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舞

熊貓舞

熊貓舞,是起源於九寨溝縣的一種傳統舞蹈。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九寨溝縣草地鄉上草地村的白馬藏族中,就會有人戴上熊貓面具跳舞驅邪。這種獨特的祭祀舞蹈以家族傳承的方式一代代延續了下來。還在七八歲的時候,毛雲安就隨著大伯楊進保學習熊貓舞,按照風俗,他直到年滿15周歲以後,才被允許戴上熊貓面具參加了村里正式的祭祀表演。 2014年11月11日,熊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白馬藏人一直保留著跳“宙偶”的習俗,白馬藏人對面具舞,老熊舞跳曹蓋、曹目等稱之為“宙偶”,屬典型的儺舞,該舞源於古代苯波教的“百獸舞”。白馬藏人在跳百獸舞的頭一天即正月初六,要跳一種頭戴面具的“朝蓋”舞,即老熊舞。傳說白馬藏人是“奪納”(黑熊)和“奪嘎”(白熊)結合的後裔。妖魔鬼怪懼怕熊神,故跳神者化裝熊神,可以制服一切鬼怪。表演時由一個表演者頭戴黑熊頭(去骨做成的標本),手拿木棍和木製刀矛,隨著鑼鼓聲跳躍前行。近代,隨著熊貓一詞的出現“奪嘎舞”(白熊舞)變成了熊貓舞。

熊貓舞已經經四川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審委員會評審、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被列為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白馬藏族居住在九寨溝縣西南部的湯珠河和白水江上中游流域,總人口達4600多人。白馬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具有傳奇、獨特的文化。

歷史來源

白馬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隋唐(公元618年)吐蕃東征時,此地乃是兵家爭奪之地,後有藏兵留守,並與當地人(氐人)雜居通婚,逐漸形成了白馬人獨特的融合文化,即氐羌文化與藏文化的融合體。

松贊乾布早期,苯教盛行。《川西苯教調查報告》載:“松贊乾布東征時,派出的軍隊中,有苯教巫師隨軍,每千戶有個大的苯教巫師,稱之拉布波,每一個戰鬥小組有一個小巫師,稱拉巴。”苯教大師率兵士祭祀時,頭戴百獸面具。到民主改革時期,這些面具還剩下三十幾個,如今僅剩下12個。故人們稱之為十二相舞,其實是獅、虎、豹、龍、牛、琢、鳳、祭、大鬼、小鬼、醜莫(地母)等12種面具,而不是十二生肖。一般熊貓舞結束後,正月初七跳“百獸舞”。跳百獸舞時,先豎立一桿山神的旗幡,上面繪有一赤身露體、肩披虎皮、右手揮石斧、左手捧護裸體嬰兒的部落保護神形象,幾十位頭戴面具的演員跟隨一位巫師,沿反時針方向逆圈而跳,形體動作主要表現在手腳的變化上。舞為兩大段,每大段又分10~15個小段,每小段前都有些套子動作。第二大段中表現參加獻祭的動物在犧牲前的恐懼。整個舞蹈中有4段是模仿動物的舞姿,如鳳舞、猴舞、小鬼舞(模仿山羊動作)等。宙偶舞無歌無曲,主要以打擊樂為伴奏,樂器以鼓、鈸為主。

發展

2011年11月28至30日,中央電視台七套節目《鄉土》欄目記者一行兩人走進阿壩州九寨溝縣,以該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縐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熊貓舞”和傳統精彩的“塗墨節”、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奇異多彩的白馬藏族民風民俗等體裁為拍攝內容,專題拍攝製作 公益性旅遊文化類節目,向外界展示九寨溝縣獨具特色而豐富多彩的民俗民間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