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第一次獨立戰爭(1868~1878)19世紀20年代,西班牙在美洲大陸的殖民統治崩潰後,進一步加強對古巴的控制和奴役。古巴人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1868年9月,西班牙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被推翻,古巴人民乘機掀起爭取獨立的鬥爭。10月10日,以種植園主、律師塞斯佩德斯-博爾哈·德爾卡斯蒂略為首的愛國人士在古巴東部奧連特省亞拉附近發動起義,發表“亞拉號召書”,號召人民為自由、平等和獨立而戰,得到各階層人民包括契約華工的回響。10月下旬,起義軍攻占巴亞莫,逼近東部重鎮聖地亞哥。塞斯佩德斯-博爾哈·德爾卡斯蒂略以巴亞莫為基地建立共和政府,並將鬥爭擴展到卡馬圭省和拉斯維利亞斯省,至年底兵力增至2.6萬餘人。殖民當局派兵1000人前往鎮壓,於1869年1月15日奪取巴亞莫。起義軍被迫分散各地,以亞熱帶叢林為基地開展游擊戰。4月10日,起義軍在卡馬圭省瓜伊馬羅召開制憲會議,通過憲法並選舉塞斯佩德斯-博爾哈·德爾卡斯蒂略為總統。為摧毀殖民軍占領區的經濟與軍事潛力,1874年1月,M.戈麥斯-巴埃斯和A.馬塞奧-格拉哈萊斯率起義軍向西挺進,在拉斯瓜西馬斯之戰中以1300人擊敗殖民軍3000人。起義軍進入拉斯維利亞斯省後,西進計畫因保守派阻撓而失敗,陷入消極防禦的被動地位。1877年初,西班牙派坎波斯率2.5萬名援軍前往古巴,在當地保王勢力支持下對起義軍發起強大攻勢,並以政治收買等手段分化革命隊伍。起義軍接連受挫,1878年2月同坎波斯簽訂《桑洪條約》,第一次獨立戰爭失敗。戰爭中,殖民軍共死傷14萬人,耗資7億比索。戰後,殖民當局被迫承認參加獨立戰爭的黑奴和契約華工享有自由,並宣布廢除奴隸制,進行政治改革。
過程
以馬塞奧-格拉哈萊斯等人為代表的激進派拒絕接受《桑洪條約》。1879年8月,C.加西亞-伊尼格斯等人在奧連特省再次發動起義,參加者達6000人。次年秋起義遭鎮壓,許多革命者流亡國外。這次起義史稱“小戰爭”。1880~1895年間,古巴人民反對殖民統治的鬥爭從未停止,小規模起義此起彼伏。
概述
第二次獨立戰爭(1895~1898)西班牙不僅拒不履行承諾,反而進一步加強對古巴的掠奪,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同時,隨著古巴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一定發展,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逐步形成,解放運動增添了新的力量。1892年4月,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者J.J.馬蒂-佩雷斯把分散在國內外的革命組織聯合起來,在美國紐約成立古巴革命黨,宣布將以革命戰爭贏得古巴完全獨立。1895年2月24日,聖地亞哥、巴亞莫等地爆發起義,點燃了第二次獨立戰爭的烈火。3月25日,馬蒂-佩雷斯和戈麥斯-巴埃斯在多米尼加發表《蒙特克里斯蒂宣言》,號召古巴人團結戰鬥。
結果
4月,馬塞奧-格拉哈萊斯、馬蒂-佩雷斯和戈麥斯-巴埃斯先後返回古巴領導起義,廣大黑人、混血種人、土生白人和華工積極回響。5月5日,革命領導人在聖地亞哥附近開會,作出建立新政府和向西部進軍的戰略決策。19日,起義軍在多斯里奧斯與殖民軍遭遇,馬蒂-佩雷斯中彈犧牲。9月,古巴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臨時政府,戈麥斯-巴埃斯和馬塞奧-格拉哈萊斯分別任起義軍正、副司令。為摧毀殖民統治,解放古巴全島,馬塞奧-格拉哈萊斯於10月22日率1000餘名起義軍從巴拉瓜出發,向政治經濟重心西部地區挺進。起義軍採取避強擊弱、靈活機動戰術,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於1896年1月22日抵達古巴島西端的曼圖亞。
意義
此次著名的“突進作戰”歷時3個月,起義軍行程2360公里,作戰27次,以4000餘人的兵力打敗裝備精良的11萬殖民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折點。同年2月,V.魏勒爾出任古巴都督,推行“集中營制度”,斷絕起義軍的兵源和給養,並派兵5萬圍剿拉斯維利亞斯起義軍大本營。12月7日,馬塞奧-格拉哈萊斯陣亡。起義軍在戈麥斯-巴埃斯領導下堅持游擊戰,最終取得反“圍剿”的勝利。西班牙當局被迫召回魏勒爾,於1897年11月25日宣布古巴自治。起義軍以“不獨立不生還”的誓言堅持鬥爭,1898年初兵力增至5萬餘人,解放全國2/3國土,西班牙殖民統治開始土崩瓦解。美國為取代西班牙控制古巴,於同年4月出兵古巴,導致美西戰爭爆發。
影響
西班牙殖民軍被古巴起義軍和美軍徹底擊敗。12月10日,美、西兩國在巴黎簽訂和約,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主權,由美國實行占領。古巴獨立戰爭由於得到人民民眾的廣泛支持和採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終於推翻了西班牙在古巴400年的殖民統治。1902年5月,古巴正式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