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狀況
舊社會,這個村基本上是佃戶村,80%的戶種著城裡大地主高家、徐家、彭家的地,自己的土地全村只有300多畝,生活極端貧困。除去種地,便是外出打工:東去青島扛包,西去淄博挖煤,有些人還到鐵路上去乾雜活:燒火、打旗、撥道、運貨、開車。改革開放後,經濟有了根本的改變。特別進入90年代,個體經濟發展迅速,幾乎是一年一個台階,工、商、服務各業齊頭並進,擁有資本達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處,50萬元以上的企業1家,灘涂養殖也搞得紅紅火火,村內打工族不下200戶,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的農業經濟形式,大大地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
從下面的一組數字可以約略地窺見這個村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軌跡。1978年全村固定資產10萬元,總產值為20萬元,人均產值為400元,上交稅金16000元;1988年固定資產50萬元,總產值為140萬元,人均產值增為2000元,上交稅金40000元;1998年固定資產為100萬元,總產值再增為200萬元,人均產值增為5000元,上交稅金為70000元;2005年固定資產為240萬元,總產值猛增為400萬元,人均產值激增為6400元,上交稅金為10萬元。人均純收入6500元,全村總收入2290萬元,包括農業收入100萬元,副業收入300萬元,打工收入100萬元,其他收入200萬元,漁業、工業等收入1500萬元。
村居建設
為了建設好現代化新農村,連年來,王家村村委會投入了133萬元進行村居建設,1994以來,投入15萬元修建自來水,供電自88以來投入了40萬元,硬化路面共投入30萬元,排水溝投入5萬元,綠化投入3萬元,投入10萬元建設學校、幼稚園,建造辦公室投入10萬元,其他投入20萬元。
社會事業
2003年對60歲以上老人每年補貼300元,年節送食品,村民每年補貼70元元。每年全村共需投入40萬元。王家村先後被評為青島市的先進黨支部、文明村莊、五個好黨支部,膠州市的先進黨支部、文明村莊,以及營海鎮的先進單位、治安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先進單位、財務管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