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午後

牧神午後

《牧神午後》是一首夢幻一般的交響詩,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可以認為,德彪西通過這一音詩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此曲被後人譽為“德彪西的第一顆管弦樂定時炸彈”。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他的音樂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牧神午後》啟發而寫的。雖然這首短小的音詩以其異國情調的鏇律和難以捉摸的和聲使許多聽眾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獲得了普遍的讚賞,始終是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管弦樂傑作之一。

簡介

德彪西的世界充滿了朦朧月光、水中的倒影、無言的激情、發人深思象徵、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語還休的言詞,他的印象派音樂正如同一時代的印象派繪畫那樣,用鮮艷的色彩玩著光與影的遊戲。

作品描述

夏日午後的森林中,牧神的突然出現使剛剛出浴的女神驚惶逃去。牧神捧著女神遺下的紗巾,綺思無限。
樂曲的開始部分,簡單而無伴奏的長笛所吹出的鏇律,仿佛是畫布上刻畫得十分分明的線條(片段1),它顯然是表現了詩人馬拉美筆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調。牧神親自吹奏的那懶洋洋而變化多端的鏇律,很快就融入溫暖的天鵝絨般的圓號與木管聲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豎琴聲中。樂隊的色彩纖麗而細膩,弦樂分聲部奏出輕輕顫動的震音。整個音樂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陽光明媚,暖氣襲人,微風吹拂,牧神昏昏欲睡,夢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氣之中。
在劇場觀看演出,人們通常是用掌聲或沉默來表達自己的評判。可有一部作品,它在首演時,卻體驗到了“鴉雀無聲”、“高聲痛斥”、“掌聲雷動”、“憤然離席”的全部炎涼,這部作品就是《牧神午後》(1894年,德彪西的管弦樂作品)。
《牧神午後》在巴黎首演。當長笛吹出開頭的主題後,全場便鴉雀無聲——直到全曲結束。可是樂曲剛一結束,人們便爆發出了難以形容的喧譁——掌聲、歡呼聲、抗議聲此伏彼起。
樂曲不單音響效果朦朧飄忽,曲式結構上也因樂句與樂句間的交熾融匯難以銳意區分。德彪西有強烈的反古典主義思維,他曾在一音樂會中聽到奏鳴曲式發展部時因已知音樂的去向而毅然離開會場。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複及主題的發展和變奏,但我們著能感覺到主題的多個版本在沒有清晰陳述下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具最少爭議性的分段法是以鏇律性較強的五個位置作為參照點:第1、37、55、79及94小節,當中第37與55小節帶出了兩個較原主題有稍大起伏的鏇律。

作品評價

為何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名字永遠與‘印象派’一詞放在一起呢?那就要從他於1894年完成的化表作‘牧神之午後’說起。首先德彪西在世的年代(1862-1918)正是法國與德國在政治和軍事上衝突最深的時期,而且法國人因民族的自尊,普遍有抗衡德奧文化擴大其在歐洲影響圈子的趨勢。畫家莫奈(ClaudeMonet)於1867年在巴黎展出的名畫‘日出印象’引發出一系列被命名為‘印象派’的創作潮流。印象派畫家丟棄浪漫主義所追求的浮誇,不再以繪畫人物作為中心思想,而是對光線、原始色調、大自然事物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平實的描繪。與此同時在文字藝術界中也出現了一批‘象徵主義’詩人(Symbolist),他們以自由詩節格式抽象地將各樣事物或事件所代表的意思以提示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也注重文字的聲音或從文字中誘發對聲音的聯想,並渴求語言能擁有本來只屬於音樂的抽象而不直接的特質。
德彪西並不是以馬氏的詩作為歌詞配上聲樂的演唱,而是用音樂自由地解說其美麗的詩意。這不是說樂曲就是這份‘美’的總結,而是音樂把一幕接一幕的圖畫及牧神的夢幻帶到聽眾的思維中。馬拉美在聽完樂曲的首演後讚賞地寫道:‘你對“牧神午後”的音樂圖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豐饒延伸詩意到更具懷戀之情和更美的光線中外,沒有任何與原詩不協和之處。’
德彪西對音色選擇和橫向的配搭也受到印象派繪畫風格中色彩隨光譜慢慢轉移的手法所影響:常把鏇律線條或伴奏織體從一種樂器聲音慢慢過渡到另一種相類似的樂器音色中。此豐富木管樂線條為主,輔以兩架豎琴精緻的音色和弦樂居次要地位的襯托。最令人難忘的是樂曲起首長笛獨奏的主題(例37.1),它除了有詩中字詞的聯繫外(詞中曾提及長笛和管子,而全詩首句為‘那些仙女呀,真想她們能永遠這樣’),樂句在音域、調性和節奏上都別具新意。音樂學家(PaulGriffiths)曾斷言這樂句是二十世紀新音樂紀元的起點。
德彪西所處的年代也是根深蒂固的‘大小二調’調式基礎開始被動搖的時期,而德彪西也是刻意打破這種較為德國化格律的先鋒。音樂對他來說沒有大調與小調之分,因為和聲的選配全憑美的感覺而不是為了用和聲的功能來確立調性,而調號或調性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給予別人特殊暗示的手段。自由套用平行和弦進行和全音音階的廣泛套用也成了德彪西印象手法的標記。全音音階把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分為六節,當中因沒有半音的出現而避色傾向任何一調,而且三全音音程(tritone)也輕易地藏身其中使調性更覺模糊。起首兩小節的鏇律正是巧妙地用半音填滿了升C與G這個三全音音程的空間。

作者簡介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法國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

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在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一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症,於1918年德國進攻巴黎時去世。

相關作品

現代芭蕾《牧神午後》
1921年,當根據德彪西的這段音樂創作的現代芭蕾《牧神午後》在巴黎首演時,18年前那驚人的一幕又再度重現。
好多現代派舞蹈家都喜歡選用德彪西的音樂進行創作,由於這兩部作品在其各自領域裡的革命性的突破,使它們分別成為了印象派音樂和現代派舞蹈的里程碑。
現代芭蕾《牧神午後》選用德彪西的同名音樂創作。編導及當時的表演者尼仁斯基花了兩年的時間,120次的排練,才完成了這支12分鐘的作品
《牧神午後》被認為是舞蹈史上的一場重大革命,不僅內容,在形式上也對古典芭蕾進行了革命:首先,舞者們不穿硬鞋而穿希臘式的涼鞋;其次,舞者的身體只做面向觀眾的平行式移動;另外,舞者必須背誦自己的動作,而不是由音樂來提醒。
演出《牧神午後》的那天晚上,幾乎整個巴黎都瘋狂了--大家對“牧神”這外角色欣賞的多,說那是一項傑作;但也有貶抑的,說那是一種猥褻。兩派論戰不斷升級,直到引發了一場世界的大論戰。法國文學界、藝術界和政界的著名人物都卷了進來,甚至包括前總統盧貝、總理萊蒙·彭加勒。

馬拉美的詩篇‘牧神之午後’

象徵主義代表詩人之一馬拉美(StephaneMallarme)比德彪西年長二十歲,他與德彪西的交情建立在相互欣賞和學習對方在本行的才華上。德彪西更加入了以馬拉美為首的巴黎文藝沙龍,參加他們的藝術論聚會,受著這班藝術家追求創新觀念的影響。‘牧神之午後’正是德彪西因讚嘆馬拉美的同名田園詩並受馬氏邀請為其用音樂來演繹而創作的‘前奏曲’;德彪西本來打算繼續為譜寫‘間奏曲’及‘釋義終曲’,但可惜未能成事。
馬拉美的詩篇‘牧神之午後’(牧神是羅馬神話中長有羊角羊腿的農牧之神、而標題可譯作‘農牧神在某天下午的經歷’)在詩壇上享有等同於德彪西的音樂版本在樂壇上的崇高地位。它的誕生經歷了三個版本和前後十一年的時間(1865-1876),靈感的主要來源是邦維爾(Banville)的短劇‘林中月神’(Dianeaubois)。全詩共有116行,以牧神的第一人稱在介乎現實、夢幻與回憶之間徘徊,標題下更注有‘田園詩’的總題。內容的意象簡略如下:
‘牧神在半睡半醒間陶醉於對一群盤鏇於林中半空的美麗仙女的暇思中,但又不敢肯定這群溫柔放縱仙女的造訪是他神魂顛倒的幻影還是回憶。在炎熱的白天沒有水濺,只覺他的長笛和管子把樂音如微風般傾灑在樹叢中。在葡萄藤棚架繞出噴泉和漂浮著安寧間又看見一群水中小女神的飛翔。整個畫面燃燒後牧神醒來希望面前和暖的光波和百合花能補充他的無知,因覺自己太易相信周圍紛亂的美景。但迷戀之情驅使他在褻瀆的繪畫中脫下女神們的衣裳,在詭詐的笑聲中不停地凝視著她們閃光的皮膚。回想拿著眾多熟睡女孩的手臂遊戲飛翔在玫瑰的香氣中;蠕動的肉體躲避著熾熱的嘴唇。在害羞的小女神從手臂中溜走後牧神深信他的情慾在有如石榴樹成熟時必然引來蜜蜂群永無止境的欲望。傍晚時牧神又幻想踏腳在金星的熔岩上看著其消逝的閃爍。在害怕受懲罰之際,牧神又決意在縐亂的沙丘上再續懶閒的小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