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歷程
部分歌詞
“我們彼此不認識,我們不曾說過一句話,為何遠方瞬間的變化讓我們如此的牽掛;我們彼此不相識,我們也不曾有過問候,為何遠方訊息的傳來讓我們心在徘徊……”
2008年5月22日以來,一首名為《為何如此牽掛》的賑災歌曲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飽含真情的歌聲催人淚下。這首催人淚下的全國首支賑災歌曲的創作者正是廈門的音樂家。
《為何如此牽掛》 的作曲者是廈門著名音樂人張金挺和他的朋友江平,而歌詞則是由張金挺的廈門朋友湯水源所作,由張金挺首唱。儘管這首歌不是最先在央視播放的賑災歌曲,但根據郵戳時間,卻是最先寄給央視的原創歌曲。因此,也被有關媒體和網友稱為“全國首支賑災歌曲”。
“地震發生後,我每次看到電視裡面那些悲慘的畫面,就特別揪心。”張金挺說,5月13日,汶川發生大地震後的第二天晚上,老朋友湯水源把自己創作好的歌詞交給他。原來,5月12日,湯水源參加完一個感恩晚會,回家聽到地震的訊息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創作了歌詞。
張金挺說一看到歌詞就特別感動,“歌詞正是我那個時刻心情的寫照”。張金挺頓時來了靈感,隨手在鋼琴上彈奏起來,一曲扣人心弦的旋律在他的十指下自然流出。淚水伴著筆尖,張金挺忙提起筆記下一個個音符,僅用10多分鐘的時間便創作完成。歌曲創作完成之後,他馬上著手錄製工作並親自演唱。
央視領導也被感動
當天,《為何如此牽掛》錄製完成,張金挺把歌曲掛到了中華文化網上,結果反響很強烈。2008年5月15日,該歌曲又在廈廣音樂台和廈廣新聞台播出多次,“很多人聽著聽著就哭了”。
“我和湯水源覺得應該讓歌曲打動更多的人。”張金挺說,湯水源找到中央電視台的一位領導,結果這位領導聽後很受感動,決定在中央電視台播出這首歌曲。從5月22日開始,央視一套每天都在中午《新聞30分》和晚上《新聞聯播》這兩個欄目前播放這首賑災歌曲。此外,央視少兒頻道每天播放四次並作為背景音樂,台灣東森電視台也不定期播放此曲。
2008年5月25日晚上,一場“5·12追思—祝福”的祈願活動在廈門體育中心廣場舉行。當張金挺上台唱出這首歌曲時,大家竟然能和著旋律大聲合唱,“很多人都流下了淚水”。2008年5月29日,在一個國際商會論壇上,張金挺現場演唱的《為何如此牽掛》,讓在場的企業家都不約而同地放下酒杯,靜聽他唱歌。
張金挺說,這首歌的歌詞還有一些地方沒講究押韻,旋律過分質樸,演唱也有不太到位的地方,製作也不夠細膩,但歌曲旋律通俗易懂,歌詞簡單明了,正好體現了全國人民那一刻最真實的心聲。
“大愛三部曲”
除了《為何如此牽掛》,張金挺和他的朋友們還繼續創作另外兩首賑災歌曲,分別是《溫暖的關懷》和《每個人都是我的親人》。其中,《溫暖的關懷》也在廈門人民廣播電台播出過,《每個人都是我的親人》也可能在央視播出。
“這是我們為賑災創作的‘大愛三部曲’。”張金挺說,三首歌曲分別都有一個主題,其中,《為何如此牽掛》的主題是慈悲,《溫暖的關懷》是關懷,《每個人都是我的親人》是感恩。他覺得,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顆慈悲的心;地震發生後,災區人民更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懷與幫助;而災區人民在接受全國人民無私的幫助後,也應該懂得感恩。唱到深情處,張金挺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