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民中國畫作品集

中民畫 說到畫畫,我和中民算是髮小。 在評說中民花鳥畫之前,我必須說說中民的人物畫。

導讀

中民畫 話中民
說到畫畫,我和中民算是髮小。童年時的天性塗鴉,少年時的美術啟蒙,青年時的困惑探索,中年時的勤奮創作,步入老年時的執著追尋……我們的學畫之路沿著近於相同的軌跡走到今天,畫著各自的人生,圓著共同的夢想。
四十七年前,我們十三歲,同時考入武漢市一中。在武漢,這是一所號稱“小清華”的男中。滿校園都是成績好的“兒子伢”,重點名校好校風、好成績是天經地義的。足球、籃球、田徑、音樂、美術活動在全市也很有名。下午三、四節課開有各種興趣小組,老師輔導都不取費。王中民、樂嘉龍和我等班上幾個愛畫畫的同學經常參加美術課外活動。中民那時信手畫來的人物已是有模有樣,顯現了他對娃娃書中人物及道具默寫的能力。班主任肖順成老師主講語文,兼授我們的美術課,他的儒雅品質和學識才藝對我們的人生成長和文化藝術啟蒙起到重要作用。基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歷,中學老師成了絕大多數人一輩子的良師益友,中學同學也就成了一輩子中真正意義上的學友,中民和我亦然如此。那時,我們幾人甚至還為誰的圖畫作業得分高低,畫面工整乾淨暗暗較過勁。學校離榮寶齋、工藝大樓不遠,我和中民常流連於擺放水印白石花鳥、仕女扇面、木刻牙雕以及湖筆、徽墨、壽山石的櫃檯前,那段時間是不是他後來結緣花鳥畫的“萌動期”,我不得而知。一九六九年初,我上山下鄉來到大別山麓,中民應徵入伍進了太行山溝。再以後,我到黃石鋼廠,他到青山熱電廠。即便從遠到近,我們竟以學友的情誼神交了四十餘年。後來,我知道中民經歷了工、農、兵等的角色轉換,參加軍旅題材創作、組織“戰士畫展”,拜花鳥畫家孔繁玉先生為師,與亦師亦友的呂植華先生共同研習書畫……,改變的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對藝術的堅守。
在評說中民花鳥畫之前,我必須說說中民的人物畫。由於我多年來從事工業題材的創作,對於他涉及工業題材畫尤為關注。他創作的反映電力職工抗冰雪搶修線路的兩幅人物畫《發個簡訊報平安》和《軍令如山》,飽含著他對一線電力工人的辛勤勞動和精神世界的深厚情感。畫面一靜一動,場景一內一外,場面一小一大,人物一正一背,構圖生動簡潔,人物與設備、人物與雪山以及人物本身都貼切而有畫意,筆墨自然、不造作、不小氣,可以說是中民人物畫中較為成功的姊妹篇。
說到中民畫花鳥,亦如我做版畫一樣,主要是自學成才。追古賢、訪名師、求廣益、取眾長,他是真正做到的。中民的畫,亦如其人。他的畫蘊藏著清氣、靜氣、正氣和真情,不僅是對自然生命的讚美,而且有一種博大的人文情懷,借物抒懷、意味雋永。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古人歸納的作畫普遍規律和基本要求,他是有所感悟的。面對當下眼花繚亂的繪畫藝術現象,能用心延續花鳥畫的圖式,探索花鳥畫賴以滋生繁榮的文化現象和社會語境,實屬不易。他的《取心向日滿園輝》以恣意的筆墨,團塊的構成,強烈的動感凸現出中民對正義、對信念、對堅守的人生思考;《牡丹四條屏》、《春山一路處處花》或取墨之滋潤,或取色之濃艷,是中民傳統花鳥意象題材的佳作;《庭院清秋》、《田園秋碩》則以扁豆藤蔓、架上南瓜入畫,是中民對現代城市化、工業化時代的反思考。瓜果小蔬、家雀草蟲難道不是當下人們迫切尋找的生態空間和心靈慰藉嗎?中民以自己的視角和繪畫手法對現實生活,對生態環境的思索,他憑藉準確的造型能力和渾厚的筆墨功底,較好的完成了對這一類題材的駕馭。他的畫是心靈的真情釋放,更是他熱愛自然生命、追求生命本真的心性使然。清風宣人的格調,溫潤而強烈的藝術語言,既濃化了生活情趣,又寄寓了他的人生情懷,令人感到樸素而親切。他還畫有一些傳統題材文人畫、雖有自己的面貌和風格,但我更為欣賞他源於自己生活體驗的作品。
我以一個版畫作者的角色反串評論中民的畫。首先看到的是其造型的能力,以簡練的筆墨將各種鮮活的生命狀態有意味的表現出來;畫面經營有章得法,黑白布局得體、平面構成合理,對點、線、面有較強的掌控,小品畫裡有大空間;作品主題鮮明,追求委婉含蓄的古典之美,適當運用現代表現手法強化誇張,形成了對筆墨細節恰當把握又不失揮灑豪放的寫意風格。特別是牡丹畫一類題材,脫俗不易,實現雅俗共賞更不易。透過這些作品,我似乎體會到他那北方漢子經風經霜的骨架、荊楚夢澤雨露滋潤的靈氣。
歲月如歌,我和中民幾十年一路走來,過著平和簡單的日子,做著該做且必須做好的工作,畫著自己想畫的畫,竟也生活得真實而從容。清明節前,應邀去他家看畫,進屋後,我最先看到的是牆上掛著的幾幅攝影作品,有風景、花卉、人物。他告訴我是出自他夫人之手。又驚喜地見到他女兒和剛滿月的小外孫女,再看看他們伉儷合影照成為當期《當代老年》雜誌的封面人物,我借用該封面人物故事的標題,“書畫情緣共白頭”來表達對中民夫婦由衷的祝福。
中民跟我說,退休後一時還難以靜下來潛心畫畫。我告訴他,高壽的長輩、恩愛的老夫妻、孝順的女兒女婿、健康成長的孫兒,這本身就是一幅四世同堂的人生美圖呀!心中有畫和畫心中的畫不單是一種境界,其實也是藝術人生中不可缺失的磨練。他認同我的觀點,他說等眼前的事忙過後,還要畫自己心中的畫。這點我相信。他會畫得更好,這點我更信!
王曉愚
2012年4月19日
王曉愚: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1999年《世紀三峽》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 2007年版畫《當年陽光》獲得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展覽類作品最高獎――創作獎。

作者簡介

王中民 1951年12月出生於河南潢川。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一九六九年從武漢市一中應徵入伍,一九七五年退伍到青山熱電廠,退休前在湖北省電力公司任職。八十年代初師從花鳥畫家孔繁玉先生。湖北省電力文聯早期理事,現應聘於湖北省老年大學電力分校。中國電力美協會員、湖北省書畫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士、湖北省楚慈書畫院專職畫家、武漢市美協會員,湖北省電力公司機關書畫協會會長等。

基本信息

作 者:王中民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徐傳洲
裝幀設計:孔藝工作室
印 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889×1194mm1/16
印 張:5.00
版 次: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98.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