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西安市人,別署缺齋、遁庵、懷古堂、無間精舍。初師於上海徐正廉先生,後遇趙熊先生遂拜其門下研習金石書畫。書法篆刻上宗周秦下逮明清諸流派,喜雄渾厚重一路,於吳昌碩,齊白石兩家尤為嘆服,常常心摹手追晨夕無間。其作品多次散見於書法報,書法雜誌,陝西日報等媒體,參加中韓書法展、中日書法展等對外展覽。西安電視台曾作專題報導。並被陝西美術博物館,碑林博物館收藏。被華夏收藏網評為中國最具升值潛質百位書法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終南印社社員
西安市慈善書畫理事會副理事長
陝西大家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西安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
西泠印社社友會會員
作品參加
西泠印社第五屆全國篆刻藝術展
西泠印社第六屆全國篆刻藝術展
西泠印社第七屆全國篆刻藝術展(獲獎)
西泠印社首屆中國印中國字三大展
西泠印社首屆楹聯扇面手卷藝術大展
西泠印社詩書畫印大展
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
陝西省第三屆篆刻藝術展(獲獎)
陝西省第四屆篆刻藝術展(獲獎)
陝西省首屆臨書臨印展(獲獎)
慶祝建國55周年書法篆刻大展創作一等獎
林散之三年展佳作獎
曾抱十石鼓,曾讀百漢碑
——記青年書法篆刻家王凱
商代,古人把青銅稱作“金”,因此將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第一個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同時,隸書在社會下層悄然而生。到了漢代,上升為主要的通行字型。它使漢字徹底擺脫了古文字那種象形的特點,“方塊字”出現了。
王凱先生的書法源於古老的“金文”,植根在秦漢,追求古樸的金石篆籀之美。先秦石鼓文與漢碑正是王凱書法的基礎。石鼓文的金石氣度,漢碑的樸實無華,成為王凱書法的兩大支柱。
中國書法的神采、氣韻,都是無形之物,它須通過有形的用筆、結構與章法加以表現。王凱先生兒時即喜弄墨,寒暑易節不曾輟筆。先秦毛公鼎、石鼓文,漢之禮器碑、乙瑛碑、張遷碑、石門頌,明清的楊沂孫、吳昌碩、趙之謙、徐三庚諸大家,無不一一研習,二十年如一日,每日臨池不懈,幾乎近於痴迷。王凱先生用勤奮證實了自己的筆墨天才,用自己的天才證實了筆底的光彩。
王凱先生不為成法所囿,要自出機杼。王凱書法豪曠奔放、率真不拘,或飄逸、或簡約、或雄強,如大江東去,滔滔千里,勁如強弩卻勢疾而意徐,他筆力強,墨氣厚,神采壯,我們在品讀欣賞時,被其“血性”與“剛強”所吸引,所震撼!
王凱先生亦善治印。“七分書,三分刻”,對於秦漢書藝的熟練掌握,也體現在王凱先生純樸的印風裡。王凱先生以秦漢印為宗,以明清流派印為賓,以吳昌碩印為友,創造出別具一格、大氣濃厚的印風。
21世紀中國的書法時冷時熱地進行著,展賽繁多,觀點雜亂,學院派書法、前衛書法、黑色線條主義……都想創造出新,或出於理想,或出於野心。
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林散之雙年展優秀獎;陝西省第四屆篆刻展三等獎;陝西省首屆臨書展優秀獎……提到這些榮譽王凱先生總是微微一笑,他說:“書法的筆墨和詩文內容,構成了完整的中國古典藝術的氛圍,並且與古中國人的哲學智慧息息相通。道法自然,中和優雅,引領我的精神,這是我的伊甸園。書法學習,除了師古人、臨碑帖,兼通詩、畫、印,還要多讀書師造化。榮譽是對我的藝術道路上的一點認可,書藝梯航,再接再厲吧……”話語之間,流露出一顆不為世俗所累的淡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