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芬[2006年第四屆卓達杯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王小芬[2006年第四屆卓達杯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小芬,女,河北省安平縣城關鎮興賢村人,家庭婦女,安平縣“十大道德模範”候選人之一。她三十年如一日,義務收養了26名殘疾棄嬰。

人物簡介

“愛心媽媽”王小芬和她的孩子們 “愛心媽媽”王小芬和她的孩子們

王小芬,女,河北省安平縣城關鎮興賢村人,家庭婦女,安平縣“十大道德模範”候選人之一。她三十年如一日,義務收養了26名殘疾棄嬰。從1984年收養第一位殘疾棄嬰金鳳開始,三十年來,一個個殘缺的生命被王小芬帶回了家。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她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洗衣、做飯、收拾屋子、擦屎端尿,從早到晚不停歇,有時臉都顧不上洗一把。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孩子們的病情有了好轉。王小芬用愛的支撐讓這些瀕臨死亡線上的孩子重獲新生,讓這些孩子在被父母遺棄後重新找到了家的溫暖。省市級媒體多次對她的事跡宣傳報導,當選 “2006年第四屆卓達杯感動河北十大人物”,還被全國婦聯授予“愛心媽媽”榮譽稱號。

悲喜交集

20多年,王小芬的生活一直在喜悅和悲傷中交錯,她已經習慣了。

正月初七,18歲的石頭沒了,那是她最中意的孩子; 7歲的石靜殘肢做了手術,很順利;14歲的石雨出了車禍,至今還住在醫院;今年,將近一周歲的石闊,唇齶裂有望手術……這些孩子都是棄嬰,因患先天殘疾而被遺棄,從1984年開始,至今28年,王小芬先後收容撫養了30多名棄嬰,她的生活也因這些孩子而忙碌,而悲喜。

這些年,她的事兒多被媒體報導,2006年,她又成為本報感動河北人物。比起原來艱辛的日子,她說,現在好多了,很多好心人援助,政府每月也都有補貼,日子不緊巴了。 但是每一分錢,王小芬總是用在刀刃上,28年來,她和孩子們依然住在那處簡陋促狹的房子裡,“要是遇到連陰雨,我擔心房子會滲水,甚至倒塌,”王小芬一直希望能給孩子們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安全而溫暖的家,但願望至今未能實現。

十幾口人擠一屋

在安平縣打聽“看孩子的王小芬家”很容易,這些年,她的事兒經媒體報導,經常有熱心人過來,5月23日上午,還有人送過來一包食物,留下了200元錢。

“孩子們現在不愁吃穿,很多好心人經常送來衣服、零食,政府每月也都有補貼,現在我兩個兒子生活也不錯,我們的日子不緊巴了。”王小芬說。

“想起當初的不容易,我覺得我媽真是太偉大了,”崔金鳳,王小芬的女兒,也是她撫養的第一個棄嬰。金鳳說,她小的時候日子困難,媽媽照顧著孩子,種著地,一有時間還得趕緊出去撿幾個瓶子、易拉罐。現在日子雖然好過了,但錢也總是用在刀刃上。“孩子們吃喝,從來不虧著,我媽說他們先天身體就不好,現在營養必須得跟上。”

王小芬和孩子們這些年一直住在那處簡陋擁擠的房子裡,晚上她和四五個孩子擠在兩米多寬的炕上,小的孩子就睡在購物車裡,剩下的三四個還要打地鋪。

房子門高不過一米七左右,高點兒個頭的,出入都要貓腰,窗框上支著一根木棍,木棍上方的屋頂有些下塌,牆皮已經烏黑,偶爾會有一塊剝落的牆皮,吧嗒一聲掉在炕上。 “前兩天陰天,把我們急壞了,幸虧沒有連陰雨,要是下雨,屋子恐怕要滲水了。”小屋雖然簡陋,但是28年來,卻溢滿了歡樂和溫馨,溫暖了30多曾經孤苦無依的孩子,能在疼愛中成長,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哪怕只是短暫的活著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