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姓[姓氏]

獨姓[姓氏]
獨姓[姓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獨姓為較罕見姓,人數不多,但南北皆有。明代有獨善。 獨獨,讀音作dú(ㄉㄨˊ)

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時代北鮮卑獨孤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獨孤氏,一般認為其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部落,原為鮮卑屠各部,“獨孤”即“屠各”的不同漢譯。

諸多史籍文獻中說獨孤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後裔,“後漢沛獻王輔生厘王定,定生節王丐,丐二子廣、廙,廙生穆,穆生度遼將軍進伯,擊匈奴被執,囚之獨孤山下,生尸利。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七世孫羅辰從後魏孝文徙洛陽,初以其部為氏……”等等,實屬冒充劉漢宗室。

實際上,“屠各”,亦稱“休屠各”,是西漢時期匈奴休屠王的後裔所建之部落群體。

匈奴民族自秦、漢之際為冒頓單于統一以來,勢力一時非常強大,他們雄踞蒙古高原,向東擴展至朝鮮邊界,向西伸延至巴爾喀什湖,向南深入到河套附近。冒頓單于將這片遼闊的地域劃為左、中、右三部分,自己統治中部,左、右二部由他派人治理。西漢王朝建立後,由於國力不足,政局不穩,對匈奴一直實行“和親”政策,每年還向匈奴贈送大量的絲帛和酒食,以求維護邊境的和平。

漢武帝即位後,由於社會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日益強大,便中止和親政策,展開了對匈奴諸部的大規模作戰。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於春、夏二季連續率強大的軍隊攻打位於西部的右匈奴。

當時,匈奴在隴西地區的右匈奴主要由兩個部落集團組成,一是屠各部,首領即為休屠王,姓氏為虛連提氏,世為匈奴屠各部的首領。

二是渾邪部,首領即為昆邪王,姓氏為義渠氏,世為匈奴渾邪部的首領。渾邪部雖屬於匈奴,卻並非東胡民族,就族源而言,渾邪部的基本成員為義渠族人。義渠民族在東周時期活躍於今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的一支古代民族,屬於西戎,義渠戎是諸戎中較強的一支,原居寧夏固原草原和六盤山隴山兩側。從商王朝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襄王時共存史八百餘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隸制君國義渠國(公元前772~前272年)達五百年之久。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為國君,時由母親宣太后攝政,她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義渠國在與秦國爭戰中失敗後,也想與秦國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秦昭襄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但義渠王一到鹹陽,就被早已盤算好的宣太后扣留於秦國,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滅了義渠國,在其地設定了北地郡、隴西郡、上郡。直到秦、漢之際,義渠民族聚攏為部落集團,以渾邪部稱之,後依附於東胡民族,成為後來匈奴部落聯盟中的一個群體。

霍去病率數萬騎越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居延澤(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斬獲匈奴四、五萬人,並繳獲了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使匈奴右部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匈奴單于將這一重大的軍事慘敗歸咎於休屠王和昆邪王,要將二人召至單于王庭治以死罪。二人畏死,便謀劃投降漢朝,但當漢武帝派霍去病去迎接他們時,休屠王又中途反悔。於是,昆邪王殺了休屠王,吞併了休屠王的兵眾,連同自己的兵眾共四萬餘人(號稱十萬)一起投降了大漢王朝,漢武帝於二王故地設定了武威、酒泉二郡。匈奴族右賢王劉去卑之後

這一部分匈奴部眾,乘西漢末期王莽篡漢時中原混亂之機,再次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原休屠王的部眾後裔組建了自己的部落群體,被稱作“屠各部”或“休屠各部”,在東漢至西晉時期雜居於西北地區沿邊諸郡。三國時期,中原再次分裂,鮮卑民族崛起,屠各部歸附於北魏王朝的締造者太武帝拓跋·珪,成為後世所稱的鮮卑獨孤部,成為北魏政權最初的八部貴族之一。

在獨孤氏族人的後裔子孫中,後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實施的漢化改革過程中大多改為漢字單姓劉氏,亦有省文簡化為單姓獨氏者。

第二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三國時期南匈奴之右賢王,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獨氏,出北蕃右賢王劉去卑。”

劉去卑,生卒年待考,是東漢末期至三國初期南匈奴右賢王,該部後成為匈奴鐵弗部,在十六國時期,胡夏政權創建者劉勃勃(赫連·勃勃)的曾高祖父就是劉去卑。

漢、魏之際,曹操將南匈奴族人分為左、右、前、後、中五部,各立其貴人為部帥。就在其時,以左賢王豹為首的匈奴貴族,自認為系漢家子孫、高祖後裔,遂改姓劉氏。當時,一同改姓劉氏的有左賢王左部帥劉豹、右賢王監國劉去卑、於扶羅的弟弟劉宣和其餘四部帥等一大批匈奴貴族,從此,匈奴劉氏便在東漢末年形成了。三國時期,匈奴劉氏主要居住在晉陽汾澗之濱,也就是今山西省境內。

劉勃勃稱帝後,劉去卑被追謚為(胡)夏國正皇帝。在劉去卑的後裔子孫中,有獨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時期代北鮮卑獨孤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鮮卑獨孤渾氏,排在鮮卑貴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區鮮卑族代國舊部。

獨孤渾部原為鮮卑拓跋部的從屬部落之一,原遊牧於雲中一帶(今內蒙古托克托)。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拓跋部大人拓跋·力微率部徙居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之後召集諸部,以武力確立了拓跋部在部落聯盟中的大酋長地位,建立了代國。在拓跋·力微病逝後,諸部離叛,獨孤渾部則是最先離叛的部落之一,曾一度依附於万俟部。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國經淝水之戰慘敗後,國力日弱,拓跋·力微十六歲的兒子拓跋·珪不失時機地召集父王的舊部,以武力加智慧實施占地稱王之策,迅速擴展勢力,到了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復國,稱代王,同年改稱為“魏”,史稱“北魏”,之後鮮卑万俟部歸附拓跋·珪,獨孤渾部轉了一大圈,仍然隨著万俟部回復到拓跋部中。此後,拓跋·珪將獨孤渾部排位在貴族行列的最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以後,即開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點是改變鮮卑族內遷者原有的生活習俗,促進鮮卑族積極接受漢文化。改革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①易鮮卑服裝為漢服。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農曆12月甲子,北魏孝文帝在光極堂會見群臣時,“班賜冠服”,這是易鮮卑官服為漢制官服的具體執行措施。

②規定官員在朝廷上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並稱鮮卑語為“北語”,漢語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三十歲以上的鮮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說漢語,三十歲以下的鮮卑官吏在朝廷上則要立即改說漢語。如有故意說鮮卑語者,降爵罷官。

③遷往洛陽的鮮卑人,要以洛陽為籍貫,死後不得歸葬平城。

④改鮮卑貴族原有的姓氏為漢姓,並定門第等級。所改之漢姓,以音近於原鮮卑姓者為準。如拓跋氏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門第等級;另外的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陸氏,賀賴氏改姓賀氏,獨孤氏改姓劉氏,賀樓氏改姓樓氏,勿忸于氏改為于氏,紇奚氏改姓嵇氏,尉遲氏改姓尉氏。這八姓貴族的社會地位,相等同於當時北方漢族最高門第的崔、盧、鄭、王四姓。其他等級稍低一些的鮮卑貴族姓氏亦皆改為漢姓,其等第與漢族一般士族相當。

⑤積極鼓勵鮮卑的皇族和貴族與漢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聯姻,由是加強漢族與鮮卑族的民族融和。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過程中,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亦有省文簡化為漢字單姓獨氏者。

分布

今河北省的秦皇島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山西省的汾陽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甘肅省隴南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廣東省廣州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陝西省華縣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陝西省 武功縣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新疆烏魯木齊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四川省的綿陽市有獨氏族人分布。

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有獨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

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高陽郡

戰國時期為高陽邑,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北魏時期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黜。

東郡

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及濟南市長清區以西一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一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嘗治武陽,臧洪為太守,又治東武陽。

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復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兗州為東郡,此兗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並非今山東省之兗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