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釋義
專指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的可愛孩子,但對於一些心性明顯有陰暗傾向的小孩所做出的,即使大人也為之懼怕的事情,不能以“熊孩子”予以解釋。
熊孩子的定義應該精確解釋為:會調皮搗蛋、會讓人哭笑不得,但是本身應該是滿懷善意的孩子。
熊孩子最突出的特點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孩子,他們在一些常規的事情上,會給出讓人大吃一驚的回答或做出人們意料之外的舉措,讓人錯愕、無所適從,最終總讓人莞爾一笑,乃至捧腹大笑。
在主觀傾向方面應該是:有小孩子特有的脾氣,機靈,但不會做太過分的事情,最終他們會給人們帶來快樂。
這才是網路上人們對熊孩子這一稱呼的本意。
出現的較早且非常有名氣的熊孩子代表:出自日本著名動漫《蠟筆小新》的野原新之助。
各地方言
在方言裡,熊孩子一般指發言惹人討厭的,沒家教的,改過後又會惹人生氣的,調皮搗蛋的小孩子。
在河南東部(商丘)、江蘇北部(徐州)及山東省,安徽北部(蚌埠、宿州)部分地區,有的地方也稱為“慫(sóng)孩子。在江浙滬一代的方言中,純字面發音為“yong lo xio"。!
例句1【怒其不爭】
孩子:(哭著回來)某某某他欺負我。
媽媽:你咋就這么熊呢?人家欺負你,你就受著?你就不會反抗啊?
例句2【哀其不幸】
某人a:(閒聊)你知道那個某某某么。
某人b:知道,跟個受氣包似的,平時就那么熊(兒)熊(兒)的,人家欺負他,他也不知道躲著點。
在山東,河南一帶,在對罵的時候往往也以熊孩子去辱罵對方。表示受方想法、行為惡劣比較能折騰闖禍不是好孩子。有時又指過於頑皮給能猴兒戳瞎眼調皮孩兒,熊孩子除了帶有網上傳說的詞性意外,詞性正在逐漸弱化,其中的恨意漸漸的少了,包容漸漸多了。
詳細解釋
熊孩子沒有年齡限制,他們可能出現在各個年齡段,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破壞力和充足的時間。他們無厘頭的要求往往弄的你不耐煩乃至抓狂。
當然,民間更多的是叫小孩子的。
來源是華北和東北地區的民間俚語,相當於“這倒霉孩子”。形容一個人很悲催。
如果總結分析一下網友們遭遇熊孩子的慘痛經歷,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熊孩子的主力軍,大多集中在幼稚園到國小中低年級這個年齡段;有人甚至戲稱,這個年齡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戰鬥機”。為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格外具有殺傷力?熊孩子的“熊”到底反映了什麼問題?
雖然一百個熊孩子有一百件不同的英雄事跡,它們之中卻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元素。首先是自我中心——熊孩子大多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也很少顧及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實際上,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觀點,自我中心正是兒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他通過著名的“三山實驗”得出結論,認為兒童直到7-12歲才有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後來的一些實驗表明,皮亞傑可能低估了兒童在這方面的發展進程;但不管怎樣,這些實驗至少說明,從他人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逐漸發展出來的。兒童往往過度地關注自身,不能很好地從他人角度考慮,這是熊孩子的之所以“熊”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熊”的另一個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對缺乏。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懂得根據所處的環境調整自己的行為,抑制不合時宜的內心衝動,這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對於熊孩子來說,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他們往往不願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這種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曾有研究者給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兩個選擇,或者立刻得到少量的零食,或者在等待一天后得到一大包零食,結果發現在6-8歲的兒童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抵禦眼前的誘惑,等待未來更多的獎勵;在9-11歲的兒童中,選擇等待的比例上升到了一半;12-15歲的兒童則幾乎全部選擇了等待。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更有可能受到內心衝動的驅使,表現出各種“熊”的行為。
除此之外,熊孩子之所以“熊”,第三個原因是尚未掌握在特定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的社會規範。人類社會充斥著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行為規範,比如“在別人家做客不要亂動東西”、“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譁”,它們規定了我們在某些場合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經過社會化的洗禮,我們對於這些規範早已爛熟於心,會在相應的場合里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是,社會化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試錯,並且貫穿一生。小孩子的社會化程度相對較低,沒有習得相應的行為規範,當他們的行為打破了這些規範時,就會給我們“熊”的感覺。
綜上所述,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為他們的心智和社會發展水平尚未達到“正常”社會生活的標準,所以表現出了各種不合時宜的行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幼稚園到國小中低年級的孩子會成為“熊孩子的戰鬥機”——年齡更小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年齡更大的孩子心智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社會化程度較高;只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對外界產生足夠的影響,但心理上的成熟度較低,尚不足駕馭這種行動力,所以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當然,個體差異也是存在的。就像在成年人中,我們也能看到過度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顧及他人感受的人一樣,孩子們“熊”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但不管怎樣,在變得“成熟”、“懂事”,變成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之前,每個孩子都難免會經歷一個相對比較“熊”的階段,難免會有幾件讓家長念叨許多年的光輝事跡。
那么,當孩子表現出了“熊”的行為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許多研究表明,過度放任和過度嚴苛都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自由,同時也設立明確的界線,當孩子越界時做出公正的懲罰,並解釋清楚背後的原因。這樣的教養方式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和社會發展,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而自主的人。
專家觀點
熊孩子是被過度管制的結果
澎湃新聞:很多人都特別關注您的女兒最終去哪裡讀書和在哪裡工作,似乎這是檢驗您教育成果的一種標準。那您如何評價我們將孩子是否能讀名牌大學,甚至是否能去常春藤盟校作為一種成功教育的標準?尹建莉:謝謝大家對我女兒的關注。我想我最明智的一件事就是在出書之初沒有透露我女兒的姓名。當時市場上所有的家教書,但凡以自己的孩子為案例,都是要把孩子姓名及照片放到書中的,這確實對作者及讀者都有某種滿足。我的責編當時也認為應該這樣做,我想了想,拒絕了。
一方面是母愛的本能。雖然我的書稿是四面碰壁後才找到出版社,當時並不知道會不會暢銷。但當時還真閃過一個念頭,萬一暢銷呢,孩子跟著那么出名,得承受多大壓力啊,我不希望她成為第二個劉亦婷。
另一方是來自專業上的本能。我這本書確實是用很大篇幅寫了我的女兒,但目的並不是寫她。我的書和當時市場上的家教書的區別是,我不是作為一個成功家長進行經驗之談,我是一位專業教育工作者,只是採用案例寫作的手法來呈現專業知識,讓教育學和心理學落地,我女兒不是楷模,只是我的案例主角而已,我寫的多是她出了某個問題我怎么解決。事實上我第一本書中涉及到的孩子有幾十個。所以,根本沒必要把我女兒照片放進書中。很慶幸我的這一決定讓她的生活沒有被打擾,她身邊的一些人知道那本書,並不知道她就是那個圓圓。
我女兒高考成績優異,後來讀常春藤盟校,這只是正確教育理念在一個孩子身上所顯示的成果之一,因為這些成績可以說明一個孩子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流和溝通水平、良好的習慣等很多方面——也就是說,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具有正常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心理健全的孩子——有了這些,即使他沒上名校,沒讀常春藤,也是成功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實上我們確實在生活中看到太多的情況,證明名校和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並沒有必然的聯繫,真正有關係的是綜合素質。說實在的,我覺得現在人們之所以過度追逐名校,除了名校確有其就業方面的優勢,更主要的是家長的面子。我女兒當然給了我“面子”,但我真的能接受她不上名校。她最讓我欣慰的不是她的學歷,而是她良好的學習能力、價值觀、生活能力等這些東西。她現在在一家英國公司工作,工作很忙,生活中和任何其她女孩子一樣,喜歡時裝,談戀愛,打遊戲,看電影,睡得晚,叫外賣等等,其實就是個普通的年輕人。
澎湃新聞:您怎么看現在一些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讀高中甚至國中?您認同這樣的教育路徑嗎?
尹建莉:就我接觸的情況來看,把孩子早早送到國外讀書一般是兩種情況,一是主動尋求優勢教育資源,二是被動拯救教育失敗局面。前者認同國外的教育模式,認為孩子在那裡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後者往往是因為孩子在國內的學習狀態很糟糕,沒辦法了,只好把孩子送出國,指望國外教育能拯救自己的孩子。不論什麼原因,這樣做好不好,也很難一概而論,關鍵要看孩子過去的心理基礎及新環境中遇到什麼樣的學校和教師,只有這兩方面都整合好了,早留學才是有意義的。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總體狀態比我國當下的學校教育要好,但也沒有強大到能拯救所有的孩子,國外混混也很多。所以內功還在家庭,還是要首先注意家庭帶給孩子什麼。這有點像就醫,哪裡都有好醫生和差醫生,協和醫院當然好醫生最多,但協和的醫生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人,康復需要病人自身的基礎,而最好的康復是少生病、不生大病,這是只有自己能對自己負責的。
總之,我不建議太早把孩子送出國讀書,至少應該等孩子上了高中,且國外有讓你極為放心的監護人。未成年人需要父母陪伴,家的溫暖比學校的任何條件都重要。如果是媽媽陪孩子去國外讀書,這樣會好些,但為了讀書導致夫妻長期兩地分居,這也是損失,父母的人生也是人生,沒必要為了一種可能性而做出太多犧牲。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她原本事業很出色,為了孩子的教育,從孩子上初一就帶出國讀書,直到孩子上大學了才回國。很多年夫妻分居,自己的事業也結束了,卻並沒見換回多么了不得的成果,孩子在國外唯讀了一所極普通的大學。其實就她的家庭情況看,她的孩子即使不出國,也不會比現在更差。在很多選擇面前,我們容易看到當下可見的、可量化的東西,卻容易忽略暗暗來去的得失,這些得失很多年才能被看到,所以常常不被人注意,甚至看到結果,人們也不願意承認其中的因果。
澎湃新聞:很多年輕家長試圖不給孩子太大壓力,實行所謂的素質教育,但後來又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處於中下而感到壓力山大,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家長到底應該如何做?如何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兩者中平衡?
尹建莉:他們有壓力,他們的孩子成績中下,因為他們沒理解什麼叫“素質教育”,也沒有真正做到素質教育。成績優秀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體現,而不是它的對立,所以不需要平衡。它們是因果關係,或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而不是並列關係,所以不會有排斥和對立。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惑,是因為概念不清或詞語誤導。這是個很大的話題,需要用很多的方法及語言來闡釋,我的兩本書中多有論述,這裡只能說這么多。
澎湃新聞:現在不時有關於未成年人自殺的訊息,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家長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異樣情緒?
尹建莉:如果孩子不是活得極為痛苦,他即使出於幼稚有過自殺的念頭,也不會真的去實施。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一個人,只要有一點點可以活下去的信念和理由,都不會去自殺,尤其人生尚未展開的孩子,他們對未來有多少憧憬多少夢想,他們是最不想死的、最怕死的。
那些真的敢於縱身從樓上跳下的孩子,他們不傻,他們只是走投無路。外界再讓他無奈而痛苦,都只是外部原因,都不足以殺死一個孩子,真正的痛苦來源於家庭,因為只有家庭的折磨才會日復一日,綿延不斷,擺脫不了,反抗不成,痛入骨髓。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凡自殺的孩子,全部是對父母徹底失望了,他們或許會因外部一個原因去自殺,但那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嘆的是人們現在經常去向稻草問責,讓稻草為駱駝的死負責。所以,那些能把孩子逼死的家長,他們絕不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異樣情緒”,如果能發現,他們的孩子就不會走上絕路,所以這個問題是個悖論。
前幾天剛被報導的四川男孩子小斯,在高考結束後自殺,從小斯的留言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逼到生無可戀的地步的。我對於現在人們一看到青少年自殺就說孩子不懂得珍惜生命,然後就說要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等說辭不僅不屑,甚至是憤怒——你以為孩子傻?你以為就你懂得死了不能再生?你看到孩子內心徹骨的痛了嗎……我對預防青少年自殺的最好建言是:父母們,請好好愛你們的孩子。只要孩子知道這世上有一個人真誠地愛著他,他就不想去死!
澎湃新聞:您怎么看待“熊孩子”的現象?有些孩子天性就比較調皮,為什麼現在會有一個專屬名詞來形容他們?這是提倡自由教育,或者不干擾孩子天性所導致的嗎?家長遇到熊孩子到底應該怎么辦?
尹建莉:孩子原本良善、純潔,如果真有一類孩子是“熊孩子”,產生原因是兩個:第一被錯誤評價,第二被改造和扭曲。同樣是孩子把電視遙控器扔魚缸,我認為這是孩子在探索,在嘗試,他在努力建立自己和世界的聯結,分辨自己和外界的關係,所以我覺得我孩子是天才,如果他願意,我會繼續買新遙控器來給他玩,十個遙控器夠不夠?花這點錢是為教育買單,孩子再“禍害”東西也不會讓我變窮。你認為遙控器只能開電視,不能扔魚缸,如果扔了,就是熊孩子,就得教訓他。評價不一樣,孩子當然變得不一樣。
吸引力法則在教育中很靈,你看孩子是牛頓,他就慢慢變得像牛頓,你看孩子像牛倌,他就慢慢變得像牛倌。我女兒小時候吃麵條,吃得高興時,居然端起碗扣自己頭上,收拾起來非常麻煩,我甚至不知道她這是在嘗試什麼,但我不會生氣,在我眼裡這非常正常,可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是熊孩子?她想在我新裝修房子潔白的牆上畫畫,我就專門空出一面牆給她,支持她。這樣說來她好像是個“熊孩子”,事實上她非常守規則,她很小就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在哪裡。一個孩子,如果他某方面沒有匱乏感,就沒有強烈的需求;如果他的心理不曾被壓抑,就沒有破壞欲和反抗欲。事實是,所有真正惹人生厭的“熊孩子”都是被不斷地錯誤評價、不斷地過度管制的結果。認為熊孩子是由於“提倡自由教育,或者不干擾孩子天性所導致”是完全錯誤的認識,是望文生義的推導。
澎湃新聞:您曾說您的教育理論多來自教育學的經典作品,那您覺得值得推薦的教育經典有哪些?您會參考中國文化傳統中的教育智慧嗎?
尹建莉:我認為東西方教育沒有根本性的衝突,如果說有不同,僅僅是東西方學校教育體制有所不同,那是政策層面的事,不是理念層面的,從理念層面來講,它們是一回事。我們東方教育不像西方教育那樣有非常系統、自成體系的著作,東方教育智慧多是散落在各位先賢的隻言片語中和民間生活的各個角落中,乍看有所不同,實際上沒有任何衝突。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因為人性是相通的。
教育學說起來是一門專業,但它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多領域知識的、邊界模糊的專業綜合體,或是一個智慧集合體,無法孤立存在,必須由許多知識、經驗和認識聚集而成。我是學師範教育的,但如果僅僅學習所謂的“專業知識”,那些書本和教材即使背得滾瓜爛熟也根本不夠,我覺得自己在專業上的成長得益於多年的閱讀,哪怕是中學時代讀過的一本小說,我也不能說它和我當下對教育的認識沒有關係。我陳述這一點是希望所有有志於教育的人都能首先成為閱讀的雜家,每一種人類智慧都是對教育有用的,把地基鋪得足夠大,才能蓋起高樓。
當然,有些書籍是對我的專業成長有直接影響力的,比如法國作家盧梭的《愛彌兒》,我在上大學時讀它,覺得它是一本小說;到我有了孩子再讀它,它就變成了哲學和教育學,我一下子覺得真正讀懂了這部書,這種新的感受是非常震撼的。還有美國作家弗洛姆的《為自己的人》和《愛的藝術》,它讓我對教育思考的立足點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前我總是站在社會功能角度上看教育,弗氏的作品讓我站到了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所以我看得更透徹,也學會了批判。還有杜威、蒙台梭利、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著作,我認為是學習教育學、了解兒童的必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