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微辛,性涼。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殺蟲。
主治
用於急性熱病,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鼻衄,血風瘡,蟯蟲病。
相關配伍
1、治“年忍”病,肺部疾病,咽喉腫痛:牛尾蒿30g,莪大廈27g,熏倒牛24g,馬尿泡根21g,羌活18g。共研細粉,加入麝香2g,充分研勻。每次2g,每日2次,沖服。(《中國民族藥志》)
2、治慢性氣管炎:(1)牛尾蒿9-15g,用47.5%乙醇浸泡14d,然後濃縮至30ml,每日3次,每次服10ml。(《全國中草藥彙編》)(2)取牛尾蒿製取揮髮油,裝膠囊(每粒含揮髮油100mg)或制滴完(每粒含揮髮油50mg)。每次服1-2粒(丸),每日3次。(《中國民族藥志》)
3、治蟯蟲病:鮮紫桿蒿不拘多少,洗淨,切段,水煎,取汁,反覆2-3次,文火收膏,作丸如黃豆大。每次1-2丸,每日1次,空腹送下。2星期為1療程,停藥1星期後,再服下1療程。重症臨睡前用膏外塗肛門。
4、治風疹瘙癢:紫桿蒿適量。水煎外洗。(3-4方出自《甘肅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熬膏塗。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鮮用或扎把晾乾。
形態特徵
牛尾蒿:半灌木狀草本,高80-120cm。根莖粗短,有營養枝。莖叢生,紫褐色或綠褐色,縱棱明顯,分枝長15-35cm或更長;莖、枝幼時被短柔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葉互生,上面微被短柔毛,下面較密,宿存;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大,卵形或長圓形,羽狀5深裂,有時裂片上還有1-2枚小裂片,無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卵形,長5-12cm,寬3-7cm,羽狀5深裂,裂片長3-8cm,寬5-12mm,先端尖,邊緣無裂齒,基部漸狹成柄狀,有小披針形或線形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指狀3深裂或不分裂。頭狀花序多數,有短梗或近無梗,基部有小苞葉,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或穗狀花序狀的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略短小,外、中層背面無毛,有綠色中肋,邊膜質,內層半膜質;雌花6-8朵,花冠檐部具2裂齒,花柱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2-10朵,不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花柱短,先端2裂,不開叉。瘦果小,長圓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無毛牛尾蒿:與正種的區別為莖、枝、葉背面初時被灰白短柔毛,後則無毛。
生長環境
牛尾蒿:生於海拔3500m以下的山坡、草原、疏林下及林緣等地。分布於內蒙古、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無毛牛尾蒿:生於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河邊、路旁、溝谷及林緣等處。分布於華北、西南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長短不一。表面黃褐色、紫紅色、赭色、棕綠色,具縱棱,被稀疏絹狀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中央有一個小圓形白髓或小孔。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莖下部葉片3-5深裂;中、上部葉片3指狀深裂至漸不裂。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頭狀花序皺縮;總苞片綠色,邊緣有膜質;雌花位於邊緣;兩性花居中。花淡紫色至淡黃色。氣微清香;味苦,微澀。
藥理作用
1、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2、體外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塞鼻止血,破血散瘀。血瘤、血鼠、血風等疾最良。”
《甘肅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排膿,殺蟲。治急性熱病,瘡瘍流膿,風癢瘙癢,蟯蟲。”
《中國民族藥志》:“清熱利肺、消炎,殺菌。治咽喉腫痛,瘟疫熱,肺熱咳嗽,氣管炎,炭疽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