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雯

1997年,當時21歲的王璽雯接受父親“內家修身”的建議,開始學習陳氏太極拳,為了迎戰湖南省第一屆大眾運動會。 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太極是很難練的。 ”正因為如此,雖然練習太極拳的人多,但“衡陽市真正會打太極拳的人,也就二三十位吧。

一名太極女子的剛柔世界 王璽雯,國家武術一級教練、國家武術一級裁判,曾獲得“2006年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傳統陳式太極拳、太極劍一等獎”、“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陳式競賽太極拳、太極劍一等獎”等多次國內外太極拳競賽桂冠。衡陽武術界的一塊響噹噹的牌子。
出生於武術世家,4歲時便跟著父親開始習武,研習祖傳的外家拳。“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要學。沒得商量!早上五六點鐘天蒙蒙亮就起床,壓腳、扎馬步、翻筋斗,每天要一兩個小時,然後再去上課。”國小畢業後,她以武術特招生的身份進入了體校,一呆就是六年,期間受到了更加嚴格的專業訓練。1989年體校畢業,她受聘留校做了4年武術教師,當“孩子王”,教一群小不點練拳術。“每天打打殺殺的,也很煩。”於是她離開體校出外打工,希望能夠轉行。雖然天下的路有千百條,但真正適應我們的並不多。1995年,她再次受聘到一所民辦武校當教練,“就這樣,依舊做回了老本行。”
1997年,當時21歲的王璽雯接受父親“內家修身”的建議,開始學習陳氏太極拳,為了迎戰湖南省第一屆大眾運動會。“當時還有一個考慮,祖傳的外家拳講究的是串、蹦、跳等技巧,隨著年齡的增大,習武者會逐漸感到體力有些不支。更何況我還是一名女性?”由於有外家拳的武術功底,加上自身的秉賦悟性,憑著刻苦的練習,王璽雯很快理解了太極拳的內涵所在,掌握了拳法的精要之處。
太極拳在普及的過程中,出現了體操化的偏向。不少人把太極拳看得過於簡單,他們只滿足於做著太極拳的動作形態,不重視意氣運動。有人把這種“重形不重意”的太極拳練法戲稱為“太極操”。
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太極是很難練的。王璽雯認為,學習太極拳沒有訣竅可言,只有按照方法平時多練方能出成效,“一定要練字當頭,付出汗水,每招每式都要反覆地練習。”正因為如此,雖然練習太極拳的人多,但“衡陽市真正會打太極拳的人,也就二三十位吧。”
王璽雯一直致力於太極拳的推廣事業,她開辦了太極拳學習班,在一些高校和企業做太極拳教練,還利用網路平台,把自己的視頻發布到網上,吸引了高達200萬的點擊率,最近還想在衡陽市開辦“太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