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紮根鄉村詮釋醫者父母心鄉村醫生,王世南一乾就幹了37年。“我們家三代人看病都找王大夫。”這是定安縣雷鳴鎮後埇村村民們對王世南最樸實的贊語。
有人做過統計,王世南在37年裡,共醫治病人近30萬人次,減免2000多名貧困病人醫藥費達4萬多元;為扶持仙坡村、後坡村、美珍村、後埇村10多位特困戶發展養豬、養鴨產業,捐資近4萬元。
而這些數字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只有王世南知道。為了留下當鄉村醫生,他放棄了四次去待遇較好的單位的機會,前妻也因此與他離婚。“我是名黨員,民眾需要我這個‘赤腳醫生’,我就沒理由離開這裡。”這,便是王世南的信念。
後埇村第一個鄉村醫生
37年裡,定安縣雷鳴鎮後埇村的村道從黃泥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們看病從享受合作醫療變成了新農合報銷;後埇村委會衛生室從簡陋得連張桌子都沒有到如今藥房、治療室獨立分開。似乎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十里八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後埇村委會衛生室 “掌門人”王世南。
11月8日,記者來到後埇村委會衛生室。71歲的後埇村村民王瓊蘭阿婆因犯了腸胃炎剛輸完液,她在收費單上按下手印後,將4元錢遞給王世南。“王阿婆,把你新農合的本子收好了,這次治療除去新農合報銷的,你交4塊錢就夠了。”王世南耐心囑咐。
王世南今年60歲。1975年3月,在部隊當衛生員的王世南復員回鄉,那時後埇村沒有醫生,村民們要想看病,最近也要步行半小時到相鄰村的衛生室。看到鄉親們因為看病不方便,小痛小病在家忍著,得了要命的急病卻因趕不及去醫院而在家“等死”,王世南成了後埇村的“赤腳醫生”,一乾就是30多年。
37年如一日為鄉親看病
11月8日,記者從定安縣城沿著鄉村公路一路向南21公里,在後埇村路口問路人王世南家怎么走。路人回答,別去他家,他要是沒在診所那就可能是出診了,大年三十你都能在診所找到他。
37年如一日,不是在坐診,就是出診。“那個時候村與村之間都是土路,騎不了腳踏車,不管去哪家看病,我都是背著藥箱走去的。”王世南說當年後埇村的人家,他都登過門。
最多的一天,王世南看過50多個病人,自己發燒了也不休息。他曾為給病人尋藥,奔波至定安雷鳴鎮、龍湖鎮、黃竹鎮,文昌蓬萊鎮和瓊山大坡鎮等地。
王世南剛復員回村時,定安糖廠同意接收他去當工人,在那個年代,能去工廠當工人是多少人的期盼,可他還是選擇當一名不被有些人看好的“赤腳醫生”。
由於王世南為人樸實,醫術高明,1980年,中瑞農場的負責人親自聯繫王世南,希望他到農場當醫生,給的待遇比當鄉村醫生的收入高很多,王世南的前妻也勸他去農場開始新的生活。那一夜,王世南失眠了,反反覆覆地想:要是自己走了,家鄉及附近村子的人想要看病怎么辦呢。天亮後,王世南做出了堅守鄉村的決定。前妻因此跟他離了婚。之後,王世南還遇到兩次出去工作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堅持守在農村,為鄉親們的健康護航。
用工資幫村民墊醫藥費
多年前的後埇村,村民窮得叮噹響,但不管病人有錢沒錢,王世南絕不會耽誤看病,許多村民看病都賒賬。王世南有一個賬本,記著被拖欠的醫藥費,卻從不討要,都是用自己的工資將醫藥費墊上。“人家想起就給我,想不起就算了。”王世南說,其實那時他的工資也才每月13元。
王世南印象最深刻的是20年前的一次行醫經歷。當時,定安縣龍湖鎮一個3歲的女童在玩耍時不小心點燃了自己的衣服,造成身體燒傷面積達到75%,生命岌岌可危。由於無力承擔醫藥費,女童父母放棄了繼續在大醫院治療的機會,將女童抱回家中,甚至想到給女童準備“後事”。
聽說王世南擅長治療燒傷,女童父母於是找了過來。此後,王世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騎車趕到女童家,給其消毒、換藥,為防止她病情惡化發生意外,每次都要守到凌晨才離開。而因為還要給其他病人看病,所以王世南那段時間每天基本只能睡1個小時。
經過王世南的精心照料,女童的病情穩定了。最後女童父母交給王世南1400元作為酬謝,知道女童家境貧困,王世南掏出400元,連同1400元一起塞到女童父母手裡。
現在,當年被燒傷女童已經長大成人,並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過上了幸福生活。逢年過節,她及家人都會來看望王世南。
2005年,海口市龍華區政府出資修建後埇村委會衛生室,實現了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獨立分開。今年8月份,王世南的工資也漲到了每月1800元左右,衛生室還配備了一名護士和另一名醫生。
按說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王世南笑呵呵地說:“領導們照顧,同意讓我再多乾幾年,我還願意給鄉親們看病,直到我看不動為止。”
王世南最小的女兒今年從醫學院畢業,現在已經是北斗村的一名鄉村醫生了。王世南說,當年罵他最凶的就是小女兒,小女兒當年質問他:“為什麼別的孩子的爸爸都可以陪孩子,而你一天就知道打針看病。為什麼別的孩子……”太多的為什麼王世南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唯一能回答的就是十幾年後的這句:“畢業後回來吧,當名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