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介紹
燈塔島島東與島西海面的情景是迥然不同的,東邊波滾浪嘯,如萬馬奔騰;西邊風平浪靜,如潭可印月。礁盤生態系統良好。座落在遮浪半島的東南端,距國際航道僅11海里,是紅海灣與竭石灣的分割點,與南澳半島一衣帶水,僅隔一條0.16km寬的海峽,宛如與南澳半島相依相伴的一顆明珠,素有“粵東麒麟角”之美譽。民間傳說從前南海觀音娘娘雲遊至此,為海上奇觀所吸引,便駐足岩島。適遇島東一漁船滿載而歸,她為了測試人心,即化作一老婦向其乞魚,那漁民非但不給,反而奚落,她便使波濤洶湧。她轉又向島西的漁船乞魚,那漁民雖然只捕到幾條
魚,卻把魚連籃奉送,她便使浪平波靜。其實鳥西與南澳半島相隔很近,半鳥有如屏障似地擋住了風浪。這動人的傳說,給岩島奇景抹上神奇的色彩。
岩島名副其實是由礁岩構成,特別是島邊,無數礁岩,橫空屹立,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島東北面巨浪衝著礁岩撲來,掀起一個個滔天浪柱,勝似“捲起千堆雪”,當浪柱從空跌落之際,又若是天女撒花。這就是“岩島雪浪”的勝景。而在岩島日出更是一景。岩島勝景,吸引著從多遊人。音樂大師馬思聰、書畫家賴少其、革命作家丘東平、民俗專家鍾敬文等都曾到此攬勝,觸發創作靈感。
島上有“後江平水”和“鄭祖嬉廟”的遺蹟。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在福建出兵勤王,入虎門馳援。船至白沙湖時遇大風暴,風暴後在大星所遇清兵,大獲全勝。正要乘勝前進,突然傳來了廈門失守的訊息,頓時亂了軍心,諸將請求回師救援,哭聲震天。鄭成功無奈,只好回師救援。當時,鄭成功之妹鄭祖嬉殿後之兵為風浪打翻,鄭成功葬妹於白沙湖畔之後江,並書“後江平水”四字,意願其妹英靈在後江使海水平靜如鏡,然後率師而進。雖其墓至今未發現,但歷代相傳,且於清代雍正年間建“鄭祖嬉廟”以資紀念。
沿岸海域的底質多為泥質和泥沙質,附近區域的底質較為特殊,主要為岩礁、砂和砂泥等,海底粗糙,礁石林立,環境相當多樣。獨特的離岸海島生境和海底特徵,為許多生物類群,如附著性海藻、珊瑚類、附著性底棲生物、埋棲性底棲生物和游泳生物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索餌和繁衍場所。該島上植被豐富,主要包括馬尾松、濕地松、桉樹、台灣相思、稠、荷木、木麻黃等30多種。遮浪半島分布有許多鳥類棲息地,常見成群的海鷗、八哥、白鷺從林中驚起,據初步統計,已發現鳥類20多種。該島上也是觀賞海上日落美景的絕好觀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