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哲學概念]

無我是佛發現五取蘊的共相之一,五蘊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 什麼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徵。佛陀說“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S.22.15)以不實之義為無我。當觀受無常,如是觀者則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忿怒) ;當觀識無常,如是觀則識非我,非我所、亦非我體。

ps:

內觀四念處、凡是集法都是滅法、修四聖諦:

此乃覺的集、此乃覺的住、此乃覺的滅;

此乃受的集、此乃受的住、此乃受的滅;

此乃思的集,此乃思的住,此乃思的滅;

此是色的集,此是色的住,此是色的滅;

此是行的集,此是行的住,此是行的滅。

破心中的欲望→五蘊欲、情慾,(宇宙世界)色慾,無色慾,和我執。

簡要解釋

梵語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語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認為心身中存在個“我”:把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認為“我”在色、受、想、行、識中;而這種自我感覺,正是對身心錯誤認識)。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論書《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說到:世界是由物質及精神現象組成,物質叫做色法,精神現象叫做名法。其中組成色法的最小單位是色聚,組成名法的最小單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滅著,一彈指間,名色法就生滅了上億次。

同樣,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構成,這裡面沒有恆常不變的我,沒有靈魂。組成人的這些極其細微的色法與名法,一直都在那裡不停的剎那的生滅著,根本就找不到一個不生滅的東西,也找不到一個叫做‘我’的實體存在,------這都是可通過修行(大念處經)親證和親見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剎那不停地變化著,既有某一階段的微小量變,也有不同生命形態之間的質變,質變也就是所常說的輪迴,這中間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

「四念處」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要義為如實觀察,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對治法,但易執彼端,其不淨乎?其苦乎?無常乎?無我乎?豈可求之,當如實觀之,不可妄定),在解脫煩惱的力道和效果上,減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許多值得探究之處,如何經由四念處的修持而滅除煩惱,藉此文略作介紹。

其實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時也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不過那只是定,細微執著於有我而修的禪定(雖然說在那一個境界時確確實實沒有了我這個概念,但是其“行”依舊幽微細潛的在發動,所以,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隨著不同人的念妄動生髮的不定,處於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終究會在非常非常遙遠的時間後重新從定中出來,且由於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執於有我,而“行"卻也依舊發動,故從定中出來時,同分妄見與別業妄見重新邊計執為我之凡人(主要是細微的無始來積累的別業妄見,同分妄見比較少)),所以當出來後又循流生死,反反覆覆。世尊察覺到非想非非想並不是終極的解脫之道,故而另尋正道。在菩提樹下,不斷反“觀”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樣不執著於一切而入定,而是“觀”一切如如不動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會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進一步破執“識”(色,受,想,行,識,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細相主要在行和無明所生的識)。因為外道的定實際上是依舊隨流著幽微的行,和識在哪裡反反覆覆的,而世尊“觀”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覺一切,不為一切所動,故而最終解脫。

相關經文

色(覺、受、想、行)是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渴愛在那裡生起;(執取欲獲得)各種色(覺、受、想、行)。
於色、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愚痴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讚嘆於色;樂著於色,讚嘆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痴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所樂,讚嘆,系著,住。色縛所縛,內縛所縛,不知根本,不知津際,不知出離。是名愚痴無聞凡夫,以縛生,以縛死,以縛從此世至他世;於彼亦復以縛生,以縛死。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於此五受陰,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云何 如實知? 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 大造色,是名 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 色集如實知? 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 色味如實知?謂 色因緣生喜樂,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 色患如實知?若 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 色離如實知?若 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有 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 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緣 六受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 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於 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 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謂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謂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謂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是識離如實知。

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舍利弗答言:“ 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 何所不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知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說彼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若心得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梵行立,梵行立者離他自在,是名苦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慾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受,想、行、)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受、想、行、)識。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受、想、行、)識。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受、想、行、)識。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無常者為苦耶”?答言:“是苦”。“ 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 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 ”? 答言:“不也 。“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觀察;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四八] 第六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五蘊及五取蘊,且諦聽!
諸比丘!以何為五蘊耶?
諸比丘!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
所有受之……所有想之……乃至……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乃至……名為行蘊。
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
諸比丘!此等名為五蘊。

佛陀在《蘊相應·蘊經》(Khandha sutta)等經中解釋五取蘊說:
“諸比庫,什麼是五取蘊(pa¤cupādānakkhandhā)呢?
1) 諸比庫,凡任何色(Yau ki¤ci, bhikkhave,rapau),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是有漏的(sasavau),可執取的(upadaniyau),這稱為色取蘊(ayau vuccatirapupadanakkhandho)。
2) 凡任何受(Ya kaci vedana),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受取蘊(ayau vuccativedanupadanakkhandho)。
3) 凡任何想(Ya kaci sa¤¤a),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是有
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想取蘊(ayau vuccatisa¤¤upadanakkhandho)。
4) 凡任何行(Ye keci saikhara),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
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行取蘊(ayau vuccatisaikharupadanakkhandho)。
5) 凡任何識(Yau ki¤ci vi¤¤aoau),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
近,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識取蘊(ayauvuccati vi¤¤aoupadanakkhandho)。
諸比庫,這些稱為五取蘊(Ime vuccanti, bhikkhave,pa¤cupadanakkhandha)。”(S.3.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諸比丘!譬如狗,繩系著柱,結系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慾,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受、想、行)識。..
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樂著於識;樂著識故,復生未來諸識

《相應部》

犍度篇蘊相應

[八二] 第十 滿月(漢譯雜阿經卷二(大正藏二、一四b)中部經典一0九、一一0。)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與大比丘眾俱。
二 時,世尊於十五日布薩滿月之夜,為比丘眾所圍繞而坐於露地。
三 時,有一比丘,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若許答我問者,我願聊問世尊。”
“比丘!然則坐於己座,而如所欲問。”
四 “唯唯,大德!”彼比丘應答世尊。則坐於己座,而白世尊曰:
“大德!有五取蘊,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此事然耶?”
“比丘!有五取蘊,謂色取蘊……
五 “善哉,大德!”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再問世尊曰:
“大德!此五取蘊以何為根耶?”
“比丘!此五取蘊乃以欲為根。”
六 ……乃至……
“大德!彼五取蘊即是取耶?以離五取蘊有取耶?”
“比丘!彼五取蘊亦非即取,亦非離五取蘊有取。於彼有貪慾者,此,乃取。”
七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再問世尊言:
“大德!於五取蘊,應有欲貪之差別耶?”
“比丘!世尊當說,比丘!於此有一人如是思惟,謂:我於未來世得如是色,我於未來世得如是受,我於未來世得如是想,我於未來世得如是行,我於未來世得如
是識。比丘!於如是五取蘊,當有欲貪之差別。”
八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如何蘊名為蘊耶?”
“比丘!以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名為色蘊。以受……想……行……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
近名為識蘊。比丘!以此等之蘊名為蘊。”
九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依何因、何緣名為色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受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想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行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識取蘊耶?”
“比丘!以四大為因、以四大為緣,而為色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受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想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行取蘊。
以名色為因、以名色為緣,而為識取蘊。”
一0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起有身見耶?”
“比丘!於此處之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以見色是我,我乃色有,我中有色、色
中有我。見受……想……行……識是我,我乃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比丘!如是而起有身見。”
一一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不起有身見耶?”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之法,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法,不以色是我,我乃以色而有,我中有色、
色中有我,不以受……想……行……識是我,我乃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比丘!如是而不起有身見。”
一二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以何為色之味?以何為過患?以何為出離耶?以何為受……想……行……識之味?以何為過患?以何為出離耶?”
“比丘!緣色所生喜樂為色之味。色之無常、苦、變易之法,為色之過患。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色之出離。緣受……想……行……識所生喜樂,為識之味。識之無常、苦變易之法,為識之過患。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識之出離
一三 “善哉,大德!”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而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知、如何觀者,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一切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隨眠耶?”
“比丘!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受……想……行……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識,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則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一切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隨眠。”
一四 其時有一比丘,心生思念:
“如是色乃無我,受……想……行……識乃無我。[然]無我所作之業,何者之我應受?”
一五 時,世尊心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以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此處有一愚人,以無智、無明渴愛所礙之心,思惟能越師教而言,[謂:]“如是色乃無我,受……想……行……識乃無我,[然]無我所作之業,何
者之我應受?”諸比丘!處處於彼諸法,受我質問之調練!
一六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受……想……行……
“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無常、苦、變易之法者,以見於此,得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諸比丘!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是故諸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二二 受……
二三 想……
二四 行……
二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識之過去、未來、現在……乃至……遠近之一切識,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二六 諸比丘!聖弟子以此名為減而不增,舍而不取,退而不近,離薰而不偏薰。
二七 何以減而不增耶?以減色而不增,以減受……想……行……識而不增。
二八 何以舍而不取耶?以舍色而不取,以舍受……想……行……識而不取。
二九 何以退而不近耶?以退去色而不近,退去受……想……行……識而不近。
三0 何以離薰而不偏薰耶?以離薰色而不偏薰,離薰受……想……行……識而不偏薰。
三一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以厭患於色,厭患於受……想……行……識,厭患而離貪,離貪而解脫,解脫而生解脫智,則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八一] 波陀聚落
爾時,世尊住拘睒彌國瞿師多羅園。
時,世尊清晨著下衣、持缽、衣,入拘睒彌乞食。行於拘睒彌乞食,食已,從乞食還,自收藏臥、坐具,持缽、衣,未告侍者,不顧比丘眾,獨去遊方。
時,有一比丘,於世尊出去未久,來至具壽阿難處,來而言於具壽阿難曰:
“友阿難!世尊自收藏臥、坐具,持缽、衣,未告侍者,不顧比丘眾,獨去游矣。”
“友!世尊自收藏臥、坐具,持缽、衣,未告侍者,不顧比丘眾,獨往遊方時,世尊欲獨住,任何人皆不得隨從。”
時,世尊順次遊方到波陀聚落。於此,世尊住於波陀聚落跋陀薩羅樹下。
時,有眾多比丘,來至具壽阿難之處,與具壽阿難俱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言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言具壽阿難曰:
“友阿難!已久不親聞世尊之說法。友阿難!我等欲親聞世尊之說法。”
時,具壽阿難,與彼諸比丘眾俱,來詣波陀聚落跋陀薩羅樹,世尊之住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時,世尊為彼諸比丘說法,教示、勸導,讚嘆勉勵,令之歡喜。
爾時,有一比丘!心生如是思念:
“如何知,如何觀者,得無間盡諸漏耶?”
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以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我思擇而說法,思擇而說四念處,思擇而說四正勤,思擇而說四如意足,思擇而說五根,思擇而說五力,思擇而說七覺分,思擇而說八聖道分。
諸比丘!如是乃我思擇之說法。
諸比丘!如是我思擇說法,時,此處有一比丘,心生是念:‘如何知,如何觀者,得無間盡諸漏?’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觀者,得無間盡諸漏耶?
諸比丘!於此處有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乃至……不隨善知識之法,以見色為我。諸比丘!彼以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若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於無聞之凡夫,生渴愛,依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無間盡諸起所生,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受……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受……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雖不見色是我,卻見我有色。諸比丘!彼以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若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於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彼渴愛……受……觸……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而盡諸漏。
雖不見色是我,亦不見我有色,卻見我中有色。諸比丘!彼以見為行。此行以何因、以何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於無聞之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彼渴愛……受……觸……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不見色是我,不見我有色,亦不見我中有色,卻見色中有我。諸比丘!彼以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於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渴愛……受……觸……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乃至……盡諸漏。
雖不見色是我,亦不見我有色,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但見受是我,見我有受,見我中有受,見受中有我。見想……行是我,見我有行,見我中有行,見行中有我。見識是我,見我有識,見我中有色,見識中有我。諸比丘!彼以見為行。此 行以何為因……乃至……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渴愛……受……觸……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不見色是我,不見受是我,亦不見想……行……識是我,以起如是見,[謂]此是我,此是世間,死後有我、有常、恆、永住而不變易之法。諸比丘!彼以常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乃至……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雖不見色是我,亦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以起如是見,而雖不以為此是我,此是世間,死後有我、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但起如是見,[謂:]應非有我,非有我所,應非我、非我所。諸比丘!彼以斷見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乃至……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不見色是我,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以起如是之見,但不以為此是我,此是世間,死後有我、常、恆、永住不變易之法,起如是之見,不以為非有 我,非有我所、非我、非我所唯疑惑、猶豫而不追究於正法諸比丘!彼疑惑、猶豫,而不追究於正法為行。此行以何為因、以何為集、從何而生、從何而現耶?諸比丘!於無明觸所生之所受觸者,無聞凡夫生渴愛,由此而生行。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渴愛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受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觸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彼無明亦是無常、有為、緣起所生。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於無間盡諸漏。”

一~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對色如理作意,且如實以觀色之無常性!諸比丘!比丘若對色如理作意,如實以觀色之無常性者,則厭患於色。喜盡故貪盡,貪盡故喜盡。喜貪盡故 名為心解脫、善解脫。
四 諸比丘!對受如理作意,且如實以觀受之無常性!諸比丘!比丘若對受如理作意,如實以觀受之無常性者,則厭患於受。喜盡故貪盡,貪盡故喜盡。喜貪盡故,名為心解脫、善解脫。
五 諸比丘!對想如理作意,且如實以觀想之無常性!諸比丘!比丘若對想如理作意,如實以觀想之無常性者,則厭患於想。喜盡故貪盡,貪盡故喜盡。喜貪盡故,名為心解脫、善解脫。
六 諸比丘!對行如理作意,且如實以觀行之無常性!諸比丘!比丘若對行如理作意,如實以觀行之無常性者,則厭患於行。喜盡故貪盡,貪盡故喜盡。喜貪盡故,名為心解脫、善解脫。
七 諸比丘!對識如理作意,且如實以觀識之無常性!諸比丘!比丘若對識如理作意,如實以觀識之無常性者,則厭患於識。喜盡故貪盡,貪盡故喜盡。喜貪盡故,名為心解脫、善解脫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不取於色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則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亦不取於色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
名為慧解脫者。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不取於受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則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亦受之厭患……乃至……名為慧解脫者。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乃想……行……不取於識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亦不取於識由厭患、離
欲、滅盡,而解脫,名為慧解脫者。
諸比丘!於此,如來、應供、正等覺者與慧解脫之比丘,有何之差別,有何之特相,有何之殊異耶?”
“大德!我等於法,乃以世尊為根,以世尊為眼,以世尊為依。大德世尊!願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當從世尊聞而受持。”
“諸比丘!然則!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唯唯,大德!”彼諸比丘,應諾世尊。
世尊乃如是說曰: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乃令起未起之道,令生未生之道,說未說之道,知道,覺道,悟道。諸比丘!如今諸弟子,隨於道,隨從而成就。
諸比丘!此乃如來、應供,正等覺者與慧解脫比丘之差別,特相,殊異是。”

一一 如‘我今為色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色所食,如今現在為色所食。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色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色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色所食。’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色,不樂著未來之色,則於現在之色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二 如‘我今為受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受所食,乃如今現在為受所食。我若樂著於未來之受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受所食,乃如今現在為受所食。’彼如是 思擇,則不顧過去之受,不樂著未來之受,則於現在之受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三 如‘我今為所想所食……
一四 如‘我今為行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行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行所食。我若樂著未來之行者,乃如今現在為行所食。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行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行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行所食。’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行,不樂著未來之行,則於現在之行向厭患、離貪、滅盡。
一五 如‘我今為識所食,我於過去世,亦為識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識所食。我若樂著未來之識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識所食,乃如今現在為識所食。’彼如是 思擇,則不顧過去之識,不樂著未來之識,則於現在之識向厭患、離貪、滅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