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顯

王丕顯

王丕顯(1868-1933),字紹文,臨清鴿子橋街(後改為白布巷街)人。年幼家貧,青年時曾學商未遂,便棄商為儒,發憤讀書,參加科考,為清末副貢,後肄業於師範學堂。王丕顯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矢志不渝。民國二十二年( 1933),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享年65歲。遠近聞之,莫不痛悼。鄉里百姓為其樹立紀念碑,武訓家族以“光我前人”匾額饋贈學校,教育廳長何思源頒發匾額,文日:“以德樹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丕顯(1868-1933),字紹文,臨清鴿子橋街(後改為白布巷街)人。年幼家貧,青年時曾學商未遂,便棄商為儒,發憤讀書,參加科考,為清末副貢,後肄業於師範學堂。

光緒十九年(1893),武訓在臨清創設御史巷義塾,聘請原在天中閣私塾任教的王丕顯為塾師。因其品學兼優,深為武訓賞識,倚之為左右手。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歿於御史巷義塾,王丕顯遂秉其遺志,慘澹經營,廢寢忘食,擴充武訓義塾。每遇經費拮据,便四處奔走募捐,言懇無效,恆以叩首相請,頗有武訓之遺風。經他募捐的基金共有大洋二萬九千七百七十二元九角,銅元二千零四十六吊四百六十文,購置學田三百八十五畝六分五厘。世人為之感佩,稱他為“武訓第二”。

光緒三十一年(1905),停科舉,興學堂,武訓義塾改稱武訓國小堂,王丕顯任堂長。至民國元年( 1912),王丕顯任武訓國小校長,並親自執教。他任職期間,為辦學竭盡全力,成績卓著。據有關史料記載,王丕顯肩承遺業、鞠躬盡瘁,學校更新、教育振興,學生數百、良師雲集,基金及萬、學田四頃畢業該校者千餘人,人才蔚起,民智大開;升人大學者三四十名,服務社會,利國利民。教育廳長何思源頒發匾額,文日:“熱心教育”;教育部長朱家驊頒發三等獎狀,以示嘉獎。由此可見,王丕顯之功績不在武訓之下。

民國十九年(1930),王丕顯年邁體衰,不能教學,故辭去校長職務,為名譽校長兼校董,專事籌劃基金,監督校務。雖年老多病,常扶杖到校,親理業務。王丕顯從教三十年如一日,委身學校,不問家事,月薪僅十元,卻以六元捐入學校(自1921年到1932年間,共向學校捐款八百多元),以四元扶助工友,純屬義務職,不取任何報酬,其人格之高尚,難能可貴。世人只知有武訓,不知有王丕顯,其功有埋沒不傳之嘆。

王丕顯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矢志不渝。民國二十二年( 1933),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享年65歲。遠近聞之,莫不痛悼。鄉里百姓為其樹立紀念碑,武訓家族以“光我前人”匾額饋贈學校,教育廳長何思源頒發匾額,文日:“以德樹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