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說明
1930年,P.狄拉克提出了反物質的概念。在微觀物理研究領域,電荷共軛對稱性表明,每個粒子都存在著一個反粒子,如電子的反粒子是正電子,質子的反粒子是反質子。粒子與反粒子的質量相同但守恆量子數相反,兩者相遇會發生劇烈的湮沒反應生成能量量子。如果這種對稱性在宇觀世界是根本的,將會存在著由反質子、反中子和正電子構成的反物質。然而至今在浩瀚的宇宙空間還沒有找到反物質。
物理學家通常用
η=(n-n)/n
來定義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的度量。其中n和n分別為重子和反重子的數密度,n為光子的數密度,大約為400厘米。宇宙早期核合成理論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給出η≈10。
條件和機制
1967年蘇聯科學家A.薩哈羅夫給出了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動力學產生正反物質不對稱(Baryogenesis)所需要的三個條件。①重子數需不守恆。②C和CP對稱性的破壞(C不對稱是粒子反粒子不對稱,CP不對稱是粒子反粒子、左和右聯合的不對稱)。③脫離熱平衡。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這三個條件都可滿足,但定量計算表明,標準模型給出的正、反物質不對稱η遠遠小於10。主要原因是卡比玻–小林–益川(CKM)機制給出的CP破壞量不夠。由此,正、反物質不對稱疑難的研究促進了對超出標準模型新物理機制的探討。現已提出的有大統一機制、擴充的弱電相變機制、Affleck-Dine機制等。
實驗結果
近年來,由於中微子振盪實驗結果肯定中微子有質量,輕子數不對稱的產生機制(leptogenesis)備受關注。標準模型中重子數和輕子數可分別不守恆但二者之差是守恆的,這樣產生的輕子數不對稱轉化為重子數不對稱是可能發生的機制。但最終答案有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