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刺繡

無錫刺繡

無錫刺繡又稱精微繡,簡稱錫繡,是江蘇刺繡藝術之一。據記載,無錫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繡服飾。清朝年間,創造了“閨閣銹”、“堆紗鎊”、“亂針繡”等精微繡特有的技法。

基本信息

無錫蘇繡作品

文化遺產名稱:無錫刺繡
所屬地區江蘇 · 無錫
遺產編號:Ⅵ-8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無錫市
遺產級別: 省
無錫刺繡藝術又稱“精微繡”。據記載,無錫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繡服飾。清朝年間,創造了“閨閣銹”、“堆紗鎊”、“亂針繡”等精微繡特有的技法。20世紀80年代初,精繡傳承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了“雙面精微繡”,使之成為舉國公認的優秀藝術品種。

所在區域

無錫是江蘇刺繡的重要產地之一。
無錫地處錦繡江南、太湖之濱,風光秀麗、人文薈萃。
無錫的刺繡藝術“簡稱錫繡”已有相當漫長的歷史,最早見於漢代劉向《說苑》所述:“晉平公使叔向聘吳,吳人飾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這段話記載的是:“晉平公派遣使節叔向來吳國訪問,叔向由吳國返回山西時,吳國人用裝飾富麗的花舫為他送行,在船的兩舷,各有五百名送行者,有的穿著刺繡的服裝,有的穿著錦緞和毛皮的服裝。晉平公在位時限為公元前557——前532年,而吳王闔閭徙都蘇州為公元前514年,這段史料所記載的還是吳國設都於無錫梅里時的事,這說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無錫地區就已經流傳著刺繡技藝。

歷史記載

又據無錫《金匱縣誌》記載:“堆沙刺繡茲明尤仲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創製堆刺紗繡,此業自給、巧奪天工,曾以充貢,邑人鹹仿其法。”可見當時無錫一帶的繡技盛況。另外“回文彩繡錦(俗稱戳紗繡)”也是當時極有名的工藝品。它採用大折技花紋樣,運用挑花繡法,也有把整朵花樣綴成方勝格子,形成四方連續。在技法上高度發揮圖案藝術的裝飾性,顯得格外巧妙。還有流行於民間的“挑花繡”,這種繡品在一定部位作方、園、菱、放射等單一意匠圖案,或綴成二方連續為帶樣延展、或綴成四方連續為整幅延展,製作方法是先在料子上用粉線劃一個大概結構,然後在既定的部位中運針,優秀的作品全憑作者心細手巧和豐富的想像力。配色有大紅大綠的,也由單純素樸的,各見長處。挑花繡後來逐漸被更為簡易的“列針繡”取代,刺繡花樣一般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圖案,如“吉祥如意”、“鳳穿牡丹”、“雙龍戲珠”等最為常見,當時的刺繡主要以家庭“女紅”的形式存在,品種有鞋頭、枕套、帳幔、椅墊、香包、鏡袱等等。

歷史發展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江南著名刺繡藝術家丁佩,號步珊,曾寓居無錫,她在無錫生活其間,身居閨閣,長期從事刺繡創作和研究,並利用“繡余清暇”之時不斷總結經驗,偶有所悟,即執筆紀錄,“積久輒成篇帙”後來她將這些刺繡藝術理論整理成書,於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發行,這就是我國刺繡藝術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專著——《繡譜》。在這部九千餘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齊、光、直、勻、薄、順、密”七字訣,總結了中國刺繡的基本特點和創作規律,成為後人研究刺繡的理論基礎。她還在書中寫道:“昔年春日,舟過梁溪,斜照滿山,風光成彩”。回家後,立即用“退紅絨(淺紅劈絨)參以牙色(似淺朱而略帶微紅),繡成遙山一桁“,只見“山椒新綠成林,溪中碧水鱗次”,連她自己也“頓覺耳目一新”,驚呼:“此畫家所未到也”。這一段充滿抒情意味的描述,表達了丁佩對無錫秀麗山水的熱愛之情,同時也反映出無錫這塊鍾靈毓秀的土地對藝術家的孕育作用。丁佩的刺繡傳世作品雖然至今尚未發現,但根據《繡譜》中對其自身繡作的分析,可知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實用繡,而是格調高雅的觀賞繡。丁佩說:“刺繡以針代筆,以絹素為紙,以絲線為朱墨、鉛黃。”“取材極約、而用甚廣”,同書畫一樣,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為“閨閣中之翰墨。”所以後人把這類出自閨閣中的觀賞繡稱之為“閨閣繡”,而“閨閣繡”在近代無錫刺繡藝術史上,一直占據著極重要的地位。

刺繡藝術家

錫繡藝術發展的鼎盛期,湧現出許多卓越的刺繡藝術家有:華璂、繆藝、陳華貞、薛文華、李佩黻、李韻和、張應秀、王琬香、趙祿增、郭景英、趙毓芸、陳少雲、奚念臣、秦素瑾、吳毓芬等人。其中影響和成就最大的,首推華璂。她與李佩黻帶領的錫山繡工會成為錫繡的兩大流派。
李佩黻:女,字芸清,生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1910年),無錫人。出身於仕宦之家。其祖父李福培,在清朝任過廣東從化縣知縣,父親李鎮衡,任過湖北一縣的知縣。他性格文靜,愛好刺繡,作品以淡雅、生動著稱。光緒九年(1883年),與同邑華文川結為夫婦。其夫工書善畫、多才多藝,人稱“藝三先生”他從丈夫那裡學到了比較系統的繪畫知識。平時刺繡,亦多以她丈夫的山水畫作繡本,在畫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她常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花木景物靜觀默察,認為刺繡亦應師法自然、形神兼備。她的繡品達到了“幾莫辨其為繡為繪,其技能之精微蓋入於神”的境界。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在華文川的支持下,在無錫創辦第一個民辦刺繡教育機構——錫山繡工傳習會,自任總教習(後改稱會長)。在華文川、王雲軒陳舊村等書畫家的協助下,用中國傳統的繪畫理論來指導繡工創作設計和傳授繡藝。在繡稿設計方面,特別注重保持淡雅清麗的江南畫風;在繡法上以纏針、列針、散套針為主,但根據物象的需要,也運用切馬鬃、打籽、高繡堆絹等手法,提高刺繡的藝術效果。創立“填色稀鋪法”,使大面積的渲染和遠景烘托的難題得到巧妙解決。在原有錫繡工藝的基礎上,對刺繡技藝進行改良,創造了畫書繡結合、富有變格特色的新繡法。繡工傳習會設繡工、修身兩門課程。她將平時實踐經驗整理成講稿,採取授課和講評的形式,向學員傳授刺繡技藝。繡工傳習會創辦時入會婦女達102人。以後無錫有幾所女校增設刺繡科。補工女校首先附設繡工專修學堂,繼而志成、學藝、振秀等女校均開設刺繡課,青年女子學繡成風。無錫刺繡從此進入歷史上的鼎盛期,形成了“錫繡”淡雅清麗、細雲光薄的藝術特色,與“湘繡”、“蘇繡”齊名。光緒三十四年,該傳習會和李佩黻等刺繡藝人分別獲得清政府農工商部一等獎牌、天津實業勸工場銀牌獎、第一次南洋勸業會金牌獎,獎勵他們“精緻繡品”,並能以“新法改良”刺繡工藝。宣統元年(1909年),她們的繡品又獲得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和義大利都靈舉辦的萬國博覽會金牌獎。宣統二年,李佩黻因患腸疾逝世,時年49歲。
華璂(1869—1939),字圖珊,號迦陵館主。無錫盪口鎮人。出身世族之家。其父是當時頗有名望的山水畫家,伯父華蘅芳是我國近代著名數學家。華璂自小就生活在書香門第,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又有機會接觸傳進來的大量西方文化藝術。她自小就聰穎過人,喜愛書畫及刺繡。成年後嫁與安徽籍金石家張守彝,仍住盪口娘家。1906年,華璂與堂妹華璵在盪口鵝湖女學教授刺繡。1910年,她們姊妹倆作品在第一次南洋勸業會上獲獎。1912年,華璂夫婦在上海開辦刺繡傳習所。1915年,華璂繡作的《公雞圖》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金牌獎。1939年病逝。在病逝前一年,她與許頻韻合著《刺繡術》。這是繼丁佩《繡譜》、沈壽《雪宦繡譜》之後,我國刺繡史上的又一本技法專著。
華璂的兒子張辰伯是位油畫家,亦擅雕塑,與劉海粟過從甚密。或許是受兒子的影響,華璂的作品以西洋水粉畫、油畫為稿本,在以傳統中國畫為稿本的刺繡界颳起一股創新之風。更可貴的是,她不但在內容上引進了現代繪畫的寫實風格,在刺繡針法止,亦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突破。華璂運用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列針”和“瑣和針”,打破了傳統次繡一味追求平、勻、細、密的死板做法,她放針自由,線條活潑而多變,所用繡線,也是多色絞合,決不拘泥於密針細線,而是粗獷中帶有縝密,分外顯得灑脫奔放。在色彩方面,她特別講究明暗層次的安排,巧妙地將數百種色線安排在一個畫面之中,利用絲線的色光,真實地反映大自然中的天光、雲色、林蔭、草叢,給人以和諧的美感。華璂這種自由的運針方法,成為現今盛行的亂針繡法的先導。華璂在其刺繡專著中,特別注重對大自然中光色的研究,並且特彆強調新法風景繡的要訣,就是如何通過巧妙的針法,運用繡線絲光的材質美來真實地反映物象的自然美,這種工藝美學觀點在當時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華璂又被稱為錫繡的改革家、創新家。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春,李佩黻、李韻和妯娌創辦“錫山繡工傳習會(簡稱繡工會),也是我國最早的民辦刺繡傳授組織,李佩黻、李韻和是華文川、華文匯弟兄的妻室。華氏弟兄均以善畫著稱,華氏家族中因善畫而列入書畫史籍者還有華廷藻、華鏡宇、華冀倫、華玉珩等。華玉珩(女)的畫,尤為著名,時人稱她的畫雅致大方,沒有閨閣氣。華氏一族,名家輩出。他們將民間刺繡工藝與國畫理論結合,又吸取了“露香園顧繡”技法,開創無錫刺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