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從紐約來倫敦度假的大學新聞系學生桑卓拉 (斯嘉麗·詹森飾)在觀看魔術師希尼·史班 ( 伍迪·艾倫 飾)的表演時,遇見了已故記者喬史 ·裝伯 ( 伊恩·麥柯肖恩 飾)的鬼魂。
喬史生前是一個為拿到獨家新聞無所不用其極的傢伙,在一艘死神的船上,喬史的靈魂得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訊息,英國顯赫的萊曼家族繼承人彼得·萊曼 ( 休·傑克曼 飾)竟然是著名的塔羅牌連環殺手,為了報導這個爆炸性的獨家新聞,喬史的靈魂回到陽間,正好遇見桑卓拉,並告知了她這條獨家新聞。
桑卓拉為了得到這個獨家新聞,與魔術師希尼扮成父女打入上流社會,她在俱樂部的泳池中假裝溺水,得以結識了彼得·萊曼。這對“父女”笨拙地利用三流的手段尋找彼得是塔羅牌殺手的證據,然而桑卓拉卻在不知不覺愛上了風度翩翩的彼得。桑卓拉和希尼找到了一些可以用的證據,並且因一個意外的機會,發現彼得曾出現在妓女伊莉莎白·吉布森被殺現場附近。可桑卓拉依然不相信彼得是殺人兇手,並開始與希尼發生爭執。
喬史的靈魂不斷地給桑卓拉和希尼提供線索,在兩人認為彼得是塔羅牌殺手,但又沒有證據的時候,一個叫亨利·班克的雜工被確認為塔羅牌殺手,桑卓拉向彼得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彼得也表示自己愛上了桑卓拉。希尼繼續調查,終於發現彼得被妓女伊莉莎白勒索,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譽和地位,就冒充塔羅牌殺手殺了伊莉莎白。希尼立即打電話告訴了與彼得在一起的桑卓拉,而彼得卻偷聽到了電話內容。
在萊曼莊園的湖上,桑卓拉和彼得劃著名小船,彼得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並將桑卓拉推入水中,與此同時希尼正開著汽車飛速趕往萊曼莊園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斯嘉麗·詹森 | 桑卓拉 | |
休·傑克曼 | 彼得·萊曼 | |
伍迪·艾倫 | 希尼·史班 | |
伊恩·麥柯肖恩 | 喬史·裝伯 | |
Jim Dunk | Orator | |
喬迪·哈爾斯 | Bouncer | |
Suzy Kewer | Splendinis assistant | |
凱文·麥克納利 | Mike Tinsley | |
Alexander Armstrong | Cop | |
Carolyn Backhouse | Vivian's Mother | |
Carolyn Backhouse | Tenant | |
琳達·巴隆 | Tenant | |
Robert Bathurst | Strombel's Co-Worker | |
傑夫·貝爾 | Strombel's Co-Worker | |
桑吉夫·巴哈斯卡 | Poker Player | |
卡羅琳·布萊奇斯頓 | Mrs. Quincy |
職員表
製作人 | Letty Aronson、Nicky Kentish Barnes、Charles H. Joffe、海倫·羅賓、Jack Rollins、Stephen Tenenbaum、Gareth Wiley、Duncan Reid、Film Partners、大衛·湯普森 |
導演 | 伍迪·艾倫 |
副導演(助理) | Tamana Bleasdale、Dan Channing-Williams |
編劇 | 伍迪·艾倫 |
攝影 | 萊米·阿德法拉希恩 |
剪輯 | Alisa Lepselter |
選角導演 | Patricia Kerrigan DiCerto、Gail Stevens、Juliet Taylor |
藝術指導 | Maria Djurkovic |
美術設計 | Nick Palmer |
服裝設計 | 吉爾·泰勒 |
視覺特效 | Richard Stammers |
布景師 | Philippa Hart |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以上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歌手 |
1 | Swan Lake, Op.20 (Suite) - I. Scene - Swan Theme | Mstislav Rostropovich;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2 | Swan Lake, Op.20 (Suite) - II. Valse in A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Mstislav Rostropovich |
3 | Swan Lake, Op.20 (Suite) - III. Danse des petits cygnes | |
4 | Swan Lake, Op.20 (Suite) - IV. Scene | |
5 | Swan Lake, Op.20 (Suite) - V. Danse hongroise (Czardas) | |
6 | Swan Lake, Op.20 (Suite) - VI. Scène finale | |
7 | Annen-Polka Op.117 | Vienna Strauss Orchestra;Joseph Francek |
8 | Tritsch-Tratsch Polka Op.214 | Orchester der Wiener Staatsoper;Jascha Horenstein |
9 | Miami Beach Rhumba | Xavier Cugat And His Orchestra |
10 | Gayaneh - Sabre Dance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Stanley Black |
11 |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I. Morning Mood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12 |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II. Aase's Death | |
13 |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III. Anitra's Dance | |
14 | Peer Gynt, Suite No.1, Op.46 - IV.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 |
15 | Nutcracker Suite - No.7 Scene | Peter Wohlert |
16 | Adiós muchachos | Lester Lanin And His Orchestra |
17 | Recado | |
18 | Dengozo |
幕後花絮
該片是伍迪·艾倫繼電影《賽末點》之後,第二次在倫敦拍攝影片。
斯嘉麗·詹森拍攝期間在伍迪·艾倫面前總是感到不自然,因為後者對她的穿著總是吹毛求疵 。
1.該片是伍迪·艾倫繼電影《賽末點》之後,第二次在倫敦拍攝影片。
2.斯嘉麗·詹森拍攝期間在伍迪·艾倫面前總是感到不自然,因為後者對她的穿著總是吹毛求疵 。
獲獎記錄
年份 | 獎項 | 獲獎者 | 備註 |
2007年 | 第21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 | 伍迪·艾倫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2006年7月28日 中國台灣2007年10月26日 中國香港2006年11月23日 菲律賓2006年9月13日 荷蘭2006年9月15日 冰島2006年9月15日 新加坡2006年10月5日 葡萄牙2006年10月5日 義大利2006年10月6日 瑞典2006年10月13日 荷蘭2006年10月19日 西班牙2006年10月27日 法國2006年11月1日 比利時2006年11月1日 俄羅斯2006年11月2日 以色列2006年11月16日 希臘2006年11月16日 德國2006年11月16日 拉脫維亞2006年11月24日 丹麥2006年11月24日 | 匈牙利2006年11月30日 愛沙尼亞2007年1月12日 墨西哥2007年1月19日 韓國2007年2月1日 科威特2007年2月14日 英國2007年2月18日 澳大利亞2007年3月2日 澳大利亞2007年3月15日 巴西2007年3月16日 阿根廷2007年3月22日 烏拉圭2007年3月31日 波蘭2007年4月13日 埃及2007年5月16日 紐西蘭2007年5月17日 芬蘭2007年5月23日 日本2007年10月27日 羅馬尼亞2008年5月16日 日本2008年7月7日 英國2009年2月7日 |
主創信息
製作公司 | 1. BBC Films (英國) (present) 2. Ingenious Media (英國) (present) 3. Phoenix Wiley (produced in association with) 4. Jelly Roll Productions |
發行公司 | 1. BBC Films (英國) (2006) 2. 焦點電影公司 (美國) (2006) / (紐西蘭) /(澳大利亞) 3. Universal Studios Home Entertainment (2006) (美國) (DVD) 4.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2006) 5. Cinestar (2006) (菲律賓) 6.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德國) (2006) 7.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2007) 8. Festive Films (新加坡) (2006) 9.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2006) 10. Golden Village Entertainment (新加坡) (2006) 11. MG Film (2006) (克羅埃西亞) 12. Odeon (希臘) (2006) 13. TFM Distribution (法國) (2006) 14. Wise Policy (日本) (2007) 15. A-Film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2007) 16. Alliance Atlantis Home Video (加拿大) (2007) (DVD) 17. Califórnia Home Vídeo (巴西) (2007) (DVD) 18. Concorde Video (2007) (德國) (DVD) 19. Divisa Home Video (西班牙) (2007) (DVD) 20. FS Film Oy (芬蘭) (2007) (DVD) 21. Ledafilms (2007) (墨西哥) (TV) 22. Movie Bank (2007) (荷蘭) (DVD) |
影片評價
《獨家新聞》淺顯地涉及了英國獨特的社會關注點——舊式貴族與小報文化,對新聞報導作以浪漫化、探險化猜想。與電影《賽末點》中一樣,魯莽勇敢的美國平民階層闖入禮貌優雅、間或帶點偽善的英國上層社會,而該片因為伍迪·艾倫的加入,又有了紐約猶太人面對英國上層社會新教教徒的文化、宗教碰撞,不過伍迪也並未在嚴肅的社會學意義上大做文章。該片延續了電影《賽末點》中的部分主題和戲劇化設定,不過後者更嚴肅而前者遊戲成分居多 (《新世紀周刊》評) 。
《獨家新聞》講述了一個頗為老套的故事,更象是伍迪·艾倫早期輕喜劇的玩樂之作。不過影片的優點是明顯的,對所有喜歡伍迪·艾倫的觀眾而言,這種優點就是一如往常的並沒有更多新鮮元素。而影片的缺點也正是如此,這只是一部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多野心或者特點的電影,顯得有點漫不經心,整個故事實際上也存在著細微的紕漏。如該片在結尾處告訴觀眾的那樣,兇手實際只是借用了塔羅牌連環殺手來掩護自己的謀殺,而這一結果與在影片伊始在陰間那位秘書對記者所說的不能相符,最終也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該片自始至終都在重複著伍迪·艾倫以往作品的套路,一些幽默段子加上偶然性的巧合,提供些簡單的喜劇效果,而並沒有過多糾纏於對上流社的針砭或者是將某種人生的主題深化,一切都只是為了娛樂而已 (騰訊娛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