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營巷

焦營巷

原焦營巷南起二聖廟前,北至屏風街,長493米。宋兵制有馬軍司駐此。《鹹淳志》:武備門節制司城內四將,南宋紹定四年(1231),安撫余天錫請置,東將在軍頭司北馬軍司營內,原額500人。有玉橋,宋時稱軍頭司橋,橋北乃馬軍司營寨地。“馬”字與“焦”字相類,殆亥豕魯魚之屬,故民間訛馬營為焦營(巷)。

概述

原焦營巷南起二聖廟前,北至屏風街,長493米。宋兵制有馬軍司駐此。《鹹淳志》:武備門節制司城內四將,南宋紹定四年(1231),安撫余天錫請置,東將在軍頭司北馬軍司營內,原額500人。有玉橋,宋時稱軍頭司橋,橋北乃馬軍司營寨地。“馬”字與“焦”字相類,殆亥豕魯魚之屬,故民間訛馬營為焦營(巷)。

歷史

焦營巷有上、下焦營巷之分。上焦營巷原南起二聖廟前與軍督司巷相對;北至清遠橋直街與下焦營巷相對,長250米,處下焦營巷南,故名。宋稱馬營巷、焦營巷,原謂上焦營巷,1966年曾名擁軍巷,1981年復稱上焦營巷。1995年鳳起路拓寬改造建清遠里與仙林苑住宅區時,巷成小區主幹道。現上焦營巷北起鳳起路,南塞,長150米。下焦營巷原南起清遠橋直街與上焦營巷相對;北至屏風街與後營弄相對,長263米。宋稱馬營巷、下焦營巷,1966年曾名擁軍巷,1981年復稱下焦營巷。1995年鳳起路拓寬改造,路兩邊陸續建高樓大廈,使兩頭堵塞。現下焦營巷南接民航大廈,北至中大廣場,長53米。

蕭王廟,址下焦營巷4號,俗呼蕭相國廟,祀漢丞相蕭何。漢之律令典制,多蕭何制定,世名“蕭何律”。漢天下既定,論功第一,封酇侯。1955年毀廟中菩薩,為中北洗染店。1970年作市飲食公司倉庫,1974年改建為職工學校。1984年文普調查時僅存三開間二進及西廂房。

習俗

舊時,杭人有祈求鬼神以致福去災的習俗,蕭王廟即是以法令保平安的廟會之地。徐柳泉《游杭合集》記錄《杭人鬼祠》詩:“紛紛紅柬壽蕭王,家宴初排夜未央。綠錦宮袍一齊換,兩行男女上羹湯。”後注其親見:“八月十五日為蕭王生日也。是日,省中諸廟皆具儀物,具名片,使人來為(蕭)王壽。王廟中主者,則設筵席禮待來使,飲酒食湯餅以去。余見其諸廟來刺,有書晚生關某(羽)頓首拜者,有書愚妹觀世音斂衽拜者。其夜設家宴,移蕭王像於左,移寢殿夫人像於前殿,與王對坐,王側有男侍數十人,夫人側女侍稱之。奏樂進饌,無異人世之饗貴客。而每供一湯,則王與夫人各換一袍。土人云:將為長夜之飲也。杭人世信神鬼無需明理,蕭何和關羽及觀世音(菩薩)亦可拉郎配稱兄道妹。不過蕭何以律法著稱,清末民初,杭城內有蕭王廟四五處,百姓敬蕭何,則為畏法守紀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