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理[考古專家]

王學理[考古專家]
王學理[考古專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學理,男,漢族,1934年8月生,陝西省蒲城縣人。研究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秦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2003年9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任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學理,1934年8月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系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1960年從西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被分配到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

1969年至1981年,文化大革命中隨廣大幹部下放農村,先到韓城縣插隊,後入公安局作偵察工作。1972年調回西安,進入陝西省文管會、博物館工作。

1981年4月至2009年,回到恢復後的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研究。

曾任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漢研究室主任,兼秦始皇陵兵馬俑、漢鼎湖宮、景帝陽陵等考古隊隊長,鹹陽考古所顧問,研究員。現為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兼職教授與研究生導師、中國秦文化研究會顧問,鹹陽文物考古研究所顧問、陝西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曾任陝西省文物局高級職稱評審會委員、陝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考古成就

著作 著作

參加並主持過的大型考古工程有:秦的首都鹹陽、秦始皇陵園與兵馬俑坑、漢鼎湖宮、漢景帝陽陵陵園等遺址的調查與發掘。被譽為創建秦俑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與秦鹹陽宮殿遺址博物館的奠基人與功臣。

文革前後兩度進入秦都鹹陽遺址,通過多次大面積調查,摸清範圍和布局,清理過兩批珍貴的銅器窖藏、發掘了制陶作坊窯址和一號宮殿建築、測繪出冀闕宮廷城址,為以後編寫“考古報告”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在秦俑工地工作14年,特別是任隊長之後,對整頓秩序和科學發掘所做的工作,受到了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肯定。

1990年以後領導的漢陽陵陵園考古,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陝西十大新聞之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時代周報》、法國《費加羅雜誌》都作過長篇報導。其事跡已被收入《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辭典》、《中國當代歷史學者辭典》、《中國人物誌》、《世界名人錄》、《蒲城縣誌》等。曾先後去瑞典、挪威、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美國、日本等國訪問並作學術交流。

1985年所著《秦都鹹陽》,是研究秦都鹹陽從“興”到“廢”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其首先提出秦鹹陽的範圍應包括渭河南北的廣闊地域,是個“有宮城而無廓城”、呈“有中心而無對稱軸線關係的散點布局”的都城。

1994年同時出版三部學術專著:《秦始皇陵研究》一書,是學術界研究秦始皇陵園、陵墓及其附屬設施的歷史、規模和解密的第一部專著。對修陵時間、“驪山徒”的身份、陵園布局與陵墓結構等問題,從科學技術上研究,構築了以後對秦始皇陵園探索的框架;《秦俑專題研究》,通過“軍事”、“兵器”、“藝術”和“科技”四個部分計29篇論文,全面研究了秦兵馬俑的構成及其歷史價值。肯定俑坑的屬性是秦始皇陵墓的從葬坑,而並非“東門禁衛軍”,四個坑取“陳兵”的形式,是由“陣”、“營”、“戰”、“幕”組成以反映軍事生活的主要內容。從此基本上終止了多年來對俑坑屬性的學術爭論。在書中,他概括了秦兵器的種類,並研究其歷史演變過程,特別是從科學技術角度研究開了先例,而這些對研究中國兵器史都具有重要意義。他還首先把“秦俑藝術”同國內外同期的雕塑作比較,真正地找到了它在中國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對於“軍服”、“黔首書法”等研究,都有獨到的見解;作為《秦物質文化史》的主編與主要撰稿人,書中展現了中國秦考古的成果與研究水平,成為大學與研究人員的主要參考資料。

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和孝景王皇后合葬的陵墓,坐落在陝西省鹹陽塬上,為西漢九座帝王陵墓中最東的一座。1990年5月,因新建機場的專用公路要穿過陽陵陵園區,王學理作為秦漢研究室主任率領“陝西省漢陵考古隊”,開始漢陽陵陵園多年連續的科學考古工作,曾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陝西省十大新聞”之一。法國總統席哈克(時任巴黎市長)、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等外國元首聞訊而至,高度讚賞。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帶領專家組,對漢陽陵的發掘現場、資料積累、文物修復和規章執行等項,作了嚴格的檢查之後,對其“科學化的發掘、規範化的管理和勤儉高效的工作”通報全國。

考古工作者對陵園的地面建築遺址、陪葬墓區和地下的從葬坑作了全面探查。除過皇帝、皇后陵各有為數眾多的“御府坑”之外,帝陵的從葬坑分布在兩個區,各區包括24個單體坑。經發掘的南區從葬坑數十個,出土有大量珍貴的文物,其中包括彩繪無臂男裸體俑、彩繪騎士女武士俑,以及陶馬、陶牛、陶豬、陶羊等造型完美且富有生活情趣的動物俑。這些大規模的陶俑的出土,表明“中國沒有雕塑傳統”的說法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在坑內還發現了大量的粟、糜子、小麥等糧食作物,其中有11顆經有關部門測定、確認為是花生。這一重大發現為“中國是花生的起源地之一”的說法提供了實物依據,比傳統說法提前了1600年。陵園一號建築、從葬坑及9號陪葬墓出土大量的文物,成為漢陽陵博物館展覽的基礎展品。王學理主持編著的《中國漢陽陵彩俑》大型畫冊,用精美的照片和精煉的中、英、日三種文字,向國內外第一次展示了“著衣、裝臂、裸體陶俑”的風采,其格式也成為後來同類出版物的藍本。其撰寫的《漢景帝與陽陵》一書,真實地紀錄了漢陽陵的考古歷程,研究成果也揭示出漢代物質文化的輝煌。

學術見解

對秦都城和秦漢陵墓制度的研究,其學術創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1.秦都鹹陽“宮自為城”,地跨渭河南北,並無外郭城。早期的政治中心在渭北,有宮殿、陵墓、手工業、商業區域的自然區分。但昭王之後南移,城區擴大,使首都呈無軸線的散點布局,屬聚集類型城市;

2.秦始皇陵是從“東陵”獨立出來的陵園,同樣屬於秦都鹹陽的組成部分,但不是仿效鹹陽而建。陵墓和城市有各自的發展序列,因此秦始皇陵同秦鹹陽兩者間不存在對比性;

3.最早推出研究秦始皇陵的學術專著,首先提出陵始於嬴政即“秦王位”的次年,戓者稍後;築陵人分別為服徭役的自由人、刑徒、替債者和奴隸四種身份,不儘是“刑徒”;陵高記載有誤,錯把“三十”當“五十”,原來高近70米;墓深只有33.18米。對墓內構築與珍奇的文獻記載,首次作了現代科學知識的解譯

4.對秦始皇陵的彩繪銅車馬,最早提出“安車”和“立車”的定名,指出二者屬於主、從(導)關係。實是宮廷中“五時副車”之一種,依“安車”的功能可稱“轀輬車”,隨後演變為載屍的“喪車”(柩車);

5.秦兵馬俑坑屬於從葬坑,並非“東門禁衛軍”。為展現軍容,以“陳兵”的方式,選取了“陣”、“營”、“戰”、“幕”等四個具有代表性的軍事場景而作坑放置。所以,它同秦始皇陵園眾多的從葬坑設定意圖一樣,只是秦始皇生前生活的象徵;

6.在《秦俑專題研究》一書中,多角度、多層次、全面地研究了秦俑坑蘊涵的軍事意義,兵器組合與秦俑藝術。填補了戰爭指揮系統、宿營、練兵與建築等課題研究上的空白。最先考察了秦代軍工生產的標準化,進而揭示了銘文兵器和製造編年的完善過程,從而樹立起鑑定秦兵器的年代標尺。也最先拿“秦俑藝術”外比希臘、內比先秦與兩漢,在縱與橫的交叉點上確定其歷史地位,指出它是佛教傳入之前土生土長的塑繪藝術;

7.秦俑雕塑吸收傳統裝飾的成果,採取1:1的模仿比例,形神刻劃成熟。而漢俑藝術承前啟後,在秦俑的基礎上,掌握了比例的縮放關係、從寫實趨向誇張、藝術領域寬闊、技法純熟,豋上藝術的高峰。

8.秦國推行“耕戰政策”,受資源限制,鐵被用來製造農工工具,而把銅製作兵器。以致在關東國家開始用鐵兵器武裝自己隊伍時,秦卻能把研製青銅兵器發展到了頂峰;

9.在陵墓制度上,漢代諸侯王按等級法自皇帝。分別對帝王陵園、外藏槨、從葬坑等專題研究,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10.對秦都鹹陽的陶文的釋讀,改過去“橫讀”為“豎讀”,首先揭開了尋找里居及行政區劃的途徑;

11.重視科技考古,對秦俑兵器從冶金、加工到表面處理的研究,最早揭開一項新的科技成就。對銅車馬結構、重心、支點、曲輈的觀測,揭示設計上靜力學與平衡的科學思想;由車輪無鐧,指出其機械運動的缺陷;空腔造型所體現的材料力學知識、萬象節的創製、物理化學處理均具先進水平。從秦始皇陵選址、鹹陽規劃的法天,進而揭示出秦代大地測量與天文知識的水平。

所獲榮譽

王學理[考古專家] 王學理[考古專家]

1.1994年出版的《秦始皇陵研究》,於1998年獲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2.《秦物質文化史》(1995年獲得“夏鼐考古學研究成果獎”著作鼓勵獎)

3.其顯著的工作業績、豐碩的研究成果和艱苦卓絕的精神,已被《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辭典》、《中國當代歷史學者辭典》、《中國專家學者辭典》、《中國當代文博專家志》、《陝西文化人》、《蒲城縣誌》、《中國人物誌》、《世界名人錄》、《世界科技名人錄》、《世界華人傑出專家名典》(第一卷)、《中外名師錄》等多種辭書和志書收載。

入《全球華人專家名人遠程交流協作網》、國際網際網路——“東方名人網”、“世界華人專家網”。

在中央電視台(CCTV-10)“百家講壇”作秦始皇陵節目、在“大家”欄目講述秦都鹹陽、漢陽陵與秦兵馬俑的“考古奇緣”。

主要作品

(一)專著

王學理部分著作 王學理部分著作

(1) 王學理:《秦都鹹陽》(15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2) 王學理:《秦陵彩繪銅車馬》(8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

(3) 王學理:《秦始皇陵研究》(3O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4) 王學理:《秦俑專題研究》(72萬字),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

(5) 王學理:《鹹陽帝都記》(68萬字),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

(6) 王學理:《輕車銳騎帶甲兵》(29.4萬字,系《誰發現了文明叢書》之一),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11月。

(7)王學理:《漢景帝與陽陵》(12萬字,系《陝西旅遊歷史文化叢書》之一),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

(8)王學理:《秦都與秦陵》(12萬字,系《陝西旅遊歷史文化叢書》之一),三秦出版社,2006年12月)。

(9)王學理:《王學理秦漢考古文選》(45萬字),三秦出版社,2008年

(10)王學理:《漢都長安城建史》(27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11)王學理:《解讀秦俑——考古親歷者的視角》(71.2萬字),學苑出版社,2011年10月。

(12)王學理:《秦都鹹陽卷》(60萬字),三秦出版社,陝西師大出版社,2012年。

(13)王學理:《秦物質文通覽》(75萬字),學苑出版社,2012年。

(二)合著、主編

(1) 吳鎮烽、王學理:《陝西歷史地理沿革》(5O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 王家廣、王學理等:《陝西風物誌》(26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3) 井寬勝、王學理等:《陝西考古重大發現》(11.6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

(4) 秦俑考古隊 王學理等:《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57.9萬字含圖表),文物出版社,1988年1O月。

(5) 王學理、尚志儒等:《秦物質文化史》(53萬字),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

(6) 陳全方、王學理等:《陝西古代簡史》(35 萬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7) 王學理、梁云:《秦文化》(21萬字,系國家文物局編:《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之一),文物出版社,2OO1年4月。

(8) 王學理:《鹹陽原上的漢帝王陵園---陝西陽陵考古記》(16萬字,收入朱啟新編《考古人手記》第二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5月。

(9)汪寧生、王學理、李仰松:《考古人和他們的故事·尋找秦帝國的都城》(2)學苑出版社,2006年3月。

(10)陝西省文史研究館王學理:《中國地域通覽·陝西卷》下編“第二章 帝王陵墓與文化”(30320字)(即出)。

(三)知識讀物

(1) 王學理:《中國歷史小叢書·秦陵兵馬俑》,中華書局,1981年,後結集收入合訂本《名勝古蹟史話》,1984年4月。

(2) 王學理:《秦始皇陵及其兵馬俑從葬坑》,澳大利亞英文初版。隨後日本(1983年大阪)、瑞典(1984年斯德哥兒摩)、挪威(1985 年奧斯陸)、奧地利(1985年維也納)等國的秦俑展覽圖冊均沿用此本。

(3) 王學理:《走進世界八大奇蹟》,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9月。

(四)參考資料

(1) 王學理:《中國漢陽陵彩俑》(文字3.5萬字,中、英、日文字對照:照片13O幅),陝西旅遊出版社,1992年。

(2) 王學理:《陝西考古學文獻目錄》〔1984→1986〕(合),陝西省新聞出版局,1988年。

(3)王學理:《陝西考古學文獻目錄》〔1987→1991〕(合),陝西省新聞出版局,1994年。

學術視頻

《鹹陽的立廢是秦王朝的一部興衰史》、《秦始皇陵園工程的文化意義》、《陽陵——展現漢文化的又一視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