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就該這么發

《獎金就該這么發》集中論述如何設計獎金的理念和方法。為了方便人力資源管理者和企業經營管理者理解學習這些理念和方法,作者並沒有採用教材式的繁冗論述,而是抓住企業獎金設計實踐中最關鍵的幾個問題(給誰發,按照什麼標準發,發多少,什麼時候發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講解,讓讀者洞悉發獎金的學問。《獎金就該這么發》的風格,延續了作者人力資源暢銷作品《奔跑的蜈蚣:以考核促進成長》的輕鬆與睿智。作者在十數年培訓與諮詢實踐中,以這種方式幫助上百家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和領導層理解了獎金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受到企業管理者和HR的高度讚譽。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獎金就該這么發》編輯推薦:
每年年終,老闆、經理最頭疼,所有員工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發獎金!
發獎金不是萬能的,不發獎金是萬萬不能的。
獎金是把雙刃劍,發對了,員工滿意,老闆高興。發不好,花了錢反降低士氣。
暢銷書《奔跑的蜈蚣》的作者告訴您:獎金,就該這么發!

作者簡介

蔡巍
具有多年專業經驗的資深管理顧問,擅長於人力資源管理和規範化管理;為各種規模和行業的企業提供過全面的人力資源諮詢和培訓服務。蔡巍先生與姜定維先生合著出版的人力資源管理暢銷書《奔跑的蜈蚣--以考核促進成長》,被微軟、IBM、聯想等500強企業,中華英才網、中人網等業區域網路絡媒體,《人力資本》《贏周刊》等100餘家平面媒體強力推薦,多次再版、重印,獲得了企業界良好的評價。
姜定維
資深管理顧問,擅長於人力資源管理和戰略規劃;為各種規模和行業的企業提供過全面的人力資源諮詢服務。姜先生根據多年的專業工作經驗,創新出一套符合中國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及工具。

圖書目錄

第一章要不要發獎金
劉邦贏在善於發紅包
凡是發展較快的企業,激勵做得都很好
發獎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章按照什麼標準發獎金
標準如何制定
是行為標準還是結果標準
行為標準與結果標準的優缺點
行為標準如何與結果標準結合
標準一定要明確
以結果為標準要關注信息的來源
以行為為標準應該注意什麼
標準與獎金掛鈎的規則要不要明確
以公司的還是以團隊的標準為主
兼顧公司、團隊與個體標準的獎金分配模式
集團效益不好,子公司該不該發獎金
目標對獎金的影響
短期標準還是長期標準
第三章獎金髮給誰
給業績好的人發還是給勤勤懇懇的人發
給精英發還是給所有人都發
給業務部門發還是給職能部門發
第四章什麼時候發獎金
及時兌現
取得業績後發
既及時兌現又年底發
發獎金的時機
第五章怎么發獎金
項目類型的獎金髮放
計件工資的獎金髮放
銷售人員的獎金髮放
年薪制與職能部門獎金的設計重點
第六章發獎金的核心問題——公平
公平問題的提出
為什麼要重視公平問題
發獎金的時候為什麼有人會感覺不公平
如何使各業務部門、分公司、銷售片區之間更公平
業務部門與職能部門如何做到更公平
對能力不同的員工如何做到公平
外部因素對公平分配獎金的影響
第七章拿多少利潤出來發獎金才合適
獎金的總額怎么定
百分之百獎金與百分之百固定工資
不同的人在獎金收入中的比例

序言

前言
如何激勵員工早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了,與此相關的討論層出不窮。可是效果怎么樣呢?從企業進行員工激勵的實際效果來看,激勵仍然是中國企業的一個老難題。
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樣的激勵手段最有效呢?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條件下,針對不同的人,激勵的方法會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從從事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中感受到,員工對物質激勵最敏感,更直白地說,員工對薪酬最敏感,不論企業中什麼層次的員工,都對這個問題表現出極大的關注。
獎金無疑是薪酬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塊,是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部門和員工關注的焦點。但是,我發現書店裡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圖書雖多,卻很少有詳細講述獎金設計的。所以,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專門講一講如何設計獎金。
如何設計獎金的問題,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幾千年前,古人就遇到了許多此類的麻煩。小時候廣播電台的評書常常會講,某某將軍軍令嚴明、賞罰分明,所以經常打勝仗。那個時候對什麼是賞罰分明沒有概念。但是在企業工作多年後,就感覺到賞罰分明是如此的重要,一般人卻又難以真正做到。賞與罰雖然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怎么樣才能公平?用什麼標準來進行評價?是按照個體的標準還是整體的標準?按照事實標準還是感覺標準?這些問題不弄清楚,賞罰分明只能是一句口號罷了。
很多企業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到底如何設計獎金制度,才能有效地激勵員工、提高效率,做到公平、公正,同時又能控制好激勵的成本,這些問題不弄清楚,企業的獎金制度往往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本書圍繞著如何設計獎金這個主題展開,著重講述了為什麼要發獎金、按照什麼標準發獎金、給誰發獎金、什麼時候發獎金、獎金與公平等問題。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企業案例,同時,為了增加可讀性,也借用了古代有關發獎金的智慧,希望在獎金設計方面能夠給廣大讀者提供有益的借鑑。
本書在策劃編撰的過程中借鑑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思想,參考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在這裡向文獻的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以下人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致謝:鄭春蕾、李海真、楊興慧、陳紅梅、胡寧、謝伯韜、陳麗華、陳永聰、謝雪墩、蔡巍、尚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