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灘子村位於山東省昌邑市東北部,下營鎮西南,濰河下游岸邊,地理坐標為北緯36°59′02″-36°59′40″東經119°26′46″-119°28′10″。灘子村南臨大院、小院、後柳村,東與火道、北二甲等村土地相接,西北隔濰河與申明亭、辛安莊等村相望。村域面積約2.2平方公里(3300畝),耕地面積2700餘畝,村內總戶數約200戶,人口500餘人。
地名簡介
灘子村為山東省昌邑市下營鎮下轄村。
灘子村,古名“辛隆莊”,取“惟辛勤耕讀,方萬世興隆”之意。乾隆年間,改名為“新興村”。灘子村興於濰河,也遭災於濰河,因濰河改道多次改易村址,由濰河北岸遷至南岸後又多次南遷,終定於現址,村名亦改為“灘子村”並沿用至今。
歷史
姓氏家族由來
灘子村共有王、李、馬、閆、張、徐、郝等姓氏家族。其中,
馬姓為原住民,在村中人口比例已不高;
王、李為早期遷入該村的姓氏,現人口數分居第一、第二;
閆姓為後期遷入;
張姓為修築峽山水庫時,昌南地區移民遷入;
徐姓為外地女婿上門,後常住在此;
郝姓為知識青年下鄉時期留村並常住,現已遷出。
(另有汪姓家族,已改姓為王。有待考證。)
歷史事件與人物
自建村以來,灘子村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名人趣事頗多。
相傳,村內曾誕生過一位武舉人,尤擅長彎弓射箭。曾有一日,數人將其大弓抬來,武舉站在高處,捏箭拉弓,輕鬆一放,便射中了數百米開外的一株枯樹,眾人不禁讚嘆。
(本節有待補充)
沿革
建國後,隸屬東冢區。
1956年-1958年,由於區劃調整、縣鄉更名等原因,短期屬夏店區等。
1958年,屬東冢鄉,後改為東冢公社。
2001年,昌邑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隨東冢鄉一併劃歸夏店鄉,後又改為夏店鎮。
2007年,又隨夏店鎮一併劃歸卜莊鎮。
2009年,恢復下營鎮,灘子村隸屬下營鎮管轄。
自然資源
灘子村耕地受濰河泛濫影響,原多為鹽鹼地,農作物產量低。建國後,北部沿海組織鹽鹼地改造,遂將土地鹽鹼度降低,農作物逐年增產、高產。同樣受濰河影響,灘子村部分耕地為原河灘遺留的沙土地,種植的瓜果甜度很高,遠近聞名。其中,村中出產的西瓜其甜度和香脆有:“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灘子西瓜皮”的美譽,甚至每年瓜熟期,走村串鄉賣西瓜的村民常撞見假冒“灘子村”的名義賣瓜的外地商販。
經濟社會發展
建國後,灘子村人民團結一心、勤勞肯乾,村內經濟持續發展,逐步走向富裕。特別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灘子村內幼稚園、國小、衛生所、發電場等基礎設施配備齊全,擁有織布廠、孵化場、養殖場、油坊、飼料加工場等多家集體企業,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水平居周邊各村之首,”曾有“小香港”之稱。
然而,進入九十年代後,隨著村辦企業的逐步倒閉和變賣,缺少優秀領路人、缺失有效村民生產生活組織管理、缺乏足夠技術經驗和資金的灘子村開始走向“沒落”,村民致富途徑日漸狹窄和分散,逐步被周邊村莊迎頭趕上、迅速超過,令人惋惜。
進入21世紀,受周邊村鎮、企業迅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灘子村村民紛紛自發拓展致富道路,農作物種植逐步走向多樣化、機械化,富餘的勞動力大都選擇在周邊村鎮的企業打工,家家戶戶的收入逐漸增多起來。值得一提的是,昌邑市鼎立薄殼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與2009年在灘子村正式建立,也為村子的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灘子村整體上存在的硬傷依然沒有解決,發展新型農業、增加村民收入、提升全村實力的推動力遠沒有形成。希望在濱海新區和新農村建設的大潮湧動下,灘子村這個曾經的“小香港”能夠迅速融入其中、挖掘潛在優勢、轉變發展方式、開拓致富途徑,儘快重展當年雄風。
昌邑市鼎立薄殼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昌邑市鼎立薄殼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地址:山東省昌邑市下營鎮灘子村西濰河林場北首
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6月8日最初由 52人組成,總計出資900萬元。合作社坐落在美麗而富饒的下營鎮南部——灘子村,在風景秀麗的濰河東岸,下小路以西總計占地2050餘畝。分為東西兩園。以發展種植核桃、榛子為主;林下間作、養殖為輔的科技示範合作社。
合作社在經營上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低價銷售苗木,免費技術服務,引進優質早實薄殼核桃香玲、岱香、岱輝、元豐、綠嶺、魯核、魯果、遼1、遼3、遼4、遼5、遼6、遼7、遼10、寒豐,晚實核桃禮品一號、禮品二號等新品種,年發展育苗310000餘棵,引進榛子新品種5個(薄殼紅、達維、遼3、遼4、8469)林下小麥育種39 O余畝;林下生態養殖家禽(雞、鴨、鵝)10000餘只盛產濰水“海鮮雞蛋”達到年產14O萬餘枚,建立有機蔬菜種植試驗田1處、中華絨毛蟹養殖試驗區1處。