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鮮勿落飯

無鮮勿落飯

《無鮮勿落飯》是一個活得熱氣騰騰的女子寫下的熱氣騰騰的文字,這些地道美食,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故里食物,都充滿人間煙火。本書共分為“無鮮勿落飯”“魚我所欲也”“最江南的味道”“味蕾上的鄉愁”四個板塊,有山珍有海味,有葷有素,有主食有水果,佐以美酒甜點,再以手繪插圖相配。 《無鮮勿落飯》一書由“華語原創文學網站——榕樹下”與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並得到百家講壇“壇主”鮑鵬山、《南方都市報》常務副總編輯崔向紅、盛大文學副總裁汪海英的競“鮮”推薦。

基本信息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關於你曾經在婉約宋詞中讀到,或是在小說影視作品中為之傾倒的江南美食。沒有北方那令人大快朵頤的肥肉烈酒,也沒有川湘辣子的口舌火熱,但因為江南佳肴極致的鮮美,讓人滿口留香。從海味到山珍,從江魚到湖魚,還有那些味蕾上的鄉愁,書里有著最江南的味道。也許你曾經傾心於詩畫中的滿城煙雨,希望用味蕾感受“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滋味;也許你曾經徜徉於老街的幽深小巷,只為找尋青蔥歲月里的那碗青草糊;而在菊黃蟹肥的時節,你嚮往的人生只不過是“持螯把酒與山對”。那么,是時候張開你的嘴,跟著女作家一起去品嘗江南最深處的味道了。

作者簡介

王寒:作家,行者,前媒體人。
出生於西湖邊,成長於東海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從業媒體17年,曾為江南某報常務副總編輯。好讀書,好音樂,好園藝,好戲謔,好美食,好行走。走遍中國所有省份,走過世界三十多個國家,邊走邊吃,且行且攝。樂在其中。
已出版主要作品有:
·《花事》
·《城市的良知》
·《少見多怪王小姐》
·《刀子嘴豆腐心》
·《純屬戲說》
·《行走新疆》

部分目錄

一、無鮮勿落飯

靠海吃海

不知許事,且食蛤蜊

吃了沙蒜力道足

桃花紅,泥螺肥

清明螺,賽肥鵝

三月三,辣螺爬高岩

螺中香妃

血蚶

悲情佛手

海瓜子

蟶子蟹話連篇

最愛清蒸蟹

秋風起,蟹腳癢

九月九,望潮吃腳手

蝦勾彈列傳

酒不醉人蝦自醉

“龍”得猛的小龍蝦

精彩書摘

上海女作家石磊在法國看到法國男人掰開長棍麵包,喝著紅酒,心裡嘀咕道:“作孽啊,喝酒連個下酒小菜都無,拿點麵包皮湊數,嘖嘖,哪裡像我們上海人,喝個小酒,無論如何也要弄個三四隻小碟子伴伴。”

我到上海出差,看到弄堂里的上海男人,拿著毛豆、螺螄過酒,心裡也嘀咕:“作孽啊,喝酒連個像樣的下酒小菜都無,拿點毛豆、螺螄湊數,嘖嘖,哪裡像我們,喝個小酒,無論如何也要弄個清蒸蟹伴伴”。

螃蟹的下場,離不了蒸焗煎炒幾種。但我覺得,清蒸是對一隻螃蟹最高的禮遇,與唐僧享受到的待遇等同。唐僧被妖怪抓住多回,每回妖怪都要把他蒸了吃,可見妖怪們也是頗懂烹飪之術的。

我堅定不移地認為,至鮮至味的東西,只需清蒸就好,清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有一篇《蟹會》:“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袁枚同樣以為,蟹最好獨吃,不宜搭配他物。這看法是有見地的。杜麗娘說自己一生最愛是天然,我跟杜麗娘一樣,一生最愛的也是天然——食物中的天然,就是清蒸,素來蝦蟹自帶油鹽,清蒸為上。每次看到那些大酒店裡做蟹饌,把蟹肉剝出來炒菜、做羹,做香辣蟹,加亂七八糟的調料,我就氣不打一處來。這不是糟蹋了螃蟹就是侮辱了味蕾,還給酒店提供了死蟹充活蟹、瞞天過海的機會。一次,一批作家大啖清蒸蟹,席間一個口無遮攔的朋友,不知怎的吃著蟹就想到了男女。他說,就像半老徐娘的床上功夫再好,男人家還是喜歡處女的清純。《禮記》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從飲食中想到男女,再以男女來論飲食,也頗到位。

我以為,清蒸蟹以青蟹和湖蟹味最鮮,這兩種蟹身上,常帶有污物,清蒸前須將其淨身,當然,此淨身非太監入宮前的“淨身”。蟹殼中的泥污有時並不易洗淨,人多半以牙刷刷洗,我有一友是牙科醫生,殺雞用牛刀,洗蟹時用上了進口的洗牙結石用的專用傢伙,插上電源後,噴出一股力度很大的細流,污泥立馬沖洗乾淨。

清蒸螃蟹時,用什麼蒸架也是有講究的,宜放在竹蒸籠上,不宜用盤子,用了盤子,蟹內流出的湯水會積存影響蟹味;也不宜用鋁製蒸架,箅子上全是圓眼,螃蟹腿盡插其中,幾條腿零落殘缺,像戰場上下來的殘兵敗將。如果用剛買的竹蒸籠蒸蟹,蒸過之後,螃蟹甚至帶有竹的清香,最妙不過。

螃蟹上了蒸架,像受炮烙之刑一樣,一時間五內俱焚,在裡面抓得沙啦啦亂響,聽得人心裡發毛,這時候,少不得念幾句阿彌陀佛替它超度。

吃清蒸蟹,調料也是馬虎不得,醋要鎮江的老香醋,醬油要用釀製的,生薑和大蒜少許剁成細末,再撒幾星白糖。蟹肉蘸上這樣的姜醋醬油,鮮得人魂飛魄散。

無腸公子上桌之時,便是吃貨心花怒放的時候,也是味蕾的高潮時分。

清蒸蟹中,我獨愛大閘蟹,就像屠洪綱所唱:“這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這一朵。”有一年秋,《湖州晚報》的老總潘文泉請我到太湖邊吃清蒸大閘蟹,現在回想起那年秋天,別的記不得了,腦海里只剩下太湖邊的大閘蟹——敦圓憨厚,朱紅透紫,肉質鮮嫩肥白。

吃清蒸蟹時,最宜飲酒賞菊,或者說,飲酒賞菊時,最好有蟹助興。就像古人讀書時,偏愛拉個美女陪讀弔膀子,還叫什麼“紅袖添香夜讀書”,謂之風雅。而把酒持蟹螯,向來是文人狂放不羈的形象,似乎少了菊花和黃酒,吃蟹也成了俗事。《晉書·畢卓傳》中的畢卓老兄就說過這樣的話:“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文人不容易滿足,但是有蟹吃的風流文人,對生活,還是很容易滿足的。

以前大戶人家,對付無腸公子有全套傢伙侍候著,小刀、小鉗子、小矬子、小榔頭等全套刑具,用以敲、刮、叉、擠,吃藝精湛的,可以一絲肉纖維也不會落下,吃完了,能把它的殼拼成一隻完整的蟹標本。劉若愚《明宮史》記載明代宮廷內吃螃蟹時的情景:“(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

吃蟹最“細膩”的是上海人。據說上海人去北京,上火車前帶上一隻螃蟹,到一站撕一條腿,下車才吃完。上海人吃蟹時不過幾口老酒,就不算上海人。我看到一位上海小姐吃蟹,翹著蘭花指,輕輕地將蟹肉剔下來,小口地品著。上海人吃蟹最忌把整個蟹身都蘸上調料咬著吃,說這無異於牛飲上等的龍井,而我等海邊人吃蟹就生猛多了,兩隻大螯,用利齒一咬,喀嚓一聲,皮開肉綻。上海小姐說,儂哪能介樣子吃蟹。上海小姐有所不知,我們吃海鮮,包括吃蟹,一向是粗放型。因為我們這裡的蟹實在太多了,吃不勝吃。

同席的有幾個“山哈”人,他們嫌麻煩竟然不吃螃蟹,呵,天下還有這樣的呆子,在美味前,竟然還怕什麼麻煩。我倒要斗膽問他們一句,做人麻煩不麻煩,難道因為麻煩就不做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