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夢想從美麗的山城開始
1943年,王家勝出生在美麗的山城重慶。王家勝的父親是個普通的店員,母親是個家庭婦女,他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父親微薄的收入是全家5口人唯一的經濟來源,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父母都沒有讀完國小,飽嘗了沒有知識的痛苦,因此深深明白知識的重要性。於是,王家勝4歲半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入國小讀書。幼小的他天資聰穎,學習勤奮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小時候,有人問王家勝長大想乾什麼,他脫口而出說想當科學家,如今當了衛星總設計師的王家勝還常常回味著那個夢想。科學家是乾什麼的,少年並不清楚,可他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夢想成真。
國中畢業後,他順利考取了重慶市最有名的重點高中——南開中學。
這一時期的王家勝不但理科成績出眾,而且熱愛文學,閱讀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並深深陶醉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海洋中。從唐詩到宋詞,他喜歡柳永之婉約,更贊東坡之豪放。歌將進酒,詠大江東去。少年的心智在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的薰陶下漸漸成熟,承襲著先人的風骨和魅力,延續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志向。
在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新中國科技強國的呼聲使數理化等學科成績出色的王家勝開始了走向實現科技報國理想之路。
1960年,17歲的王家勝走進四川大學無線電系。大學5年,他創造了一份十分難得的記錄:所有科目考試全部“優秀”!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僅僅因為王家勝的聰穎和刻苦,還來自他對自己一貫的嚴格要求。
這期間也有波折,那是在一次熱力學統計物理的期末考試中遇到的,令王家勝至今難忘。
在那次規定時長3個小時的考試中,王家勝不到45分鐘就完成了,他覺得試題很容易,飛快地答完之後也沒有檢查就直接交卷了。隨後交卷的同學出來後問他,你怎么有一道小題沒做就交了?王家勝一驚,這才隱約想起自己的確漏做了一道10分的小題。他後悔不已,因為那道題十分簡單,完全是自己的粗心大意才白白丟分。一直用全優標準要求自己的王家勝一時間懊惱萬分,忐忑地等待分數下來。拿到分數的時候,王家勝終於鬆了一口氣,正好90分,還算優秀。
儘管如此,這個教訓還是令他印象深刻,使他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始終堅持“認真,認真,再認真”的精神,即使最簡單的運算也絕不大意,總是再三檢查。目前已經是總指揮兼總設計師的王家勝尤以工作作風嚴謹細緻著稱。他笑言,多虧大三時的這次考試教育了他。
除了專業學習,王家勝還博覽群書。當時我國只出版發行兩份科普雜誌——《知識就是力量》和《科學畫報》。這兩份雜誌,王家勝每期必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他在學生時代深深迷戀上了天文學,被浩瀚遼闊的宇宙星海所吸引,閱讀了不少天文著作。為了活學活用,他常常半夜、甚至凌晨起來觀察星相。
蓉城的夜,潮氣極重。子夜時刻,萬籟俱寂,寬廣的川大足球場上,一個青年獨自佇立,仰望天宇,夜空中的群星熠熠生輝,仿佛在召喚所有熱愛科學的心靈。
是不是正是這個時候,探索宇宙的種子已經萌發?終生奉獻航天的緣分也悄悄降臨在這個執著的青年身上?
“一畝三分地”上的豐碩收穫
王家勝在大學讀的是微波專業,5年的豐厚積澱使他在航天微波技術領域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他戲稱自己的這個專業領域為“王家一畝三分地”。
1965年,大學畢業後順利考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的王家勝,在一年後就因“文化大革命”的來臨而中斷了研究生學業。那是一個任何人都不敢奢望有什麼機遇的年代,但王家勝卻因禍得福,被留在了科研單位從事科研工作。之後,他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辛勤耕耘,並有了豐碩的收穫。
1966年,王家勝接手和平二號探空火箭天線的研製工作。他認真分析了前人失敗的原因,重新調整方案,設計了尾部載入的F形天線,提高了火箭性能,實現了寬頻帶匹配。天線通過多次飛行試驗,證明性能良好,並在定型後批量生產並投入使用。
隨後,王家勝投身到返回式衛星天線的研製工作中。他研製的新型寬波束天線,在當時國內外文獻上都沒有出現過,完全是一種自主創新的設計。這種天線曾在我國19顆返回式衛星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於1978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該天線技術後來也被套用到神舟飛船返回艙天線的設計上。另外,王家勝帶領技術人員還研製了一種遙控的具有優異寬頻帶特性的單極天線,它所達到的寬頻指標,一直到現在還處於該領域的先進水平。
1983年3月,中國和義大利兩國簽訂了天狼星通信衛星國際合作協定。兩國技術人員要利用義大利天狼星衛星做大量的試驗。北京地面站的項目包括電波傳播、數字通信、報紙傳真、時鐘對比和衛星在軌性能測試等。王家勝擔起了中方技術負責人的重擔。
7月16日下午,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和義大利總統佩爾蒂尼通過北京地球站和天狼衛星互致問候,通話聲音清晰、音質良好。這是中意合作協定中的第一個項目,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任務。這次任務的圓滿完成,得到了外交部等有關部門的好評。王家勝還受到李先念主席的親切接見。
等到完成任務後他才告訴大家心中的後怕:當時技術條件落後,北京地面站天線直徑只有3米、仰角只有20度,衛星轉發器功率只有8瓦,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實屬不易。
王家勝還進行了KU波段星地傳輸的研究和試驗,這是協定中合作時間最久、獲得科研成果最多的項目,歷時兩年多。每天24小時連續記錄數據,結果可靠、精確度高。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如此長期和全面的KU波段星地傳輸的系統化研究成果,其中獲得的衰弱、雨強、輻射計結果、信號閃爍、衰減變化率等方面數據的高可靠性和研究成果,在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
愛啃“硬骨頭”的“減肥”專家
1992年,我國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進入重要的研製階段,這是我國當時新一代衛星平台系統,就通信能力而言,相當於12顆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需要攻關的地方很多,需要協調的事情更多。
這一年,王家勝在擔任了4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駐德國MBB公司合作項目總代表後,回到中國。不久,他就被任命為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副總設計師,協助總設計師主管衛星總體工作。從此,“東三平台”在王家勝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他也成為我國對這個平台最熟悉的幾個專家之一。這為他以後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平台研製功能不同的新衛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8年,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成功發射的第二年,我國新立項的一顆衛星——中星20號衛星開始進入攻關研製階段,王家勝勇挑重擔,被任命為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這是在我國“東三平台”基礎上研製的第七顆衛星,有效載荷重量220千克,比“東三平台”其他衛星重量高出30%,約50千克。由於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特殊性,對衛星質量要求十分苛刻,差50千克將可能使衛星壽命縮短兩年。“這怎么行,好不容易研製一顆衛星,少用兩年可不行!”上任後的王家勝坐不住了。
給衛星瘦身?!王家勝的想法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和反對,“老王,這是首發星,又是單星契約,啃這個‘硬骨頭’風險太大了。”王家勝明白大家的善意,但他更想保持衛星的高性能和長壽命指標。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量給自己下定了決心。
他首先打上了鎳氫電池的主意。這一國際先進水平的電池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人嘗試,用上它,一下子就可以使衛星“減肥”17~18千克,但這一技術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隨著一個個難題的解決,王家勝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功地給衛星瘦了身。
設備小型化、衛星用電纜網和總體布局配平等也是王家勝給衛星“減肥”的重要環節。他規定,任何單機哪怕增加100克重量,也必須經過他的認可。100克,也就是2兩。也許你會問:“對於起飛重量2噸多的衛星來說,2兩算得了什麼?”王家勝可不這樣認為,他的邏輯是:只有從嚴、從細做起,才能達到給衛星減重的目標。
王家勝的“錙銖必較”創造了“東三平台”的新紀錄。2003年衛星發射時,和此前所有的“東三平台”衛星相比,該星上的有效載荷重量最重,加注的推進劑最多,配重的重量最輕,起飛重量最低。同時,該星實現了多項創新,整體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初,中星20號衛星發射前夕,王家勝又被任命為天鏈一號衛星的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這是一顆為我國神舟載人飛船和中低軌道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的衛星,必須具備對高速運動的太空飛行器的精確跟蹤和高速數傳能力,研製難度極大。多項關鍵技術和必須填補的技術空白構成了研製道路上的多個“硬骨頭”。
今年4月,天鏈一號衛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星上306千克的有效載荷重量,再次刷新了“東三平台”的記錄,比初期東方紅三號衛星有效載荷重量提高了80%。此外,該星還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首個在衛星出廠時所有300多項技術指標全部滿足用戶要求、無超差項的衛星,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
“補丁塊兒”中透出的國際視野
在採訪中,記者見到了王家勝厚厚的一個筆記本,裡面貼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塊兒”。這些“補丁塊兒”形式多樣:圖表、公式、模擬圖、文字介紹,不一而足。仔細一看,多種語言的材料簡直構成了外文“大雜燴”。
“你可別小看這些‘補丁塊兒’,我的好多靈感都來自於它們。”面對記者迷惑不解的表情,他認真地解釋說。
了解王家勝的人會告訴你這些“補丁塊兒”正反映了王家勝把自己放在國際視野中進行學習和創新的習慣。
為了保證研製的產品能夠達到國際水平,王家勝首先要求自己要有國際技術、學術視野。本來就勤奮好學的他,經過在國外學習和多個國際合作項目的鍛鍊後,對國際最新的技術和學術動向具有了更強的敏銳性。這種敏銳性使他養成了一有機會就會通過網路、圖書館等瀏覽國際文獻資料、跟蹤國際上同領域發展最新動態的習慣,而從中得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會使他“突發奇想”,產生衛星設計理念上的更新和技術狀態的改進。
談起學習和創新,王家勝形象地比喻道:“你現有的能力可以使你勻速跑步前進,學習了新知識後你就有了加速度,而創新就好比最後的衝刺。”為了更好地跟蹤國際技術和學術的進展,他刻苦學習,掌握了5門外語。
在天鏈一號衛星01星研製中,一次,王家勝從國外資料的字裡行間得到了一些啟示,並通過進一步的分析計算及與同事們探討,發現用戶要求的一項指標偏低,可能會影響大系統的可靠工作。為此,他決定提高指標要求,並最終圓滿解決。
正是有了國際視野,並能不斷學習、持續創新,王家勝抓總的中星20號衛星和天鏈一號衛星01星不但實現了“首發星即成功”目標,而且都做出了較多的技術創新。特別是作為“衛星的衛星”、“中低軌道衛星性能倍增器”的天鏈一號衛星,更是我國中繼衛星研製獲得的重要成果。
往事如歌,征途漫漫。如今65歲的王家勝還在規劃著名自己的航天夢想。壓力與風險,曲折與艱難,輝煌與沉寂,是這個夢想永恆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