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世紀的巴爾的摩,一對母女慘遭殺害,兇案現場簡直是慘不忍睹。警探艾米特·菲爾茲 (盧克·伊萬斯飾)在調查這起影響惡劣的謀殺案的過程中,突然有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兇手所使用的犯罪手法竟然如此地似曾相識,與一份當地報紙刊登的小說連載里的連環殺人犯製造的血腥恐怖,有著難以置信的相似之處,而這個精選故事集的作者恰好就是一直在埋頭奮鬥但現狀非常落魄的小說家埃德加·愛倫·坡 (約翰·庫薩克飾),於是他很自然地被菲爾茲當成了第一犯罪嫌疑人。然而就在愛倫·坡接受警方審訊的時候,另外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殺戮就在警察眼皮子底下發生了,同樣模仿的是愛倫·坡所創作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犯罪故事。菲爾茲很快就明白無誤地意識到,顯然是有一個兇殘成性的殺人魔正在以一種不受限制的方式複製愛倫·坡的作品,以此作為自己嗜殺遊戲的背景幕布。為了徹底地阻止這種虐殺的行為,菲爾茲只好回過頭來徵求愛倫·坡的幫助,好共同揣測兇手的下一個目標——然而,當所有的線索都表明,某個和愛倫·坡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的人將會成為罪犯即將下手的攻擊目標的時候,每一個不幸捲入其中的人都不得不承擔更大的風險。而作為那個創造了這些偵破故事的作者,愛倫·坡必須深入挖掘自己只運用在小說里過的推理能力,嘗試著在兇手行動之前,徹底地揭開他的面具,讓所有的謎團全部煙消雲散,他知道自己所剩的時間不多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約翰·庫薩克 | 埃德加·愛倫·坡 | 簡介 作家 |
愛麗絲·伊芙 | 艾米麗·漢米爾頓 | 簡介 愛倫的女友 |
盧克·伊萬斯 | 艾米特·菲爾茲 | 簡介 警探 |
布萊丹·格里森 | 漢米爾頓先生 | 簡介 艾米麗的父親 |
凱文·麥克納利 | Maddux | |
帕姆·費里斯 | Mrs. Bradley | |
奧利弗·傑森-科恩 | John Cantrell | |
Jimmy Yuill | Captain Eldridge | |
Sam Hazeldine | Ivan | |
帕姆·費里斯 | Mrs. Bradley | |
布蘭登·柯伊爾 | Reagan | |
安德爾·羅林 | Doc Clements | |
Aidan Feore | Stage Manager | |
戴夫·勒格諾 | Percy | |
Michael Cronin | Old Gentleman | |
Michael Poole | Professor | |
麥可·夏農 | Dr. Morgan | |
查麗蒂·維克菲爾德 | Field's Maid | |
John Warnaby | Griswold | |
Matt Slack | Sailor | |
Ian Virgo | Fire Marshall | |
Michael J. Fourticq | Bookseller | |
Jasmina Ilic | Older Tenement Woman(Dead) | |
Teodora Uveric | Young Tenement Woman(Dead) | |
Kristof Farkas | Wretching Student | |
Luka Mijatovic | Small Boy | |
József Tálos | Sherry Merchant | |
馬特·德沃爾 | Hamilton's Security Guard | |
謝爾蓋·特里富諾維奇 | Salty Sailor | |
Milos Djuricic | Porter - Paris | |
Bojan Peric | Officer at Precinct | |
Ana Sofrenovic | Lady Macbeth | |
Steve Agnew | Doctor in'Macbeth' | |
Malina Nikolic | Gentlewoman in'Macbeth' |
職員表
製作人 | Marc D. Evans、Carolyn Harris、Ildiko Kemeny、Trevor Macy、Jesus Martinez、亞倫·瑞德Aaron Ryder |
導演 | 詹姆斯·麥克提格 |
副導演(助理) | Krisztina Barkóczy、Neszmélyi Beáta、Ben Burt、Alex Gavigan、Gerry Gavigan、Nikola Ivanovic、Emese Matuz |
編劇 | Ben Livingston、Hannah Shakespeare |
攝影 | Danny Ruhlmann |
配樂 | 盧卡斯·維達爾 |
剪輯 | Niven Howie |
選角導演 | Elaine Grainger |
藝術指導 | 羅傑·福特 |
美術設計 | Dragan Kaplarevic、Zsuzsa Kismarty-Lechner、Paul Laugier |
服裝設計 | Carlo Poggioli |
視覺特效 | Marcus Hindborg、Jan Stoltz |
布景師 | Kerrie Brown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目 | 信息 |
1、The Raven | 藝人:Lucas Vida 語言:英語 唱片公司:Sony 發行時間:2012年4月10日 專輯類別:原聲帶、影視音樂 |
2、Fields Arrives | |
3、The Pit and the Pendulum | |
4、Rush to the Theatre | |
5、Maddox Identifies the Body | |
6、Poe and Emily | |
7、Ladies' Luncheon | |
8、Man in Red Hat | |
9、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 | |
10、The Entombment of Fortunato | |
11、Poe Talks of His Wife's Death | |
12、Searching the Theatre | |
13、Police Briefing | |
14、Poe and Hamilton on the Path | |
15、Edgar Chases the Killer | |
16、Going to the Editor | |
17、Where's Emily? | |
18、Finding Emily | |
19、Searching the Churchyard | |
20、Poe on Bench | |
21、In the Hospital | |
22、Rakish Paddy(Bonus Track) |
幕後花絮
•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傑瑞米·雷納曾經是扮演愛倫·坡和菲爾茲警官的人選。不過,傑瑞米·雷納後來參演了電影《碟中諜4》,放棄了該片 。
•劇組找過勞米·拉佩斯,為她提供了艾米麗這個角色。但是她拒絕了劇組的邀請。
•為了詮釋角色,庫薩克做了很多功課,讀了很多愛倫·坡的詩歌以及他的傳記。
•該片第一支預告片於2011年10月7日發布,1849年的同一天,40歲的愛倫·坡逝世。
•為了和人物形象更吻合,約翰·庫薩克減掉了20多斤 。
獲獎記錄
年份 | 獎項 | 獲獎者 | 提名/獲獎 |
2013年 |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展映單元-類型特選 | 《烏鴉》 | 提名 |
幕後製作
劇本
該片改編自美國恐怖文學家、偵探小說家埃德加·愛倫·坡的詩歌代表作《烏鴉》,由Hannah Shakespeare和Ben Livingston共同編劇,虛構了愛倫・坡死前“神秘”的5天裡發生的事情 。
拍攝
該片於2010年11月9日在貝爾格勒和布達佩斯開拍 。
製作發行
製片信息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1. Intrepid Pictures | Rogue Pictures(美國) |
2. 電影國度娛樂公司 (美國) |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瑞士) |
3. Galavis Film | Noori Pictures |
4. Pioneer Pictures | 相對論傳媒公司(美國) |
5. 相對論傳媒公司(美國) | VVS Films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2012年4月27日 |
中國台灣 | 2012年6月22日 |
中國香港 | 2012年6月21日 |
愛爾蘭 | 2012年3月9日 |
英國 | 2012年3月9日 |
義大利 | 2012年3月23日 |
俄羅斯 | 2012年4月12日 |
科威特 | 2012年4月12日 |
荷蘭 | 2012年4月21日 |
喬治亞 | 2012年4月26日 |
新加坡 | 2012年4月26日 |
拉脫維亞 | 2012年4月27日 |
加拿大 | 2012年4月27日 |
羅馬尼亞 | 2012年4月27日 |
土耳其 | 2012年4月27日 |
愛沙尼亞 | 2012年4月27日 |
葡萄牙 | 2012年5月3日 |
立陶宛 | 2012年5月4日 |
丹麥 | 2012年5月16日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得益於庫薩克和導演詹姆斯·麥克提格,該片稱得上是一部擁有邪典範兒的作品 (《紐約郵報》評)。
該片劇情之中還是頗有些閃光點的,但是講述一個系列殺手根據愛倫·坡最殘忍的作品展開謀殺的電影還是缺少了讓人滿意的點晴之筆 (《舊金山紀事報》評)。
反面評價
該片有大約一小時的時間能帶來一種殘忍的快感,但剩下的時間就只是“殘忍”了。庫薩克所展現出的那種絕望感讓觀眾忍不住希望這就是愛倫坡這個故事的真相,但該片卻把這點希望完全活埋了 (《邁阿密先驅報》、《滾石》評)。
當得知約翰·庫薩克扮演愛倫坡時,認為這是個好訊息——他能演那位飽受折磨但又才華橫溢的作家,向一個殘忍的世界發泄他的一切感情。但該片中的愛倫坡卻並不是這樣的,只是一位無限糾結的角色——這不需要庫薩克來扮演,這需要尼古拉斯·凱奇的‘表演天賦 (《芝加哥太陽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