀察使。性喜藏書,其藏書處有“池東書庫”,十餘房間藏書充棟。藏書多明季史料和地方文獻,如《明季野史彙編》、《明季稗史彙編》、《海甸野史》等百種野史、文集、方誌,且多珍本和稿本,並編撰有家藏書目《宿遷王氏池東書庫簡目》1冊,不分卷,著錄書籍有2000餘種,大多為精抄、舊抄本。抗戰開始後,其藏書散佚。
其實,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即王其毅患病去世前兩年,池東書庫藏書就開始散失。當年,有日本文化特務覬覦王氏藏書,屢次到王家索購。重病中的王其毅不願家族累世收藏流落外邦,遂讓其子孫將部分藏書轉讓給琉璃廠遙雅齋,引發北平文化界的搶購。1938年日寇侵占宿遷,“池東書庫”所藏文物全部散失。自此,王氏家門敗落,園林凋敝,其“池東書庫”亦於日寇侵占宿遷期間,被當時縣商會會長鬍傑生以商會公款從王相後人手中買下,拆遷重建於財神廟內,作為商會辦公地點,其規模、式樣仍系“池東書庫”原貌。可惜這座可窺當年書庫風貌的建築,於1983年因翻建所需已拆除而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