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法式解讀

營造法式解讀

《營造法式》是代表我國古代建設科學與藝術巔峰狀態的典籍,記載著宋代建築的制度、做法、用工、圖樣等珍貴,對研究中國建築、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有著深遠的意義。繼梁思成先生的《營造法式注釋》和陳明達先生《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之後,潘谷西先生和何建中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結合現存古建實例、考古發現等寫本書,提出獨到見解。 本書內容涉及《營造法式》所錄各工種(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信、旋作、鋸作、竹作、泥作、彩畫作、磚作、窯作共13工種),是對該書的全面解讀。作者不是對《營造法式》作逐卷逐條的注釋,而是對《營造法式》中記載的各工種的工程作法進行實質性剖析、介紹,並用現代語言及圖示方法加以表述,幫助讀者跨越古代術語和文字的障礙,獲得對宋代建築和《營造法式》本身的正確認識。作者立足於工程、功能、藝術、技術等多角度審視,為圖正確解讀、表述《營造法式》本身的正確認識。作者立足於工程、功能、藝術、技術等多角度審視,力圖正確解讀、表述《營造法式》的豐富內涵,避免因片面的單向思維造成誤讀。

內容簡介

全書圖文並茂,書中有精心繪製的大量線圖、彩畫復原圖和多年積累的照片,並附有《營造法式》版本、校勘及檢索表、宋代建築術語解釋及對《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十個問題的討論。

本書可供建築史學者、建築師、文物保護工作者、考古工作者、風景園林建設與管理者、舞美工作等研究參考,也可作為建築歷史與理論等專業研究生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潘谷西,我國古建築學家,1928年生於上海。1947年-1951年就讀於中央大學及南京大學的建築系。畢業後留系,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7年評為博士生導師,並曾任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副主任、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在建築系曾講授"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中國園林史"、"中國建築史"、"宋營造法式"、"清工程做法"、"古建築保護及重建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等多門課程。已培養碩士生及博士生26名,其中絕大多數已在國內大學擔任教授、系主任等職,少數在建築設計單位從事建築設計業務或擔任國內建築領導職務。

從20世紀50年代起,從事中國建築史及理論、中國古典園林及宋明宮式建築營造法式的研究,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及著作9本。1953年起,參加劉敦楨先生主持的蘇州古典園林研究。劉先生逝世後,主持《蘇州古典園林》書稿的整理工作,該書於1979年獲首屆全國科學大會獎。他主編的主要著作有《曲阜孔廟建築》,系統介紹了孔廟、孔林、孔府建築的歷史、現狀、技術與藝術特點及成就,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第五屆全國優秀圖書一等獎;《中國美術全集·園林建築》卷,獲建設部首屆優秀圖書一等獎;《南京的建築》獲江蘇省及南京市"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建築史》作為全國高校教材,被各大學建築系及城市規劃專業使用達20年,經四次修訂,共發行15萬冊,於1987年及1995年分別獲國家建設部優秀教材三等獎及一等獎,此書第四版被列為國家級"九五"計畫重點教材;2001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第四卷--《元明建築》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與建設部聯合資助的重點項目的研究成果,全書共百餘萬字,是20世紀70年代起組織研究生及有關教師,由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共同完成的,五卷集中國古代建築史巨著的問世,把該學科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此課題的發起人即潘谷西。2001年出版的另一專著《江南理景藝術》,則是作者從20世紀60年代起經過30多年努力才完成的又一部力作,全面總結了中國具有代表性地區的傳統景觀建築學的成就與經驗,從而開闢了中國古典園林研究的新天地。

潘谷西20餘年來先後主持、參與完成的古建築、古典園林與風景區規劃設計共40餘項,這些項目歸納起來大致有四類:(1)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例如明孝陵保護規劃與修復設計,南京朝天宮建築群修復設計,高郵南門古街保護與修復設計,高郵古驛站-- 盂城驛修復設計,蘇州瑞光塔修復設計,常熟燕園修復設計等;(2)已毀著名歷史建築的重建規劃與設計。例如佛教淨土宗祖庭--江西廬山東林寺的大殿(復建成宋代官式建築),南京夫子廟建築群(蘇南式建築,獲江蘇省建築設計一等獎),紀念蘇軾治黃保城之功的建築--徐州黃樓(宋官式建築),安徽合肥包拯墓園建築群(宋官式建築),道教祖庭--安徽渦陽天靜宮建築群(宋官式建築),廣東新會紫雲觀建築群(清官式建築),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宮建築群、南京靜海寺(明宮式建築),江蘇連雲港三元宮建築群(明宮式)等;(3)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與建築設計。例如江蘇連雲港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及重要景點三元宮、屏竹禪院、九龍橋、玉皇閣等建築,連雲港海濱公園枯山水庭園,安徽馬鞍山市采石磯風景區及重要景點建築,滁州琅琊山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同樂園、清風明月樓、碧霞宮及南京雨花台雨花閣等建築;(4)具有傳統風格的新建築。這些建築的功能與技術是現代的,而形式則既現代又傳統。例如江蘇金壇市建委辦公區建築群,南通市濠濱書苑,宿遷市某局辦公樓等。

此外,自80年代至今長期擔任江蘇省及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對歷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護工作提供諮詢與建議。

何建中,1943年生於上海,1966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1982年於南京工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江蘇省建築園林設計院從事古建園林設計,為高級建築師,一級註冊建築師。曾參加安徽渦陽天靜宮設計,主持安徽安慶迎江寺規劃、江蘇無錫泰伯廟復原、澳大利亞墨爾本牌樓及誠園等設計。發表《營造法式材份制新架探》等十餘篇論文。

目錄

自序

說明

第一章 總論

一、《營造法式》的性質與特點

二、《營造法式》與江南建築的關係

三、《營造法式》的內容取捨

四、宋代官式建築分類

五、研究方法的討論

第一章注釋

第二章 木構架

一、宋代官式建築木構架的基本類型

二、材、挈、分°模數

三、定“地盤”——木構架的平面設定

四、定“側樣”——木構架的剖面設定

五、再談定“側樣”中的架深

六、定“正樣”——木構架的立面設定

七、大木構件

第二章注釋

第三章 鋪作

一、概說

二、廳堂鋪作

三、殿閣鋪作

四、鋪作部件

五、鋪作安裝

第三章注釋

第四章 小木作

一、門窗類

二、室內隔截類

三、天花板類

四、室外障隔類

五、雜件類

六、井亭類

七、神龕、經櫥類

第四章注釋

第五章 瓦作

一、瓦的種類

二、瓦的選用

三、瓦的鋪設

四、屋脊

五、華廢與剪邊

六、鴟尾、龍尾、獸頭

七、套獸、嬪伽、蹲獸、火珠

第六章 彩畫

第七章 石作

第八章 牆與傳作

第九章 其餘工程

附錄一 《營造法式》的版本、校勘與內容檢索

附錄二 宋代建築術語解釋

附錄三 對《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書中十個問題的討論

主要參考書目

圖片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