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主義

物主義是自2003年底物主義的同仁們發起的一個集文字、視覺、聲音等藝術形式於一體的藝術團體。主要成員有:蘇非舒、張萬新、徐淳剛、陳讓、上下卡卡、初九、烏蒙、何三坡、劉按、徐緯、曹臻一、李微木、蔡衛東、叫獸、仁兄、黎麼、橫、藍石禾、花子、JK、阿爾、杜撰、楊黎等。

基本情況

物主義LOGO物主義LOGO

物主義是自2003年底物主義的同仁們發起的一個集文字、視覺、聲音等藝術形式於一體的藝術團體。

主要成員有:蘇非舒、張萬新、徐淳剛陳讓、上下卡卡、初九、烏蒙、何三坡、劉按徐緯、曹臻一、李微木、蔡衛東、叫獸、仁兄、黎麼、橫、藍石禾、花子、JK、阿爾、杜撰、楊黎等。

物主義不只是一個詩歌流派,我更願意把它看成是一個運動,它涉及到生活與藝術的方方面面。簡單地說,物主義提倡的應該是從文學藝術中退出,退回到與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去,由物及物。因為文學藝術的根本目的應該是這個,然後現在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物主義就是要回到文學藝術這一本源上重新出發,重新回到思考人與物的關係上來。

因此、物主義主張通過刪減附加意義和稀釋、淡化情緒為主要手段來呈現而抵達物自身的“物說”,讓物和人居於平等的地位;主張藉助有著自新能力的藝術形式而使物在不同的人那裡自新出不同的世界,從而抵達體驗上的無限。

物主義自2004年年初正式成立,同時物主義論壇、網站開通。同年8月第一本物主義刊物出版,在猜火車酒吧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反響極大。10月,與藝術界的朋友一起完成了北京環線的“@車藝術運動”的二環詩歌。11月,物主義部分成員搬到宋莊鎮喇嘛莊村,物主義公社成立,同時也是物主義後來發展的一個基地。2005年年初,各大詩刊開始選入物主義詩歌作品,特別是《詩歌月刊》和《詩選刊》都組發了物主義詩歌的專題,華語界最大的詩歌平台“詩生活網”也為物主義做了一個專題。《北京青年周刊》也組發了部分物主義成員的詩歌作品。河南第二大報紙《河南商報》也為物主義作了一個專訪。其他報刊雜誌也將陸續推出物主義的專題及其他相關文字介紹。物主義作為一個藝術流派首先在詩歌領域取得了大家的認同。部分評論家也開始關注物主義的發展。同年8月,物主義刊物第二期出版,得到很多同仁的熱烈反映,並寫文章支持。10月,在798藝術工廠搞一個新書發布暨物主義詩歌朗誦會,12月,參與798藝術區的一個重要的詩歌行為現場,同月,也參與一由藝術界朋友搞的一個廢墟藝術活動的詩歌部分。物主義藝術方面已經影響了很多藝術同仁,也成為大家口頭談論的一個話題。就中國來說,物主義也是第一個把文字、視覺以及聲音集合到一起的藝術流派。

發刊詞

提倡由物及物,是對在日常生活中與物有效交往這一事實的強調。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如此廣泛地使用物;同樣對物的規劃、研究、製造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關於物的知識、理論等等資訊也空前發達。

然而,當我們在規劃、研究、製造物時,我們始終是在計算某種給定的目的,為了這個目的,出於精確,我們來考慮物,我們預先就估算到一定的結果。

我們總是逐漸注意到物的各種特徵的,比如:色彩、形狀,以及它的材料等等。我們對物的態度是所謂的客觀化的科學態度。

我們讓物最基本的意指,周圍性、世界性的東西,經歷、體驗性的內容消逝了。讓一個物一直脫到一絲不掛,直到成為對象為止。

這樣,它權衡的是物的進一步的新的可能性,以及物的前途更為遠大,同時更為廉價的多種可能性。這種權衡使人不停地投機。

這種態度,不管它有多大用處,也不管它是否屬於自然的世界態度,它們都是與生活相背的,是脫離生活的。

因為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是這樣與物交往的。我們必須不去談論什麼感性行為,我們也必須拋棄所有既定的知識、理論。

我們必須在與物交往的同時,將注意力對準這種交往,伴隨這種交往。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正確看待世界,以及對待生活。

語言自發生開始,便是與物交往最有效的工具。然而,日常語言由於其本身的多義性、歧義性,以及數千年來被人不斷地亂用、誤用,產生了許多假話、大話、空話,這些話阻礙了與物的有效交往。

因此,在與物的有效交往中,語言必須是工具的。並且必須是順手的,順手到人們必須無視它的存在。順手的語言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直接、簡單、具體、準確。

詩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的東西,因此,詩不是物,詩是物的不可能。所以,也不可能有詩的問題。

物體十條

第一條:我們不是在練習如何使用物體,而是在練習如何不使用物體。

第二條:物體應當以如下的方式來發生作用:任何一個使用它的人,他必須超越它。它對我們來說,只是個順手的工具。

第三條:必須以減法的方式去使用物體。

第四條:有必要把被人們一直忽略的,與物體息息相關的聲音、重量、氣味重新提出。

第五條:物體是簡單的。

第六條:不可形容。去掉形容詞,因為它限制人們直接去感受物體。

第七條:不可理解。當人們說他已經理解一個物體,也就是說這個物體它不再重要,已經不在人們去理解的範圍之內。這樣,這一物體就會被人們視而不見。

第八條:不可想像。物體本身的多樣性是物體原本的樣子,而不應該是想像的結果。

第九條:在物體中清除“我”,也就是說要取消全部心理活動。

第十條:關於物體的問題,留給物體去回答。

註:物主義的作品,簡稱物體。

2004-11-25

喇嘛莊

物體驗

對物的體驗是對與物相處這一關係的一種準備。

——題記

比如,我們看一個杯子,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這個杯子的色彩、形狀以及它的材料等。我們看到的是這個杯子。在我們的起初感覺中並沒有人們所說的其他聯繫:我們並不是先看到透明的圓柱體,然後進一步擴展,看到它是玻璃做的,然後才看到這個杯子,好像我們給這個杯子貼上標籤似的,所有這些都是引人誤入歧途的解釋,是對體驗中的直接的看的歪曲。我們是一下子看到這個杯子。但也並不是只是看到它。我們看到它在一張桌子上。它旁邊放著一本書。我們在位置中、在光線下、在背景後看到這個杯子。在看到這個杯子的體驗中,它是以一種直接來自日常生活的東西出來在我們面前的。這種日常生活中的東西,並不是某種帶有意義特徵的事物。有意義的東西是作為最基本的東西,直接給予我們的,對其事物性特徵進行把握的思想並沒對它產生任何影響。

我們通常是根據這種方式來思考的:當我們遇到某種東西、某個對象,在這個對象上我們的自我逐漸注意它的幾種特徵。物體驗則指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是這樣與物交往的。我們必須嘗試不去談論感性行為,我們也不要去藉助流行的什麼理論。我們必須在實施物體驗的同時,將注意力對準這種體驗,伴隨這種體驗。這樣我們才可以達到物所要我們所到達的地方,於是,我們便能獲得清楚的印象:我們已經離開這個地方。

物體驗,它標示的是事實上真正進行的感知活動,它是和各種理論觀點對立的,相脫離的。物體驗,就是說,我們體驗著物的意指,它的功能,它在空間、時間中的地位,它的光亮,它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那一小段歷史。

我們完全深入到這種體驗經歷中去的目的是什麼?首先是因為,我們想清楚地意識到,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一物,我們是如何接近它的。這種親臨的過程總是一種經歷。我們就是要把這種經歷搞清楚。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對物的態度是所謂的客觀化的科學態度。我們讓基本的意指、周圍性、世界性的東西,經歷體驗性的內容消逝了,讓一個物一直脫到一絲不掛,直到成為對象為止。這種態度,不管它有多大用處,也不管它是否屬於自然的世界態度,它們都是背離生活的,是脫離生活的。

這種對物的體驗並不是對物的本質進行探索,而是表明對物的關注方式的轉變的可能性。這裡涉及的是一種方法,它不允許任何其他理論方法介入。如在我們未把它當作反思對象之前它所給出的樣子對物加以把握。

通過這種關注,直接把握物處於日常生活之中的情況。同時是為了使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在理論性的態度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物體驗,它並不是讓我們以獲得某種體驗性處境的具體知識為目的,而是為了尋求某種生活的好感。它與達到成功的生活為目的的純粹知識完全無關。

有效交往

在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人與物交往的方式,而不應該是技術的進步。技術的進步在根本上也是服務於這一交往過程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與物有效地交往呢?

當我們這樣去考慮的時候,不要急於想得到一個答案,因為這個問題一旦有了一個答案之後,我們就會以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它就不再重要,已經不在我們去理解的範圍,這樣,這個問題就會被我們懸空,被我們置之度外。

讓我們忽視答案,而是回到問題,這樣,問題就發生了變化。“如何有效地交往”就會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提醒,而這種提醒時常伴隨著我們,最終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醒和練習。

在練習中,我們掌握對物的使用,也就是說,我們掌握與物交往的方式。這說的是,我們所有的行動和交往的方式直接指向物所要求的東西。但在練習中,我們不只是學某種技能,在所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也同時認識了物。

這樣一來,我們便會更為貼近地走向物。而且,如果我們正確地理解了這種交往,我們就會非常嚴肅地對待它。於是,這種提醒就是對待和達到我們如何與物有效交往的最適當的方式。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正確地去看待世界,以及對待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