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壽仁,數學家。193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曾任西南聯合大學助教、北京大學講師。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套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協第二屆書記處書記,國際統計學會理事。研究在平穩隨機干擾下的回歸係數的最小二乘估計與最優估計之間的關係,首次證明了二乘估計具有瀵近最優性,為採用簡單的最小二乘估計提供理論。合作建立了我國潛艇導航儀中的陀螺儀偏移率的數學模型,用以解決平台的穩定。為濕法鏇窯生產水泥的計算機控制,建立了最優控制數學模型。與陳兆國一起提出用線性方法估計“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的階數,從而顯著地減少計算量。
個人簡歷
1922-1928年 在天津民立第一國小學習。
1928-1934年 在河北省立第一中學學習。
1934-1937年 在北京大學算學系學習。
1937年11月-1938年2月 在長沙臨時大學學習。
1938年夏 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
1938-1939年 在重慶南開中學任教。
1939-1946年 受北京大學之聘,任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助教。其間曾任一年系秘書(1939-1940)。
1946-1950年任北京大學數學系講員。
1951-1979年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51)、副研究員(1953)、研究員(1978),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1951-1983)、副秘書長(1960-1981)、秘書長(1981-1983)。
1979年- 任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1979-1984年 任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所副所長。
人物生平
教育生涯
王壽仁6歲入天津民立第一國小(創辦人嚴范孫,民國初期任教育總長),該校採用西方教育模式,教師多用啟發式教學,培養了王壽仁對數學的喜好。1928年,王壽仁考入當時與南開中學齊名的河北省立第一中學(舊名鈴鐺閣中學,現為天津市第三中學),該校師資雄厚,教員大都有專業學術背景。自二年級始,教材皆選用外文原版教科書。王壽仁偏好數學、物理和英語。校內除正常課業外,每年舉辦數學、英文、國文和書法競賽,王壽仁曾獲書法、數學和英文競賽榜首。他還酷愛武術,初三至高中畢業一直擔任校武術會會長,練習形意、八卦、太極各種拳術頗有心得。在高中階段,王壽仁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對生物、地理等科目興味索然。他在中學期間即表現出組織才能,曾負責校慶活動,組織同學演出音樂、武術、京劇節目,頗受稱道。1934年,王壽仁先後考取北京大學理學院和南開大學工學院。最後慕名選擇教授力量雄厚的北京大學算學系就讀。當年系內四位教授是江澤涵(系主任)、馮祖荀、胡璿濟和美籍學者W.F.奧斯古德(Osgood)(1934-1936年在北京大學任教)。江澤涵在任期間,改變原來只強調博覽群書的傳統,而樹立研究空氣,並在算學系建設數學期刊豐富的圖書室。王壽仁除精讀系內必修課程(微積分、方程式論、實變和複變函數論、線性代數、群論、偏微分方程、張量幾何、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熱力學、英語、德語)外,還選修了外系的經濟統計、科學概論和戲曲史等課程。他在大學三年級時曾獲各科成績總分第一。1935年他曾擔任校學生會常委,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學生運動。
教師生涯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壽仁與同學結伴南行,在長沙臨時大學(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組成,1938年遷至昆明後定名為西南聯合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修完大學學業。1939年受聘於北京大學,在西南聯合大學任助教。當時屬北京大學的數學助教還有孫樹本、龍季和、李盛華、王湘浩、欒汝書、樊?等。王壽仁和一些助教曾自動組織學習在國內影印出版不久的B.L.范德瓦爾登(Van der Waerden)的《近世代數》,以補近世代數知識之不足。1939-1940年間,王壽仁任數學系秘書(系主任為原清華大學的楊武之教授。西南聯合大學以原三校數學教授輪流擔任數學系主任)。許寶騄在西南聯合大學時期曾開課講授勒貝格(Lebesgue)積分、中心極限定理及相關的數理統計課程,並指導孫樹本、鍾開萊、王壽仁等開始機率統計方面問題的研究。王壽仁完成了有關協方差的論文(未發表),開始涉足這一學科,但尚未確定主攻的研究方向。
1946年,王壽仁隨校返回北平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講員(介於助教和講師之間的職稱),除講授初等及高等微積分外,還開設選修課“傅立葉(Fourier)分析”。他本人的興趣也轉向這個方向,在北京大學建校50周年理科紀念冊和中央研究院主辦的《科學紀錄》上發表了這方面的論文,獲得好評。在北平解放前的學生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鬥爭期間,王壽仁積極參加了北京大學講師講員助教聯合會的活動,該會回響學生的呼籲發表罷教宣言,實行罷教,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北平解放初期,王壽仁曾任北京大學教職員工會理學院負責人之一。
研究生涯
1950年10月,經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江澤涵推薦,王壽仁調至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籌備處任助理研究員,不久赴湖南參加土地改革運動數月。1951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新籌組的中國數學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王壽仁受籌備委員會委託負責這次數學界盛會的組織工作。大會通過的中國數學會章程,確定了“團結數學工作者,交流經驗,謀數學之普及與提高,為新民主主義經濟文化建設而努力”的辦會宗旨。大會選舉華羅庚為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王壽仁被選為常務理事,分工負責數學會全部秘書事宜(當時未設秘書長一職)。在中國數學會重組初期,華羅庚幾乎每周日都召集在京常務理事討論中國數學發展的方向與道路。當時的共識是應加快發展套用數學,而數學各分支中直接深入實際的觸角是微分方程和機率統計。為此,議定由吳新謀負責微分方程,王壽仁負責機率統計方面的組織工作。此後,王壽仁開始專注於機率統計學科的國際動態的調研、介紹和研究。
1952年7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不久設立了機率統計組,王壽仁任組長,早期成員有張里千、成平。基於對蘇聯數學研究動態的調研,王壽仁提出學習和研究非參數理論作為方向,研讀了B.И.斯米爾諾夫(Cмиpнов)系統闡述次序統計量的極限分布的文獻。
1953年秋,中國數學會籌辦了以分析學科為主的學術討論會,具體組織工作由王壽仁負責。會上15人作了函式論、微分方程及泛函分析等學科的專題報告,並有18篇研究論文在會上宣讀。自此確立了由數學會組織全國性數學學術交流的傳統。
1954-1955年間,王壽仁開始平穩時間序列的研究,後針對隨機場的情形,得到具國際水平的成果。
1955年,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作出決策,認為“現階段發展的重點部門是微分方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和計算數學,這三個部門是基礎薄弱而又是迫切需要的”。據這一方針和蘇聯專家的建議,我國大學中第一個機率與數理統計教研室於1956年在北京大學創立(許寶騄為第一任主任),王壽仁被借聘到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兼課,講授極限理論以及數理統計課程。中國科學院數學所機率統計組也從大學畢業生中吸收新成員。1956-1957年陸續來所的有陳希孺、徐光煇等。
1956年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科學界制訂12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鄭曾同和王壽仁作為機率統計方面的代表參加了數學規劃組的工作。同年8月,中國數學會在北京召開論文宣讀大會,報告各學科的發展動向及國內研究成果。王壽仁負責會前的論文徵集和會議的組織安排。此次會議是對中國數學會重組後全國數學科研成果的檢閱。會議分6個小組(數論、代數組,幾何拓撲組,函式論組,微分方程和積分方程組,泛函分析、機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數學組,數理邏輯、數學基礎和數學史組),報告了近170篇論文,反映我國數學已進入門類比較齊全的全面發展時期。在1956—1958年間,數學所機率統計組邀請了蘇聯和波蘭的多位專家來所講學,內容涉及廣義過程、馬氏過程、不變原理等。王壽仁除組織學生聽課並輔導外,還多次擔任翻譯。他本人在廣義過程論方面獲得了一些成果。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王壽仁因不同意某些過激的趕超計畫被拔了“白旗”,並被免去了數學所機率統計組組長之職(1961年數學所恢復研究室、組後再次出任機率統計室室主任)。其後兩年間王壽仁專心培養學生。當時數學所招收了20多名來自全國各大學的機率統計進修生,他們回校後大都成為機率統計教學與科研的骨幹。1960年中國數學會在上海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王壽仁被選為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繼續負責學會的刊物和學術活動。1962年,王壽仁受數學會委託具體組織了在北京頤和園召開的數學基礎學科的學術討論會,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此次會議對恢復在“大躍進”期間受衝擊而停頓的數學基礎理論研究起了推動作用。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極大地衝擊了數學的教學與研究,使我國數學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拉大了距離。1973年,為儘快進入國際研究的主流,王壽仁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領導了兩個討論班:鞅論討論班和時間序列討論班,使一批中青年學者較快接觸新的課題,取得了一批較好的成果。王壽仁和他的學生合作,在近代平穩時間序列分析方面獲得重要成果。他還主持撰寫了有關卡爾曼濾波的著作。
1978年,中國數學會在成都召開“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次全國數學年會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王壽仁和田方增負責大會的籌備與秘書工作,王壽仁並協助華羅庚理事長起草了大會開幕詞,其中總結了解放以來數學會的工作,分析了數學界出現過的各種思潮,提出了“弄清思想、團結同志”,“穩定隊伍”,“按比例地、全面地、有步驟地發展各分支學科”,“多途徑多標準選拔人材”,“敢於創新”及發揚“三老四嚴”(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和嚴明的紀律)的科學態度的學會工作方針。此次年會改選了理事會,王壽仁繼續當選為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1981年又接替孫克定任秘書長(直至1983年)。
1983年10月,在武漢召開的中國數學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王壽仁代表常務理事會作了工作報告,總結1978年後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數學普及、刊物出版及學會組織工作。此次大會完成了數學會領導層的新老交替,由楊樂接替王壽仁擔任秘書長。王壽仁雖未再擔任理事,仍繼續為學會工作奔走。1988年他以古稀之年出任中國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1990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首次在中國舉行(第31屆),他擔起了組委會秘書長的重任。此外,王壽仁還擔任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屬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長,以餘熱貢獻給下一代。
1985年後,王壽仁的研究工作轉向套用機率統計,出任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人口與經濟課題組負責人,為國家統計局培養近20名套用統計專業碩士生,並取得一批成果。
王壽仁還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國際統計學會理事。現任中國統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機率統計學會名譽理事。
研究成果
非參數統計研究
王壽仁在機率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他對中國機率統計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50年代初、中期,國內這一學科的科研、教學人才還只是鳳毛麟角,因此從事這項研究,不僅要克服更多的困難,還起著與國際動向接軌以及為後繼人才導向的作用。
50年代初,王壽仁致力於當時很熱門且具有重要意義的非參數統計理論研究,先後發表了兩篇論文,求出了兩個獨立同分布樣本的經驗分布之比的極限分布律,以及針對兩種未研究過的極限情形,得出了兩項次序統計量的聯合極限分布,從而擴充了著名蘇聯數學家斯米爾諾夫和匈牙利數學家A.瑞尼(Rényi)的工作。以他為組長的數學研究所機率統計組早期成員張里千,也很快在這一方向上做出了優異的成果,獲得國際上的好評。
時間序列的研究
時間序列也是50年代獲得蓬勃發展的機率統計分支。王壽仁很早就關注這方面的工作。1957年,他把蘇聯大數學家A.H.柯爾莫哥洛夫(Kолмогоpов)關於平穩序列內插問題的一個基本結果推廣到多維格點上的平穩(齊次)隨機場,對於存在譜密度的情形證明了相應的定理。1958年,他又把瑞典數學家U.格列南德(Grenander)關於殘差為平穩列的回歸模型係數兩種線性估計的漸近方差及其比較的優美定理,完整地推廣到多維格點平穩場。為了克服多變數場的困難,他採用了與原定理證明不同的方法。這一成果在當時是具有國際水平的,並且推動了國內同一方向的若干工作。
此外,王壽仁還在廣義過程理論中解決了一個關於獨立增量廣義過程的猜想。又在1962年針對實際課題,首次在嚴格的數學水平上,研究了帶非線性參數的隨機信號模型,給出了似然方程可解的一組充分條件,以及參數極大似然估計的漸近分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1958年以後,根據社會主義建設及科技事業急需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專門人才而有關的科研教學隊伍十分薄弱這一情況,王壽仁接受組織的委託,在數學研究所主要承擔了培養人才的任務。在這方面,他除了親自擔任基礎理論的講授之外,特別注意國際機率論的研究動向,把一些當時十分活躍有發展前途的學科與課題,通過專題討論班,或翻譯與編寫專著,及時介紹到國內來,造就了一批批年輕人才,促進了我國機率統計的科研與教學。例如50年代,為了介紹新近發展起來並受到十分重視的C.E.香農(Shannon)資訊理論,他寫了《信息的數學理論》一書,又翻譯出版了名著《相互獨立隨機變數之和的極限分布》、《隨機過程與統計推斷》等。
自動控制數學模型
60年代初,他及時注意到烏克蘭數學家A.B.斯科羅霍德(Cкороход)關於隨機積分與隨機微分方程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有廣闊的發展前途,便在數學研究所、復旦大學及廈門大學作了一系列學術報告,大力進行介紹。70年代初,還在“四人幫”極力破壞我國文教科研事業的非常困難的條件下,王壽仁擁護周恩來總理、鄧小平副總理和他們派到科學院來的負責人所貫徹的正確方針政策,勉為其難地恢復了機率統計的科研工作。他抓住當時國際上在理論與套用兩方面都十分活躍的R.E.卡爾曼(Kalman)濾波理論,系統調研文獻,領導一批青年科研人員組織討論班,寫出《離散時間系統濾波的數學方法》的專著。隨著科研工作的深入,又主持開展了鞅論與時間序列分析兩個重要科研方向。他還不辭勞苦地參加了轉爐煉鋼、鏇窯水泥生產的自動控制數學模型、慣性陀螺儀飄移分析等項套用研究課題。粉碎“四人幫”後,這些科研項目在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得到了長足的進展,獲得了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碩士與博士,湧現了若干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近年來,他已逾離休年齡,仍然不辭辛勞,孜孜不倦,又在人口統計與我國巨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與預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重視。
主要論著
1 Wang Shou Ren.Proof of a Probability Iheorem Related to CompleteConvergence by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cience Record,1951,4(3):201-208.
2 王壽仁.經驗分布之比的極限分布.數學學報,1955,5(2):253—267.
3 王壽仁.關於整數格上齊次隨機場的內插.數學進展,1957,3(2):257-262.
4 王壽仁.變敘的項的共同分布的極限.數學學報,1956,6:389—404.
5 Vvang Shou-Ren.A Note on Generalized Stochastic ProC Css.SCienceRe Cord,New Series,1958,2(1):15—18.
6 王壽仁.格子點上隨機場的回歸係數的估計問題.數學學報,1958,8:210—221.
7 王壽仁.利用極大似然法測信號參數.數學進展,1962,5(1):72-79.
8 Wang Shou-Ren,An Hong Zhi,H.Tong.On the distribution of a simplestationary bilinear process.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1ysis,1983,4(3):209-216.
9 王壽仁,安鴻志.隨機自變元選擇方法的相容性.工程數學學報,1984,1(2)13-22.
10 Wang Shouren,Chen Zhaoguo.Estimation of the order of ARMA modelby linear procedures.(Chin.Ann.of Math.,1985(1).
11 王壽仁,安鴻志.廣義線性模型的統計分析.套用機率統計,1985,1(1)59—72.
12 黃運成,王壽仁,安萬福等.市場疲軟與消費波動——1990年中國巨觀經濟形勢分析及1992年展望.管理世界,1991(1):5361.
13 黃運成,王壽仁,安萬福等.1991年下半年經濟形勢預測與分析及1992年展望.管理世界,1991(5):47-52.
14 黃運成,王壽仁,安萬福等.1992—1993年:中國巨觀經濟形勢預測.管理世界,1992(2):47-51.
15 王壽仁等.利用周期自回歸模型對1992年巨觀經濟主要指標的預測及分析.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2,12(2):1—10.
16 王壽仁.資訊理論的數學理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17 王壽仁,潘一民等.離散時間系統濾波的數學方法.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75.
18 王壽仁.機率論基礎和隨機過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