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功率傳輸發展史
通過波束髮射能量的想法並不新奇。早在1899年,Nikola Tesla在Wardenclyffe進行的無線功率傳輸實驗就證明,可以在沒有導線的情況下點亮25英里以外的氖氣照明燈。
而創建於1934年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則將2.4-2.5GHz的頻段作為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領域的保留頻段,從而使人們可以在該範圍進行重大意義的科學研究。二戰期間,利用磁電管將電能轉換成微波的技術被成功開發。但是將微波轉回電流的方法直到1964年才被發現,在這一年裡,William C. Brown成功驗證了一個可以把微波轉換成電流的矽整流二極體天線。
1968年,Peter Glaser提出了在功率級別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的條件下,利用微波從太陽能動力衛星向地面傳輸功率的想法;而在1987年10月7日的一項固定高海拔中繼平台(SHARP)實驗中,一架小型飛機依靠RF波束提供的能量在空中飛行。此次飛行首開國際航空聯盟同類實驗的先河。
最後在1995年,NASA設立了一個集科研、技術和投資學習於一身的250MW太陽能動力系統(SPS),而日本的目標則是在2025年建立一個低成本的示範模型。
現有的無線能量傳輸技術的分類
① 輻射技術:通過某種獨特的接收器接收空氣中尚未散失的輻射能量,並將其轉換成電能,儲存給附近的電池中;② 磁場共振技術:當兩個物體在同一頻率實現共振時,將實現能量的無線傳輸;③ 電感耦合技術:通過相對很直接的接觸來進行能量傳輸,尤如把機器放在一個墊子上就能進行充電;④ 從環境中“收穫”能源:將自然界出現的熱能、光能和振動能轉換成所需的能量
相關詞條
-
能量無線傳輸
tran tran tran
-
無線微波傳輸
無線微波傳輸類似光線直線傳輸,是一種視距範圍內的接力傳輸。 無線微波傳輸分為:模擬微波傳輸和數字微波傳輸。 1、模擬微波傳輸模擬微波傳輸系統原理圖模擬微...
無線微波傳輸的概念: 無線微波傳輸的特點: 無線微波傳輸的分類: -
無線電力傳輸
無線電力傳輸,利用無線電的手段,將由電廠製造出來的電力轉換成為無線電波傳送出去,在通過特定的接收裝置將無線電波收集起來並轉換為電力,供人們使用。無線供電...
綜述 方式及特點 發展趨勢 最新訊息 -
電能無線傳輸
“電能無線傳輸”是利用一種特殊設備將電源的電能轉變為可無線傳播的能量,在接受端又將次此能量轉變回電能,從而到達對用電器的無線供電。
基本內容 -
無線電能傳輸
第一類是非接觸式充電技術所採用的電磁感應原理,這種非接觸式充電技術在許多攜帶型終端里套用日益廣泛。 第二類是最接近實際套用的一種技術,它直接套用了電磁波...
-
無線供電
無線供電,是一種方便安全的新技術,無需任何物理上的連線,電能可以近距離無接觸地傳輸給負載。實際上近距離的無線供電技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而我們現在...
原理 定義 夢想 套用 未來 -
無線路由
無線路由器是套用於用戶上網、帶有無線覆蓋功能的路由器。無線路由器可以看作一個轉發器,將家中牆上接出的寬頻網路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路設備(筆記本...
原理 優點 設定 接口 相關介紹 -
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利用磁鐵立即為一個以上的設備充電並且完全不藉助電線,這項技術允許設備在距離充電器最遠可達幾米遠的地方進行無線充電,富士通的無線充電技術利用...
概述 工作原理 優缺點 三大主流技術 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