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芝

王大芝

後來,一個淳樸忠厚的漢子走進了王大芝的生活,他就是王大芝現在的丈夫李得才。 “王大芝很不錯,把公公照顧得蠻好,收拾得也很乾淨。 ”王大芝口中的“他”,自然就是李得才。

王大芝,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豐溪鎮豐溪村三組的農婦。她在丈夫死後,把共同孝敬公公作為重新擇偶的條件,堅持帶著公公出嫁;她再婚另組家庭,卻和新丈夫一起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孝養公公十多年。
【鏡頭一】
王大芝(右一)與家人在一起王大芝(右一)與家人在一起
在丈夫走後的那段時間裡,王大芝不敢在公公面前露出半點悲傷,怕引起公公傷心。餵豬、收拾家務、照顧老小,還要耕種幾畝地,家庭重擔全壓在不到30歲的王大芝一人肩上,只有在照顧女兒熟睡之後,她才一個人悄悄地流淚。
1990年5月,20歲出頭的王大芝與本村小伙毛昌永結為夫妻。第二年4月,可愛的女兒降生了。婚後第四年,家境貧寒的毛昌永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蓋起了兩間土木瓦房,一家人從茅棚搬進了新房。
日子越過越好,夫妻倆憧憬著,現在多打工掙些錢,將來再蓋樓房,送女兒上大學……但一場意外把他們的夢想擊得粉碎。
1999年春,毛昌永到河北一家煤礦打工,不料當年冬天卻拖著一身傷病回家。原來,煤礦發生垮方事故,毛昌永的牙齒全被打掉,臉部也多處受傷。礦上賠了點錢,讓他回家休養。在王大芝的精心照顧下,毛昌永漸漸康復,能夠行動自如了。
正當大家為毛昌永的康復而欣慰時,誰也沒料到,更大的災難在後頭。當年冬天,毛昌永一人摸黑到本村一位村民家參加弔唁活動,卻不慎摔下山崖,永遠地離開了親人。
白髮人送黑髮人後,毛昌永的父親毛和易整日唉聲嘆氣,愁眉不展,怎么開導都沒用。王大芝便拉著女兒走到公公面前說:“爸,您不能傷心地把身體拖垮了,要等著孫女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後好好孝敬您。您放心,昌永走了,我就是您親女兒,有我一口飯吃,絕不讓您餓著。”
【鏡頭二】
看著苦苦支撐家庭的王大芝,毛和易有些不忍:“要不,你再找一個,把小孩帶過去,我跟我女兒過。” 村裡的好心人也勸她:“遇到合適的就再找一個吧,家裡也好過些。”“要嫁,我也要帶上公公,不接受他的,我堅決不嫁,我說過要孝敬他到老的。”王大芝堅持道。
帶著公公出嫁,這樣的條件,讓幾個看中王大芝的人都退避三舍。
王大芝說:“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候,我也想過這樣做值不值得,但看到快70歲的公公還在操勞,看到可愛的女兒,心想自己老了也想讓女兒好好照顧,為什麼不教育女兒堅強、孝敬呢?所以我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後來,一個淳樸忠厚的漢子走進了王大芝的生活,他就是王大芝現在的丈夫李得才。李得才也是豐溪村人,他是王大芝在農忙時請的主要幫工之一,幹活特別賣力。隨著認識的加深,李得才被王大芝的孝心與堅強打動了,於是托老村長說媒。王大芝還是那個“條件”,沒想到單身漢李得才竟答應了。
2001年3月,王大芝和李得才舉辦了簡單的婚禮,王大芝帶著公公與10歲的女兒,扶老攜幼嫁到了李得才家。
【鏡頭三】
在王大芝與李得才結婚的最初幾年裡,公公毛和易捨不得舊家,只過來吃飯,晚上還是回原來的家中休息。每天早晨接,晚上送,王大芝沒工夫時便讓李得才代勞,從未間斷過。同時王大芝堅持每星期為公公洗一次衣服(夏天洗兩至三次),每月洗一次床單,把公公的家收拾得跟自己家一樣乾淨整潔。
一晃10多年過去了,毛和易老人在新家過得怎樣? “王大芝照顧得很好,飯、肉總是煮爛些給我吃;李得才話不多,但煙、酒總是會給我買齊,這么多年從沒說過我一句不是,比親兒子還好!”毛和易老人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告訴記者。
2009年8月,王大芝搬進了現在住的三間兩層樓房。她專門收拾了一間屋給公公做臥室,好方便照顧,可公公卻捨不得離開原來的家。後來,王大芝夫婦請村幹部做工作,才“強迫”公公與他們住到了一起。
“王大芝很不錯,把公公照顧得蠻好,收拾得也很乾淨。”村民尚國秀說起王大芝,便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王大芝一家至今仍欠著3萬多元的買房款。家裡雖不寬裕,但孝敬公公卻“寬裕”。這兩年,李得才出門打工,王大芝一個人操持農活和家務,身體並不太好,還患上了支氣管炎。可她仍堅持一年餵三頭豬,養豬主要是為了一年到頭都讓毛和易有肉吃。
“人老了,保證他有酒喝,有肉吃,照顧好他的身體,衣裳給洗勤快點,就這些,其他也沒什麼。”王大芝談到十幾年如一日孝敬公公時平淡地說。“要說孝敬,其實他比我孝敬,我們現在基本上算是照顧三方老人,毛家、李家、王家。但是沒有一家老人說我們沒照顧好。”王大芝口中的“他”,自然就是李得才。
“我和王大芝會給毛和易養老送終。雙方的老人,我們也會盡力孝敬。”不善言辭的李得才就說了這么一句。
“現在比原來強多了,雖然還欠些賬,但是大女兒已畢業了,正在找工作,很快可以自食其力了。現在政策好,我和李得才兩個人勤勞些,日子會越過越好。”王大芝對未來充滿希望。
快評:孝道無聲
孝敬老人,自古天經地義。但王大芝在丈夫去世後還帶著公公出嫁,十幾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實在難得。
摯愛無言,孝道無聲。一句“也沒什麼”,王大芝說得淡然,在她眼裡,秉承孝道就像呼吸一樣,簡單自然,即使她歷經十幾年照顧的只是一個並無血緣關係的老人。
孝道令逝去的生命不再有遺憾。丈夫不幸早逝,未及盡孝。王大芝獨自撐起整個家,承受喪夫之痛卻不能表露,再嫁卻一定要帶著公公,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家務和農活,仍將公公的生活起居料理得井井有條。曾經的丈夫雖然離開,卻足以含笑九泉。
孝道令生命的延續更有意義。王大芝不是鐵人,在最難的時候也有過動搖,可是想到自己也會老,女兒應該學會堅強與孝敬,她又堅持了下來。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這樣充滿真情實意的言傳身教中延續了下去。
雖然只是一個農婦,但王大芝身上閃耀的善良與堅忍令人動容,她所秉承的孝道雖然無聲,卻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每個人心中的那一片柔軟。萬物榮衰,自然之理。秉承孝道,既是每個人的責任,更是對生命的感恩和尊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