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特快達陣》是由環球影業出品,加里·弗萊德執導,羅伯·布朗、丹尼斯·奎德、達林·德維特·漢森等主演的一部傳記類影片,該片於2008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羅伯特·賈拉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厄尼·戴維斯的大學橄欖球明星在一系列的困難下擯棄雜念帶領球隊在困境中獲得全國冠軍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百科圖冊 百科圖冊

厄尼·戴維斯 (羅伯·布朗飾),這位出生於貧困家庭中的黑皮膚小子從小就表現出高人一等的運動天賦。雖然有著口吃的毛病,但厄尼·戴維斯卻一直在追尋著自己的橄欖球之夢。厄尼跟隨著再婚的媽媽來到紐約。在這個大城市中,他優異的表現得到了眾多大學的青睞,紛紛投出橄欖枝欲邀他加盟。厄尼最終選擇了錫拉庫扎大學,因為那裡是他的偶像吉姆·布朗 (達林·德維特·漢森飾)效力過的地方。球隊的教練本·斯沃茲瓦德 ( 丹尼斯·奎德 飾)是位有著傳奇經歷的人物。在他的調教下厄尼·戴維斯很快成為球隊的主力得分手。此時黑人民權運動正在美國興起,黑人運動員即使成績優秀但也同樣遭遇不平等對待。在這種環境之下,厄尼·戴維斯擯棄雜念帶領球隊在困境中獲得全國冠軍,並以傑出的表現成為第一位獲得海斯曼獎的非裔美國人而得到總統甘迺迪的接見。正當職業橄欖球比賽的大門向厄尼·戴維斯打開時,他卻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而不得不“暫停”體育職業生涯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丹尼斯·奎德本·斯沃茲瓦德
羅伯·布朗厄尼·戴維斯
達林·德維特·漢森吉姆·布朗
賈斯汀·馬丁Young Ernie Davis
查爾斯·達頓Grandfather of Ernie Davis
吉歐夫·斯圖茲Bob Lundy
馬修·塞特爾President Kennedy
查德維克·博斯曼Floyd Little
安維爾·喬卡亞Dave Sarette
奧瑪·本森·米勒Jack Buckley
妮可兒·貝海爾Sarah Ward
庫特·納比戈Roger Page
內爾山·艾利斯Will Davis

職員表

製作人Derek Dauchy、約翰·戴維斯、Damien Saccani、Ezra Swerdlow
導演加里·弗萊德
副導演(助理)阿蘭·格拉夫、Richard S. Lederer、阿倫·施奈德
編劇查爾斯·萊維特、Robert Gallagher
攝影Kramer Morgenthau
配樂馬克·艾沙姆
剪輯Padraic McKinley、William Steinkamp
選角導演Deborah Aquila、Matt Miller、Mary Tricia Wood
藝術指導尼爾森·寇茲
美術設計Seth Reed
服裝設計Abigail Murray
視覺特效Thomas J. Smith
布景師Denise Pizzini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厄尼·戴維斯 演員羅伯·布朗
他是錫拉庫扎大學的一名學生,他在學校中迅速展現出橄欖球天賦,他的速度、力量與技巧都無可比擬,但因為它是黑人,所以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教練本·斯沃茲瓦德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技術突飛猛進。而在整支隊伍的共同努力下,他兩次帶領錫拉庫扎大學橄欖球隊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本·斯沃茲瓦德 演員丹尼斯·奎德
他是厄尼·戴維斯所在大學的籃球隊教練,他敏感地發現了厄尼·戴維斯的特質,以及在橄欖球上的潛力,並且決定衝破種族歧視的壁壘,為厄尼·戴維斯也為大學的橄欖球隊提供一個全新的天地。他不遺餘力地為厄尼·戴維斯四處奔走,只想打破人們因種族原因而造成的偏見,沒有他的努力也就沒有厄尼·戴維斯輝煌的成就。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特快達陣[2008年加里·弗萊德執導電影]
吉姆·布朗 演員達林·德維特·漢森
作為20世紀50年代的一名出色的黑人橄欖球運動員,他在錫拉庫扎大學的第一年就表現得非常出色,並帶領他的橄欖球隊登上了棉花杯,並成為了選秀的第一名。但他也有遺憾,他不能贏得美國最高的橄欖球獎海斯曼獎,只因他是一個懂得找準自己位置的黑人。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為了扮演好劇中角色,羅伯·布朗在飲食和體格鍛鍊上都有嚴格的限定,例如不能吃羊肉、牛肉、奶製品及糖類食品。

•丹尼斯·奎德在出演《特快達陣》的同時,還在擔任其他三部電影的主角。

•厄尼·戴維斯的侄子同意該片的拍攝,並對該片表示滿意。

•為使球場競技更有看頭,該片的指導教練艾倫·格拉夫的兒子也出演了該片中的比賽場景 。

幕後製作

影片原型

特快達陣 劇照 特快達陣 劇照

該片的主人公厄尼·戴維斯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他帶領著錫拉丘茲大學橄欖球隊兩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並且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海斯曼杯的黑人橄欖球運動員,在當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奇。但在厄尼畢業後他並沒有機會去繼續參加職業橄欖球運動了,因為1962年在暑假期間他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1963年5月18日厄尼逝世,年僅24歲 。

主演選擇

主角由環球影業方面製片人來物色。羅伯·布朗是他們先邀約的對象,他在拿到劇本之前,對厄尼·戴維斯的了解並不多,因為以前媒體對他報導很少。在開機前一個月,導演加里·弗萊德拿了一盒關於厄尼·戴維斯的錄像帶給羅伯·布朗,他才對他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羅伯·布朗還在亞特蘭大見到厄尼的侄子,從他那裡了解到厄尼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生平事跡,對此,羅伯·布朗深深地受到了觸動。

製片人邀約的另一個對象是丹尼斯·奎德,他們希望這個當時54歲的演員能出演片中教練一角。不過奎德手上已經有好幾部電影在排著檔期,而且他對橄欖球一竅不通,興趣也不大。然而,在製片人的勸說下,奎德看了該片劇本,他為厄尼的精神所感動,而且這個故事,也讓他想起了1959年反對種族隔離政策以及爭取平等待遇運動最激烈的時候,奎德稱他親歷過種族隔離的年代,而拍攝該片會變得很有意義,於是他便就接下了這個角色 。

拍攝過程

在拍這部戲之前,無論是丹尼斯·奎德,還是羅伯·布朗,對厄尼·戴維斯和橄欖球的了解都並不多。因為20世紀60年代的球場規則和21世紀初的規則根本是不相同的,按照以前的規則,運動員更多的會使用他們的肩部來停,傳球,而現在的運動員則會使用頭部和胸部。因此球場指導教練艾倫·格拉夫不得不加重他們在這方面的練習和鍛鍊。最大的不同就在在於‘自由性’。在真正的球場上玩球,可以隨心所欲發揮球技,但拍電影可不是這么回事,得照顧故事情節不說,艾倫·格拉夫還得在一旁說球。只要拍攝一開始,他就在旁邊全程指導,包括姿勢、陣勢和如何布局等等。

拍攝現場的球場只講究拍攝的流暢而不講求輸贏,少了很多真實球場上的對抗性。因此,為了使該片裡的球場秀更精彩,除了幾個主要演員,球場上的其他隊員都是真正的來自南加州大學的橄欖隊球員。儘管戲裡戲外的橄欖球規則與踢法都有不同,但所有的球員不管專業的還是業餘的都表現得很好,導演加里·弗萊德表示該片中的比賽絕對接近當時的場景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製作國家/地區
Davis Entertainment美國
相對論傳媒公司
IDEA Filmproduktions其他地區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發行國家/地區
環球影業美國
Universal Studios Inc.
fX Network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上映國家上映時間上映國家
美國(雪城點映)2008年9月12日墨西哥2008年10月31日
美國2008年10月10日英國2008年12月5日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在該片中除了以厄尼·戴維斯的運動生涯和成長經歷為主線的勵志元素之外,查爾斯·里維特還將種族話題融合其中。這也讓這部略帶傳記意味的該片中被賦予了更多記錄歷史的意味。導演加里·弗萊德顯然還尚未從電視肥皂劇的固有節奏和講述方式中擺脫出來,在《特快達陣》中也力求面面俱到。從厄尼·戴維斯的童年經歷和情感生活,再到職業選擇和比賽情況,甚至是與隊友之間的齷齪,與教練之間的衝突,皆事無巨細無一遺漏呈現於銀幕之上。雖然該片中那些激烈的橄欖球比賽場面讓非球迷的觀眾看來也能感覺激動人心,但毫無側重的處理讓該片整體顯得平淡而無節奏而言。憑心而論,導演花大力氣用特效打造出的比賽場面非常逼真,但淺嘗輒止平鋪直敘式的處理讓一切都顯得徒勞。厄尼·戴維斯的個人傳奇也無法掩蓋該片的平庸和乏味 。 (騰訊娛樂影評人樂琳評)

該片劇情還是勵志題材的老三套:天才球員、遭遇低谷、重振球風。在公式化的故事中,該片的一抹亮色大概就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的噱頭了。對於厄尼·戴維斯這樣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改編為電影的戲劇性也相當之高。不過環球想通過真實人物來吸引觀眾、從而放棄具有一定票房號召力演員的做法,是很容易搞砸的 。 (Mtime時光網評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