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了探究雷州半島作物布局調整對雷暴發生的可能影響,以達到趨利避害,利用相關分析、11種模型擬合和全變數回歸分析等數理統計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雷州半島年雷暴日數總的變化趨勢是明顯下降,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天氣,午後熱雷雨占雷暴天氣的大多數,其中5~9月雷暴日數最多,開雷、收雷年際變化差異大。隨著稻田的減少,糖蔗、水果種植面積的增加,雷州半島植被結構得到改善,雷暴天數呈明顯減少趨勢;蔬菜的種植改變了冬季閒田植被性質,不利於冬初、春末雷暴天氣的生成;花生種植面積的調整對雷暴天數變化影響不大。雷州半島水稻、糖蔗、水果、蔬菜等主要農作物布局調整對雷暴發生可能有明顯的影響,主要農作物對雷暴天數可能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糖蔗、水稻、蔬菜和水果,農作物布局調整對年開雷、收雷的遲早沒有影響。
成因
熱雷雨常出現在夏季午後或海洋上的夜晚。夏季午後,陸地表面受日射的影響,使近地面層的氣柱出現不穩定層結,對流作用也隨之發展,在氣柱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就產生雷雨。熱雷雨的強弱取決於局地加熱的程度,即最高溫度的高低。有時,湖泊與陸地交錯分布地區以及沿江、沿海地帶,因夏季白天水面日射增溫比陸地弱,形成水陸間局地溫差,導致小型的垂直環流。這種環流會起到觸發機制的作用,使對流雲發展,出現熱雷雨。熱力抬升作用往往比系統性上升運動要弱,因此,單純熱力抬升作用造成的雷雨不多。
產生情況
熱雷雨產生先雷後雨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是產生熱雷雨與地形 雷雨的積雨雲底部空氣層比較乾燥,積雨雲中降水在還未落到地面時已經蒸發掉了,而雷聲卻照樣傳到地面。而後積雨雲繼續發展,雨滴大到落到地面前還不致完全蒸發完時才形成降水;第二種情況是由於熱雷雨是帶有很強的局部性的,範圍很小,當它遠離本地時,雷聲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過來為我們所聽到,但由於雷雨雲遠離本地,降水當然不會落到頭上,而後隨著積雨雲移來才會發生降水,這也是先雷後雨。熱雷雨範圍小,常常是先雷後雨,持續時間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熱雷雨。
危害
夏季高溫給蔬菜生長發育帶來許多危害,比如造成植株失水、徒長、抗病性喪失等,誘發多種病蟲害。高溫、冰雹、熱雷雨等災害性天氣,也是造成蔬菜秋淡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蔬菜生產上做好高溫防禦工作,對夏季蔬菜栽培顯得特別重要。一、選擇耐熱抗病品種。各地可根據本地的情況,選擇適合本地栽培的抗高溫、抗病能力較強的蔬菜品種。二、在高稈作物間套作。充分利用高稈作物的遮陰作用,搞好喜陽與喜陰作物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