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望感理論

無望感理論

無望感理論來源於抑鬱的歸因理論,是用來解釋抑鬱的歸因理論的。無望感的認知,引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無望型抑鬱,即抑鬱的一種亞型,表現為悲哀、自暴自棄、缺乏活力、冷漠、精神萎靡、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無望感理論認為,當經歷一個負性事件時,具抑鬱性歸因方式的人們比非抑鬱性歸因方式的人更易體驗到無望感,從而產生抑鬱,尤其是無望型抑鬱。

簡介

無望感理論來源於抑鬱的歸因理論,是用來解釋抑鬱的歸因理論的。抑鬱的歸因理論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Abramson等從歸因方式的角度提出的關於抑鬱的認知理論。該理論提出後,引起了心理學界廣泛的關注,近二十年來已成為抑鬱研究的熱點。抑鬱的歸因訓練就是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它的出現為抑鬱的治療提供了又一條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心理學同道的一些討論與批評,Abramson等又一次修正了習得性無助理論,強調了無望感在抑鬱形成中的重要角色,認為無望感是抑鬱最接近而且充分的原因,而無望感和抑鬱在個體將負性生活事件歸因為內部的、穩定的和全面的原因時,最容易發生。因此,這個理論又被稱為抑鬱的無望感理論。無望感的認知,引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無望型抑鬱,即抑鬱的一種亞型,表現為悲哀、自暴自棄、缺乏活力、冷漠、精神萎靡、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等。無望感理論認為,當經歷一個負性事件時,具抑鬱性歸因方式的人們比非抑鬱性歸因方式的人更易體驗到無望感,從而產生抑鬱,尤其是無望型抑鬱。

歷史

抑鬱的習得性無助

1975年Seligman首次將動物無助感實驗的結果用於解釋人類抑鬱。其基本觀點是:

(1)不可控期望的形成。當個體失去對某事或某人的控制時,動機會減弱,變得消極被動,形成不可控期望,即個體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無法控制環境中發生的事情。(2)不可控期望的泛化。當個體重複經歷無法控制事件時,不僅會出現對無法控制事件的不可控期望,而且會出現對相關事件甚至不相關事件的不可控期望,這就是不可控期望的泛化,進而產生無助感,導致非適應性的消極行為和其他的習得無助表現,最終出現抑鬱反應。抑鬱症是對不能逃脫或看似不能逃脫的應激的反應。應激源不斷強化個體,使個體因無法控制、無法擺脫,而變得放棄、沮喪、抑鬱。習得性無助理論片面強調了環境的影響作用,缺乏對個體內部心理的探索,忽視了人有主觀能動性,能夠對客觀環境和主體因素進行分析,對自己的失敗進行解釋,從而無法解釋抑鬱的個體差異性。

修正的習得性無助

1978年Abramson,Selig-man&Teasdale針對Seligman的習得性無助理論的不足,提出了修正的習得性無助理論,由強調控制性轉向強調認知過程,由行為主義取向轉向認知心理取向。該理論引入了社會心理學中歸因方式的概念,重構了習得無助理論。修正的習得性無助理論認為無助感不是個體經歷的必然結果,而是取決於個體的歸因方式。只有當個體把重要的災難性事件歸因為穩定的、普遍的和內部的原因時,才會導致抑鬱。然而,歸因方式雖然強調了個體內部的認知過程,但將複雜的心理活動過於簡單化,對行為動機的理解過於狹窄,同時沒有說明這種歸因方式是如何形成的,不能很好地揭示抑鬱的產生原因。

抑鬱的無望理論

隨著社會認知心理因素在抑鬱研究中的作用不斷凸現,心理學研究者發現單獨強調應激因素或易感性因素都不能圓滿地揭示抑鬱的病因學機制。將二者相結合,構建抑鬱的易感性-應激模式(vulnerability-stressmodel),已成為當今抑鬱病因學研究的趨勢。因此,1989年Abramson等又一次修正習得性無助理論,提出了抑鬱的無望理論。Abramson著重從4個方面闡述了抑鬱無望理論:(1)無望理論各因素之間的關係;(2)無望理論中認知易感性的內容;(3)無望感的含義;(4)無望抑鬱的表現。

推斷模式

無望理論認為無望抑鬱的變化發展遵循特定的過程,負性生活事件和負性推斷類型是這個過程的開端,是產生無望抑鬱的起始的、間接的原因。無望感被認為是導致無望抑鬱形成的必要的、直接的原因。具有負性推斷類型的個體,面臨負性生活事件時,不僅會對事件的原因進行負性歸因,歸因為穩定的、普遍的和內部的原因,而且還會對事件進行消極解釋,認為負性事件會對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形成無望感,最終導致無望抑鬱。

決定因素

無望理論中的認知易感性因素 根據無望理論,無望抑鬱是由2個方面的因素決定:(1)認識易感性,即個體本身所具有的易產生抑鬱症狀的認知傾向性因素;(2)社會應激因素,即負性的生活事件。認知易感性具有3個方面的特點:(1)將負性事件歸因為普遍的、穩定的原因,而不是片面的、暫時的原因;(2)認為負性事件的結果將對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是某一方面產生不良影響(泛化);(3)將負性事件歸因於內部的原因(自我原因),而不是環境的原因具有這種負性推斷類型的個體,在遭遇負性生活事件後傾向於進行消極的解釋和歸因,從而產生無望感,導致抑鬱。認知易感性因素與應激因素以一種互動作用的方式對抑鬱的產生、發展起作用,即單一的認知易感性因素或應激因素並不能導致無望感以及抑鬱症狀的產生,二者缺一不可。

症候群

無望理論中把由無望感所直接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群命名為無望抑鬱。歸納起來,無望抑鬱症候群中有11種代表性的症狀:(1)主動反應缺失,它源於對改變消極結果的無助感。(2)悲傷情感,它源自對負性結果和黯淡未來的預期。(3)自殺傾向,Beck認為無望感是導致嚴重自殺傾向和自殺企圖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自殺傾向是無望抑鬱的一個症狀。(4)活力缺乏,(5)冷漠。(6)心理動力缺乏,Beck認為這3種症狀通常伴隨著嚴重的主動反應動機下降,可作為無望抑鬱的症狀。(7)睡眠障礙。(8)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個體對高度渴望的事物感到獲得無望,並專注於這種無望感而無法自拔,就會引起睡眠障礙和注意力難以集中。(9)心境性的消極認知,根據Bower的心境性情感認知觀點,患有無望抑鬱的個體感到持續的悲傷,其認知也會更加消極。(10)低自尊,Abramson認為當個體把負性生活事件歸為自我的原因,並且自我個性的缺陷對整體自我概念非常重要且不易改變,個體就容易表現出低自尊症狀。(11)依賴,依賴感往往伴隨著低自尊,因為導致低自尊的情境會使個體感到自己不如別人,進而增加過分依賴他人的可能性。

預防和康復

根據無望抑鬱的推斷模式,其中的每一環節不但可以作為抑鬱臨床干預的切入點,還可作為預防無望抑鬱症狀產生和復發的依據。無望理論強調情境因素對無望感的誘發作用,並主張通過改變情境(如負性生活事件)對認知易感個體的影響來預防和治療無望抑鬱。同時,無望理論認為可通過改變抑鬱患者的推斷類型,降低無望感,提高希望感,以改善患者的抑鬱情緒狀態、減輕抑鬱產生和復發的風險。無望理論在治療套用中關注推斷的內容,而不是推斷的合理性和真實性,這不同於注重改變患者的認知歪曲和偏見的傳統的認知療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