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跡
自元朝至元二年(1265),鹿邑、衛真合併為鹿邑縣,治所合至今縣城,築土為城。鹿邑地處平原,糧產豐盛,交通方便,天然形成戰略基地。歷代農民起義軍,多盤旋其間。土城池經三百年風雨侵蝕,歷數十次兵燹之災,“日以傾,圯高僅及肩。”隆慶六年(1572),王冠上書朝廷擴建縣城,“甃以甓,工料、夫役,皆措置有方。”施工期間,王冠親自督察工程質量。城牆一律用磚砌成,內填泥土,甚為堅固。規模較大,周長九華里一百二十米,高三丈,寬一丈三尺;上設雉垛二千五百八十五個以利戰時之用,城牆建成後確起到抵禦、保護的作用。新城設重門:陸門四座,城樓四座。城周開挖護城河,深一丈五尺,寬三丈,河上建吊橋四座;以塹土築護城堤,周十二里十八步,廣一丈五尺,堤上廣植榆樹。
值得一提的是,在鹿邑歷史上,由於對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自漢、唐、宋、金、元,歷代帝王一直把太清宮作為老子誕生地而修建大規模建築並進行祭祀,各朝帝王在太清宮前御製碑謁者代代有增。同時官吏、豪紳、文人學士以及黎民百姓也紛紛在此立碑,銘、贊、詩、歌甚多,太清宮碑刻如林。關於太清宮史實和興衰,碑石是最好的實證,有的碑出於大書法家之手,更為可貴。王冠在築修鹿邑磚城時,“半委煨燼”,漢唐碑石盡毀,無復存者矣,惜哉!
鹿邑縣東南境最卑下瀦水無所泄,每值霪雨,即成鴻陂。隆慶六年(1572),王冠督眾自偃王陂(今鄲城縣界)以東至孤柳樹十字河等處,共開渠三十五道,二千頃良田得到灌溉。自偃王陂東至神冢窪,開溝十餘條,以達練溝河;自多泥店至棉冢窪,開溝十餘條,以達肥河其上;自華家窪開溝八里即達唐崗河(今黑河);自虎八里口開溝十里到刺河,自王家窪、戴家窪開溝開數里亦達唐崗河等等,下流之壅塞通利。
萬曆元年(1573),王冠向部院陳述申請,移會亳州。至萬曆元年,亳州開始接開大溝,上自十字河,下至三丈口,長四十八里,寬一丈五尺,深五尺。自是鹿邑之積水得由亳入渦而達於淮河,千里通流,水患頓息。
王冠興修水利,為鹿邑百姓安居樂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民歌其德,比諸西門豹十二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