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王村始建於明朝初年洪武年間,是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所建,古稱王村鎮,是當時原武縣西的中心鎮。
清朝末年,王村屬原武縣所轄,位於縣城西十二華里處。本村歷史悠久,名氣較大,明朝末年出過駙馬督尉,清朝出過翰林院大學士。並有七十二座古廟,降香人車水馬龍,每月還有三個古會,吸引百里之遙商賈前來經商,從省城汴梁(今開封)通懷慶府的官大道,串村而過,大街兩旁,客店林立、商務繁榮,行人絡繹不絕,古稱王村鎮。
1898年,義大利傳教士白玉華神父,從衛輝府幾經周折來到此地,看到該村地理位置優越,在當地知名人士的協助下,以王村為中心,開展傳教活動,先蓋了一個小教堂,後來,才逐漸擴大,建房百餘間,占地面積達15畝之多。
1902年,白神父回國又調來一位紀神父2年後調走。
1904年,又換包神父,此人很有才幹,時值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朝剛不正,加之連年災荒,盜匪猖獗,嚴重威脅了王村這一帶的社會安全,這時包神父在此形勢下,為了傳播基督福音,和當地民眾的利益,1910年和村里知名人士協商教會投資,為王村修了一個堅固的寨牆,標準是縣城模式格局,四門、四關,並配有炮台,以備防犯自衛,同時把七十二座古廟全部拆除,為修建聖堂做前期準備,為建堂打下了良好基礎。
1911年動工興建,經堂標準一流,全部按義大利建築標準設計,磚木結構,由林縣建築隊施工,歷經二年多時間,於1913年落成,當時這樣的宏偉建築在華北還是少見的,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高達16米之多,室內裝修豪華,聖像全是大型木雕刻,是從義大利專程運來,其形象栩栩如生,真是珍貴文化遺產,目前在我國,恐難再見,可惜在十年動亂期間,被紅衛兵用火燒掉,經堂也被摧殘,已成破爛不堪。
包神父完成這一事業聲威大振,當時住華宗座代辦剛恆毅,依包神父的聖德和功績,把包神父提升為南陽府主教。
包神父走後,由董神父接任,相繼有代神父、孔神父、師神父,他們除傳教以外,並創辦教育事業。如:凡有條件的村莊(有信徒的村莊)都辦有國小,重點在王村,創辦高級學(既完小),遠近聞名,來求學者甚多,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為後來的“青年抗日救國會”打下了良好基礎。
1933年,又調來了一位付神父,該神父精通醫學,傳說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此人大刀闊斧,勇往直前,大興土木,全面擴建,先建立修女院,大樓地下室,約600多平方。1939年完成,同年又調來了一位海神父。
1934年-1935年,原陽這一帶,流行一種黑熱病,當地醫生無法治療,付神父組織了醫療隊,免費治療,1938年春,天花流行,付神父在北京請來一位大夫,據說也是神父,邊治邊防,邊種牛豆,很快消滅了天花,當時真免除了這一帶人民的災難。
其次,憐憫救貧和育嬰,凡困難貧苦,孤兒都送到天主堂,由神父照顧撫養,此類善事本堂從未間斷。
保護民眾救難工作:1938年,日寇在原陽一帶出沒無常,進行大掃蕩,在各村肆意燒殺,民眾都逃到天主堂,在神父的極力保護下,使民眾免受其害。事後,當地民眾以表謝意,給付神父掛匾,文曰:“善教保民”以示紀念。
送難民返鄉:七七事變後,日寇大舉侵華,華北人民深受其害。盲目南逃,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據當時鄭州官方統計,難民多達三十多萬人,後由教會和當時政府協商,出面把難民保護遷送回鄉,從當年八月份開始,歷經數月,王村天主堂設“安全護送接待站”,接待人十多萬人次,事後,民眾為天主堂立碑樹傳以表紀念。
1940年-1947年,甘神父在本堂主持傳教工作八年有餘,期間曾有范、澤、何、喬四位神父。
甘神父走後,留下吉士德神父、喜神父在此傳教,1954年,被政府遷送回國,此後謹留下二名修女,在堂里居住,程修女,張修女。1966年,文革期間,被迫回家,天主堂的全部房產被原陽縣農牧廠占用。
1991年政策開放,在上級政府和有關送部門的關心和領導下,房屋得以落實,宗教活動得以恢復和發展,廣大教職人員和信教民眾過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這幾年原來的老神父和老修女雖相繼去世,但新的接班人仍常住教堂為教會會服務,數年來如一日,遵紀守法,傳福音,恪盡職守,曾被市宗教局評為“宗教模範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