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知識的途徑

獲得知識的途徑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蓋 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5),故其 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4),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 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作品原文

獲得知識的途徑

作品注釋

①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兩句。朱熹認為,”此謂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謂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據上下文關係補充了一段文字,這裡所選的,就是朱熹補充的 文字。

②即,接近,接觸。窮:窮究,徹底研究。

③未窮,未窮盡,未徹底。

④益,更加。

作品譯文

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作品讀解

格物致知——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對儒學死啃書本的誤解。“格物致知”在宋以後成了中國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稱)又成了對聲光化電等 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迅在《吶喊自序》里說:“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繪圖和體操。”  這說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響。事實上,時至今日,當我們說到知識的獲取時,仍離不開 “格物致知”這一條途徑。因為,它不是說的“秀才不出門,全知 天下事。”而是說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毛澤東《實踐論》語) 簡言之,“格物致知”把我們引向萬事萬物,引向實踐,引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出處簡介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作者簡介

《獲得知識的途徑》選自《大學·獲得知識的途徑》。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 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封建時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誌著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