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審計的內容
物資審計包括如下審計內容:
(一)對物資採購計畫、資金計畫及執行情況進行審計。
(二)對物資採購契約的簽約和結算業務實行事前審簽制度。
(三)對物資收入、成本、費用核算進行審計;對物資倉儲、保管、委託加工、消耗的真實性、效益性進行審計。
(四)對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審計。
(五)專項物資審計
(六)其他應該審計的事項。
物資審計方法
開展物資採購審計,一要政策制度領先,二要組織人員業務落實,三要系統協調周密安排, 四要運用恰當有效的審計方法。以上幾個方面缺一不可。由於物資採購品種、類別、規格繁多,收發業務量大,為縮短審計時間,採用先進、科學的審計方法,對於深入了解和掌握物資採購工作狀況,揭示物資採購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尤其重要。
(一)物資採購契約的審計方法
審查報審的物資採購契約是否執行物資採購計畫,有無違法、越權和無計畫簽訂契約的行為;審查契約條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內容是否齊全,文字表述是否清楚完整。其主要內容包括對物資購人數量、規格、品種、價格、包裝標準、運輸方式、交貨時間、質量、檢驗標準、貨款結算、罰款等方面的審查。審計物資採購契約在執行過程中有無變更和補充及是否合規;查閱物資採購契約的執行結果。
物資購入價格的審計是物資採購契約審計的重點。企業購入的商品、價格由廠商提出,審計部門按物價部門的要求,審查成本利潤率的合理性;對於市場議價的商品,以市場物資信息為參考,貫徹貨比三家,產品優選原則,最大限度降低物資採購成本。具體方法有:國家定價法、成本定價法、定額定價法、係數定價法、同類商品類比法和市場調查法等。
在物資採購審計中,對重大和特殊的物資採購契約,審計人員應提前介入,參與契約主辦單位與對方進行的技術和商務談判,掌握情況,加快審計節奏。
(二)、物資購入業務的審計方法
物資購入業務的審計,即對物資採購業務進行的結算審計。應對照採購契約,審查對於不符合契約規定的商品是否進行了清退;對於質量等級不達標的商品是否執行了違約條款的規定。審查運費計算、商品在途損耗是否正確;審查在物資發生退貨和溢缺時有無進行補價和拒付情況,並查明原因,找出責任方,進行正確處理。
在符合契約約定的情況下,憑貨物驗收收條、發貨票、結算證及結算報告單等手續,才可辦理物資結算審計,財務部門憑審計結算單辦理付款業務。
(三)物資消耗的審計方法
1、調閱會計報表、帳簿和相關資料,掌握物資採購、銷售、使用情況。以物資採購成本為主線,按物資大類、品種,對基層用料額度進行分配、歸集。查明有無成本規模不實,成本、收入期間不配比,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不合理等傾向性問題。
2、開展物資消耗審計必須了解和掌握生產實際,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生產全過程。掌握產品的工序、投放原材料的種類、數量和製造工藝及產品的構造和功能,做到審一行、學一行、專一行,找準審計工作切入點,揭示物資使用消耗中存在的弊端,才能使物資審計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見到實效。
3.收集與物資消耗審計有關的工種、作業、服務等定額,採用先進、科學、可參考的成本測算法、歷史成本法,評價和認定物資消耗的合理性和標準性,揭示弄虛作假、損失浪費的行為,保護企業的經濟利益。
4.帳實核對,確定物資收、發、存數量的真實性。審計人員在開展物資審計過程中必須深入料庫,將保管帳與財務帳進行核對,將帳面結存數量與庫內物資實有數量進行核對,以確保存貨的真實性,同時鑑定產成品和銷售數量的完整性,堵塞轉移資金、虛列成本、帳外資產等漏洞。
5.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調查,以核實物資的用量情況。針對消耗量過大的疑點,向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專門調查,落實物資使用方向、使用數量和消耗次數等情況,認定物資消耗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開展物資審計,政策制度是基礎,審計人員的嚴細認真的工作是前提,正確而有效的審計方法是保證。因此說物資審計難,方法得當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