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49戶通自來水。有4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6.1%和20%)。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2戶;建有小水窖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戶。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養殖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1.7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以後將繼續發展種植、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戶,共有鄉村人口211人,其中男性109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11人,勞動力11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1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2人,參合率8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大水井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大水井鄉衛生院12.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炭山完小,中學生就讀於大水井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2.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15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規民約、政策、低保、收入、支出。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050個(勞均10個)。年末集體有固定資產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 2、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低,種植業和養殖業科技含量不高。 3、以市場為嚮導,科技興農,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抓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3、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4、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畜牧業發展要以科技為動力。 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921元增加到26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