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教養的途徑

獲得教養的途徑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國作家。1923年46歲入瑞士籍,詩人、小說家。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黑塞的詩有很多充滿了浪漫的氣息,從他的最初詩集《浪漫之歌》的書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以致後來被人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特》、《荒原狼》、《東方之行》、《玻璃球遊戲》、《黑塞說書》等。《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生平創作

黑塞出生於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濃重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他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神學校。由於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半年後逃離學校。這期間他遊歷許多城市,從事過多種職業。

在比較廣泛地接受東西方文化薰陶之後,1904年,黑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一舉成名,從此成為專業作家。這一年他與瑪麗結婚,移居巴登湖畔,埋頭寫作,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在輪下》。這一時期的創作以浪漫主義詩歌、田園詩風格的抒情小說和流浪漢小說為主,作品洋溢著對童年和鄉土的思念之情,充滿對廣大自然和人類的愛,同時也表現了青年人的精神苦悶與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醉心於尼采哲學,求助於印度佛教和中國的老莊哲學,並對榮格的精神分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長篇小說有《克努爾普》(1916)、《德米安》(1919)、《席特哈爾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等。這些書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30年代後,法西斯在德國猖獗,黑塞對社會前途陷入深深的懷疑與絕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東方之行》(1932)、《玻璃球遊戲》(1943)正是這一時期追求與探索的結晶。

黑塞被雨果·巴爾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採用象徵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裡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範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原文

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對於“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並非是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的自我的意識的增強和擴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於永恆之中。它的目的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麼時候將它走到頭;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麼時候將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文化發達的民族的全部文學通通讀完並有所了解,更別提整個人類的文學了。然而,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傑作的深入理解,卻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不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對於我們來說,問題不在於儘可能地多讀和多知道,而在於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閒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傑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繫,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這,歸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賦予的意義,如果活著不僅僅為了滿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話。讀書絕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借來麻痹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

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於數量。有的人一生中唯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麼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費。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沒有這個前提,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便落了空,縱然能積累某些知識,卻不會產生愛和生命。沒有愛的閱讀,沒有敬重的知識,沒有心的教養,是戕害性靈的最嚴重的罪過之一。

當今之世,對書籍已經有些輕視了。為數甚多的年輕人,似乎覺得捨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們認為人生太短促、太寶貴,卻又擠得出時間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館,在舞池中消磨許多時光。是啊,“現實世界”的大學、工場、交易所和遊樂地不管多么生氣蓬勃,可整天呆在這些地方,難道就比我們一天留一兩個小時去讀古代哲人和詩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但儘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對任何人傾心於書。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吧!

但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而必須讀傑作。傑作常常不像時髦讀物那么適口,那么富於刺激性。傑作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需要我們在讀的時候花力氣、下功夫……

我們先得向傑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傑作的真正價值。

每一年,我們都看見成千上萬的兒童走進學校,開始學寫字母,拼讀音節。我們總發現多數兒童很快就把會閱讀當成自然而無足輕重的事,只有少數兒童才年復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對學校給予自己的這把金鑰匙感到驚訝和痴迷,並不斷加以使用。他們為新學會的字母而驕傲,繼而又克服困難,讀懂一句詩或一句格言,又讀懂第一則故事,第一篇童話。當多數缺少天賦的人將自己的閱讀能力很快就只用來讀報上的新聞或商業版時,少數人仍然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風魔(因為它們古時候都曾經是富有魔力的符籙和咒語)。這少數人就將成為讀書家。他們兒時便在課本里發現了詩和故事。但在學會閱讀技巧之後並不背棄它們,而是繼續深入書的世界,一步一步地發現這個世界是何等廣大恢宏,何等氣象萬千和令人幸福神往!最初,他們把這個世界當成一所小小的美麗幼稚園,園內有種著鬱金香的花壇和金魚池;後來,幼稚園變成了城裡的大公園,變成了城市和國家。變成了一個洲乃至全世界,變成了天上的樂園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遠以新的魅力吸引著他們,永遠放射著異彩。昨天的花園、公園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將變為一座廟堂,一座有著無數的殿宇和院落的廟堂;一切民族和時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著新的召喚和復甦。對於每一位真正的閱讀者來說,這無盡的書籍世界都會是不同的樣子,每一個人還將在其中尋覓並且體驗到他自己。這個從童話和印地安人故事出發,繼續摸索著走向莎士比亞和但丁;那個從課本里第一篇描寫星空的短文開始,走向克卜勒或者愛因斯坦……通過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萬條,要達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萬個,可沒有一個是最後的終點,在眼前的終點後面,又將展現出一片片新的廣闊的原野……

這兒還根本未考慮世界上的書籍在不斷地增多!不,每一個真正的讀書家都能將現有的寶藏再研究苦讀幾十年和幾百年,並為之欣悅無比,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書。我們每學會一種新的語言,都會增長新的體驗——而世界上的語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個讀者不再學任何新的語言,甚至不再去接觸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將他的閱讀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詩人的每一個詩篇,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新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我年輕時初次讀歌德的《親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現在我大約第五次重讀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書!這類經驗的神秘和偉大之處在於:我們越是懂得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地閱讀,就越能看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獨特性、個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於這種獨特性和個性——與此同時,我們卻相信自己越來越清楚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萬種聲音都追求同一個目標,都以不同的名稱呼喚著同一些神靈,懷著同一些夢想,忍受著同樣的痛苦。在數千年來不計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斕錦緞中,在一些個突然徹悟的瞬間,真正的讀者會看見一個極其崇高的超現實的幻象,看見那由千百種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統一起來的人類的容顏。

小結

文章緊扣中心話題,多角度論證。專題分為三個部分:“經典的力量”,“求學之道”和“從質疑到創新”。第一部分探討的重點是為什麼要閱讀經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討重點是讀書學習的作用和從師而學的基本原則。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第三部分探討重點是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討質疑和創新的關係。三篇文章的關係,簡而言之也可以概括為“讀”——“學”——“思”。先指出教養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接著論述閱讀的作用,認為閱讀經典作品是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在闡述這一問題時,文章提出獲得教養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必須追求文明,敬重知識;轉而從反面論述,剖析一些年輕人輕視讀書,追求享樂的現象,同時指出要提高閱讀層次。在此基礎上,從第六段開始,進一步闡述通過閱讀經典作品獲得教養的必要性,以兒童閱讀的不同發展趨向為例,介紹層次不同的兩類閱讀,通過過程和結果的對比,形象地說明閱讀能使心智成長,能使讀者面前的世界變得寬廣。最後,以個人的閱讀體驗為例,說明經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複閱讀,可以不斷地有所感悟,有所發現。如把不同的閱讀品位作對比,以人成長的不同追求作對比等。

難點剖析

在《獲得教養的途徑》一文中,作者認為真正的修養"目的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對此,我們如何理解?另外,作者認為閱讀不在於數量,說"有的人一生唯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那么,作者倡導的是怎樣的一種讀書觀?為什麼通過讀書獲取教養要和"個性"、"人格"聯繫在一起?

黑塞認為"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又說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他認為真正的修養不應當追求功利,而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具體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或教養是生存的境界。

作者認為讀書是為了"心的教養",他倡導的是"愛的閱讀"和有效的閱讀。善於讀書的人,並不追求數量,而只追求他心靈的獲得。作者認為讀書人要有愛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對知識的敬重。他所說的"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通俗地說,就是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的願望,有完整的人格,有個性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

為什麼要重視閱讀經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詩人的每一個詩篇,過一些年都會對讀者呈現出新的、變化了的面貌,都將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喚起新的共鳴",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這些體驗說明了什麼?

經典既是民族與人類文化的結晶,也是語言藝術的典範,它代表一個時代人文和語文的頂峰。閱讀經典作品,能促進人的精神成長,增強自我修養,決定審美追求。反覆閱讀經典作品,能不斷地有所發現,是因為經典作品是一個時期的最高成就,這些作品思想內蘊豐富,語言文字精緻,像取之不竭的寶庫。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深入閱讀,融會貫通,就能不斷的有所收穫。人的經驗在不斷增長,閱讀也逐漸深入,就能不斷地有新的發現。

本專題的文章可能會引發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認為,讀書能獲取知識但不一定能鑄煉智慧,有文憑不等同於知識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養;常言說"開卷有益",有人卻認為"開卷未必有益";人們通過讀書求知,賢人卻又告誡"盡信書不如無書"……你在校讀書9年,有了不少體會和教訓,你的學習經歷中有沒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聯繫你的學習,就這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個問題中涉及的概念並不相通。"知識"和"智慧"二者雖然密切相關,但是是兩個概念,讀書能獲取知識,但是只有通過不斷的思考,才能產生智慧。知識可以繼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繼承的。有學習經歷固然重要,但是知識分子還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獨立的人格,有修養,這些,都不是文憑能代表的。"文化"和"教養"也有距離,如同人識字未必一定有禮貌。"開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選擇,則未必有益;讀書求知,如果沒有質疑精神,讀得再多,也只能是"倉庫型的學生",加上不知變通,也有可能導致失敗。可以聯繫這方面的體會去談。

黑塞所說的"世界文學"是什麼概念?

黑塞認為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他在具體解說的時候,認為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裡特別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學之路無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讀偉大人物的思想經驗和理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