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化石[地史時期古生物的遺體、遺蹟和遺物]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蹟,最常見的是骨頭與貝殼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
詞源介紹 古人說法 形成條件 演變過程 分類情況 -
遺蹟化石
遺蹟化石在早期(1824~1881)曾被當作海洋藻類描述,1960年前已記述258屬,但近一半誤認為是可疑藻,經過A.納托爾斯特等人的努力,20世紀20...
遺蹟化石簡介 遺蹟化石的性質 遺蹟化石的分類 遺蹟化石的套用 -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地質學專業術語,指是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遺蹟,包括植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等化石及其遺蹟化石。 它是地球...
保護 與文物的區別 相關圖書 -
化石吟
遼寧大學教授張鋒作品,原載雜誌《科學24小時》1982年第2期,後選入中學語文教科書。整部作品以詩歌的形式,宣傳科普知識。通過會講話的奇異化石,展示了億...
教材文章 作品賞析 課文研討 作者簡介 說課稿 -
化石[地史時期生物的遺體、遺蹟]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蹟,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化石(英文:Fossil)一詞來自拉丁語“fossilis”,意思是挖出來。化石,古代生物...
古人說法 詞源介紹 形成條件 演變過程 分類情況 -
植物化石
植物化石是各類植物化石的統稱。地史上最早出現的生命是植物,在距今35億年的太古宙地層中就發現了最原始的藍藻類和菌類化石。太古宙及元古宙早期是原始菌藻類的...
概念 發展 形成 研究 分類 -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德)維爾內爾·布吉斯、克里斯蒂安·布吉斯、(德)馬里奧·維佐利克編著的科普類作品,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在2009年5月1日出版。本書將帶你...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部分章節 -
糞化石
糞化石(Coprolite),化石糞便,史前動物所排放,魚類、爬行類、哺乳類等糞的化石。糞化石大於糞粒,多為卵圓形或長條形,棕或黑色,大都由磷酸鈣組成。
簡介 外觀形態 形成原理 判斷依據 化學組分 -
蠕蟲(化石)
這類動物大多沒有硬體部分,很少保存為化石。 環節動物門中海生種類的化石較多,如多毛綱常有化石記錄。 線形動物有少數寄生於昆蟲、哺乳動物中的化石。
蠕蟲(化石)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南猿人骨化石遺蹟
南猿人骨化石遺蹟擁有大量古代人類居住過的洞穴遺蹟,其演變歷史可以追溯到3300萬年前,是人類進化和起源的有利證據。從中發現的化石可作為確認早期原始人類的...
簡介 起源 背景 文化遺產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