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文[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傑文]

王傑文[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傑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傑文,1975年生,男,漢族,出生於山西省柳林縣金家莊鄉明家墕村,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王傑文(1975-),男,漢族,出生於山西省柳林縣金家莊鄉明家墕村;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民俗學研究所訪問學者,現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民間文化與大眾傳媒的研究工作。對於華北民間文藝表演活動、社區民眾的日常生活、民間文化的大眾傳媒化等課題,做過長期的調查研究與理論闡釋;已經出版專著《儀式、歌舞與文化展演——陝北·晉西的傘頭秧歌》、《中國社火》、《媒介景觀與社會戲劇》等。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

教育背景

1998年,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得漢語言文學方向文學學士學位。

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獲得民間文藝學方向文學碩士學位。

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獲得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方向法學博士學位。

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藝術學博士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系講師。

2008年,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副教授,戲劇戲曲學方向碩士生導師。

2009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國家金額資助公派留學訪問學者。

2010年,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副教授,藝術人類學方向碩士生導師。學術成果

專著

《儀式、歌舞與文化展演》,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社火》,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媒介景觀與社會戲劇》,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論文

《民間遊戲的情境化闡釋──以“黃鼬抓雞”為例民俗研究》、《民間笑話三論──對西方民間笑話研究成果的譯介》、《一個巫婆的招魂唱詞及相關分析》、《弗洛伊德與猶太笑話》、《反思民俗志──關於鍾敬文先生的“記錄民俗學”》、《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試行)·下》

《村落空間、家族地位與家族語本》、《民間舞蹈與社區認同》、《乘車出行的幽靈──關於“現代都市傳說”與“反傳說”》、《中國古代葷笑話中的模式化人物──以《笑林廣記》為例》、《文化政治學:民俗學的新走向?》、《試論馮夢龍的笑話理論及其意義──以馮夢龍輯錄的三部笑話集為例》、《巫術思維、魔幻敘事與電視廣告》、《動畫電影的敘事結構──《灰姑娘》的形態學分析》、《“度”與“戲”──從一個民間傳說生成的兩種傳統》,《民俗志對於民俗學意味著什麼》《直義與隱喻──“十八打鍋牛”傳說的分析》《傳統節日:只是一種文化理想》 《北歐民俗檔案研究工作的歷史軌跡》。

《輓歌與祭文──在“類型”的“對話”中表演權力》,《表現與重構──反思人類學電影的“真實性”》,《權力·意義·反思──本格特·霍貝克的民俗學思想述評》《傳統研究的研究傳統》《燈節與秧歌──關於秧歌起源的歷史地理學研究》 《“表演理論”之後的民俗學──“文化研究”或“後民俗學”》《動畫電影與精神治療──《獅子王》的精神分析學研究》《尋找“民俗的意義”──阿蘭·鄧迪斯與理察·鮑曼的學術論爭》《從“類型”到“類型的互文性”》

《文本化與語境化──《荷馬諸問題》中的兩個問題》

承擔課題

2007年至2010年,中央其他部門社科研究項目“民間文化與大眾傳媒”(07DA02)。

2011年至2013年,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資助項目“人類學電影中的權力關係、倫理道德與本土想像”(JLJ11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